馮學洋,韓建偉,徐康泰,楊 博,王小志,李曉旋,李江飛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近年來,國家政策和財政支持現代農業建設的導向明顯增強。 處于京畿之地的承德作為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功能區,借助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將是促進承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四個農業”,著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承德實施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1]。 承德地處燕山南麓,土壤質地肥沃,非常適合山楂生長,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 通過對承德山楂種植、加工、流通、銷售各環節現狀進行分析梳理,聚焦痛點問題,突出主要矛盾,探究適合承德山楂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建設以特色農業產品為主導,集種植、加工、流通、服務和科技創新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有效提高產業過程化科學把控水平,提升縱向一體化主體共享和產業協同,提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競爭力,優化經濟結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進展,奮力推進“生態強市、魅力承德”建設。
作為“中國山楂之鄉”,承德發展山楂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百萬畝經濟林”產業帶項目建設為引領,承德市已建成山楂經濟林基地,以興隆、寬城、承德縣、平泉等為重點,產量占河北省山楂總產量的70%以上,共栽培包括金星、鐵山楂、山里紅、敞口等30 余個品質優良的品種。 其中,興隆縣山楂種植規模和產量均居承德市首位,“興隆山楂”獲批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興隆縣山楂種植面積22.6 萬畝,年產量23 萬t,栽培產值達3.6 億元,遙遙領先其他縣區并居全國縣級首位[2-4]。 年加工能力18 萬t,產值達7.6 億元,共有山楂加工企業71 家,配套企業10 家,山楂生產設備企業5 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農民增收做出重大貢獻。 通過調研分析興隆山楂產業現存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可以為承德發展山楂產業提供借鑒。
現階段,興隆山楂作為承德山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興隆山楂在達到一定市場占有率以后也面臨著諸多制約其進一步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業標準化程度低,缺乏統一規范,品牌大而不強,全產業鏈一體化程度低,科學管控不到位等。
1)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定位落后
興隆山楂種植面積大,產量高,但市場主體缺乏技術創新,收儲運、初加工、深加工、生鮮到熟制等梯次加工技術、設備水平落后,果品損耗率高,整體品質低。 加工深度與技術能力不足,山楂制品開發和改進程度不夠,產品結構單一,加工轉化和增值率較低,不能滿足市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2)市場主體分散,產業標準化程度低
興隆山楂產業規模大,但缺乏統一的企業和技術規范,產業發展不平衡,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加工技術設備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生產過程控制標準不達標,山楂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導致品牌大而不強。 涉及市場主體數量多,企業無序競爭壓力大,信息渠道阻塞,山楂供求關系不能協調發展,產品利潤率低,整體效益差。
3)區域內產業功能重疊嚴重,產業鏈一體化程度低
承德域內山楂產業覆蓋面積廣,涉及全產業鏈內的各環節工序齊全,但全產業鏈各環節間缺乏有效聯系,域內各轄區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問題,產業同構程度高,缺乏統一引導和規劃,產業鏈一體化程度低,內部資源消耗多,企業生存壓力大。
如何充分發揮興隆山楂產業的現有優勢,探究符合新時期國際國內雙循環市場需求的產業發展對策,提高產業競爭力,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對承德地區鞏固并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土壤、海拔、坡度、積溫、降水、無霜期等地理要素分析,承德地區均屬于優質山楂產區[5]。 圍繞山楂產業,充分利用歷史沉淀和區位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打造高層次人才團隊,加強產業科技創新,引領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下大功夫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區域特色農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優化山楂種植品種,提高山楂的畝產量,改良山楂的性狀,實現錯位競爭,生產大量符合市場環境需求和承德特色農產品戰略定位的山楂果品。
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通過政策引領,實行區域化規劃布局,對承德域內生產規模小、加工條件差的小企業進行重組、兼并,整合優質資源,釋放企業集聚效應,帶動區域內大中小企業形成合力,避免資源內耗,提高山楂產業整體產能,扶優扶強,實現產業快速成長。 制定企業準入標準,提高準入門檻,規范企業經營條件,深化山楂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良品率,實現山楂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楂樹和山楂果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 山楂產業作為承德市大健康產業組成部分,借力承德市綠色食品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前布局大健康產品市場,推進山楂大健康產品的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借助先進科技成果實現山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搶占大健康產品市場,以新產品、新定位、新利潤促進農民增收,及時精準地呼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的新途徑[6-7]。
下大功夫推動承德山楂產業科技化、規范化發展。 區域內產業功能統一規劃重構,推進域內產業一體化進程,提升產業效率。 引入區塊鏈技術并與承德山楂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對山楂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科學管理,為區域內統一指揮奠定技術與數據基礎。 推進承德山楂全產業鏈有序整合,加強全產業鏈各環節聯系,協調各環節商業主體的利益分配,實現對山楂品種優化,種植規范、產品技術加工、產品銷售、物流配送等各環節的統籌規劃,形成區域內統一的產業和技術規范標準,降低短鏈的成本與風險,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利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有力發展契機,發揮承德山楂產業縱向一體化的優勢,做大做強“承德山楂”區域公用品牌,提升承德山楂品牌影響力,助力承德山楂更大范圍地走向全國市場。
遵循國家政策引領,加快發展區域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產業綜合治理能力。 加強產學研合作,著力提升農業產業的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協調推進高新技術與山楂全產業鏈各環節的有機融合,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科學化管理,助力承德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產業發展滯后問題,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