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4月24日在安徽合肥啟幕
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4月24日在安徽合肥啟幕。包括院士、專家和國際航天界知名人士在內的約1200名嘉賓齊聚合肥,共襄盛會,共同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意在秉承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積極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格物致知,不斷探索宇宙奧秘。
此次活動主要包括啟動儀式、中國航天大會、空天信息產業與商業航天發展研討會等。會上,公布了2023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發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相關成果。此外,活動還發布了體現安徽元素的小衛星命名,這一小衛星將于2024年搭載“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為未來月球通導遙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中國航天文化藝術論壇、院士及航天員進校園等20余場豐富多彩的航天科普展覽、論壇、交流活動,一批重量級實物展品亮相。
為獎勵取得突出科技創新成果、對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會上還特別頒發了2022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最高成就獎”“錢學森杰出貢獻獎”“航天創新團隊獎”“航天貢獻獎”“航天國際合作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獲“錢學森最高成就獎”,獎勵100萬元人民幣。此外,10名航天工作者獲得“錢學森杰出貢獻獎”,每人獎勵20萬元人民幣;3支團隊獲得“航天創新團隊獎”,每個團隊獎勵50萬元人民幣;290名為推動航天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生產、試驗、管理一線的優秀個人獲得“航天貢獻獎”。
2023年,歐洲航天局國際關系部門負責人卡爾·伯奎斯特獲“航天國際合作獎”,他長期致力于搭建中歐航天領域交流溝通的橋梁,積極推動雙方在對地觀測、測控支持、空間科學探索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卡爾·伯奎斯特在頒獎儀式上表示,搭建并維護合作橋梁是實現共同發展目標的必經之路,目前歐中正在開展“龍計劃”等一系列合作項目,希望雙方通過合作進一步加深了解、建立友誼。
2021年度“航天國際合作獎”獲得者何塞·黑蒙多也到場領獎。他作為巴西航天局原局長曾長期從事中巴兩國高科技項目合作。何塞·黑蒙多表示,巴中地球資源衛星系列遙感衛星對推動巴西、中國關系發展意義重大,自己作為巴中空間合作的見證者、參與者,希望雙方的合作能更加豐富、更加深入。
“中國航天基金會獎”作為航天領域唯一的社會科學技術獎勵,近30年來累計頒發獎金近3億元。近5年來,8位“錢學森杰出貢獻獎”獲獎者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