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娥,周祥雪
(1.寧安市氣象局,黑龍江 寧安 157400;2.牡丹江市氣象局,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寧安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 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人居環境舒適等級的月份為5-6 月、8-10 月,共5 個月,據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22 年空氣質量達“良”及以上天數為345 d,占全年比例為95.6%。 寧安市現有3 處負氧離子監測站,可實現全天24 h 實時監測, 據2022 年監測數據顯示,西山監測站 (市區) 年平均負氧離子含量3003 個/cm3,小北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站(景區)年平均負氧離子含量3923 個/cm3, 鏡泊湖風景名勝區監測站(景區)年平均負氧離子含量9858 個/cm3,非常有利于人體健康。
寧安市生態環境優良,景色天成、物產豐饒,地貌特點可以概括為“七山一水二分田”, 轄區內5A級景區1 處、4A 級景區2 處,3A 級景區6 處,鄉村旅游示范村60 多個,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紅色革命等旅游資源50 多處,可開發的旅游資源近100 處。
寧安市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種子生產基地、 國家數字農業建設試點” 三個國家級試點。 是黑龍江省優質大米、烤煙、商品糧、淡水魚、果樹和蠶業、蜂業基地縣(市),是對俄蔬菜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享譽盛名的“石板大米、蘭崗西(香)瓜、富龍、寧古塔牌烤煙”等產品均為優質農業輸出產品,初步形成地標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公共品牌體系。
深度挖掘氣候資源、 生態資源助力綠色經濟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依托寧安市自然文化資源優勢,將“中國天然氧吧”品牌與農業、文化旅游、健康養老、體育、鄉村振興等產業高度融合,大力發展森林康氧、濕地怡氧、鄉村樂氧、文化涵氧、運動健氧、美食滋氧等“六氧”產業。 大力推進“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產業”模式,充分發揮“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的賦能增效加速效應, 不斷增強 “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品牌的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快完成打造天然氧吧+生態旅游+健康養老+宜居城市的現代服務業增長極的寧安市“十四五”規劃目標。
按照寧安市“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推動全域旅游特色發展”的文旅發展理念,將“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品牌優勢融入到寧安市“一廊三區”“兩環兩線” “大景區+特色小鎮+特色文化+民俗旅游”的全域旅游結構中,凸顯城市生態優勢;將“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品牌優勢融入到文化旅游資源的發掘、評價、包裝、宣傳及品牌營銷運作上, 推動生態旅游資源價值的釋放與實現。
延伸發展 “避暑旅游”、“康養旅游”“森林濕地游”“田園風光游”“鄉村休閑游”等旅游服務,探索康養產業與中醫藥、林業草原、體育運動相融合,將旅游路線、紅色民俗、風景(區)點、賓館餐飲、特色民宿(鄉村客棧)、森林民宿帳篷活動區、特色美食等生態旅游度假產品建設與“天然氧吧”融合創建;創建單位要在醒目位置設“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建筑標識和標志牌,提供“中國天然氧吧”二維碼掃描卡;將“插秧節”“豐收節”等各類節慶活動與寧古塔文化節、滿族祭祖大典、朝鮮族“流頭節”等文旅品牌活動融入“天然氧吧”元素,向全國各地來客宣傳寧安市良好生態環境和美麗的山山水水; 挖掘和打造傳統民族村落的特色旅游。
運用各類宣傳媒體、“中國天然氧吧” 文化旅游節及其他專業旅游推介會等途徑宣傳推介寧安生態旅游產品和資源。 依托“中國天然氧吧”打造旅游景點、旅游產品的城市名片,打造具有城市特色文旅主題。
結合寧安市實際,舉行半程馬拉松賽、山地自行車拉力賽、公路自行車拉力賽等國內(國際)體育賽事,并與天然氧吧深度融合,在提高寧安市城市形象的同時,拉動餐飲、娛樂、住宿、交通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快市場培育,著力推廣漂流嬉水、皮劃艇、低空滑翔、競技垂釣、路亞垂釣、戶外探險、房車露營、自駕營地等新型有氧娛樂項目; 讓氧吧賽事和有氧娛樂項目結合生態旅游的名片,進一步提高寧安市的城市形象。
引導涉農企業、種養殖合作社合法運用“中國天然氧吧”國字號品牌標識,在相關農業特色產品上印制“中國天然氧吧·寧安”品牌標識;組織指導各涉農企業及種養殖合作社進行“氣候好產品”等相關標識認證以提升農特產品的附加值, 以好氣候好生態出好產品的理念,培育寧安綠色品牌;組織參加“中國天然氧吧文化旅游節”農特產品展等全國性“中國天然氧吧”品牌推廣活動提升農特產品附加值,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及農民增收。
積極推進響水、江西、明星等朝鮮族傳統村落、依蘭崗等滿族傳統村落, 以及環境優美村落與中國天然氧吧的融合發展,選擇一批美麗鄉村做為“中國天然氧吧網紅打卡地”;有條件的村要整合閑置民居院落推進短期避暑度假、候鳥式養老、互換式養老、周末小菜園、田園體驗等,樹立和推介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品牌,培育一批美麗休閑鄉村、休閑農莊、休閑觀光園區、康養基地、鄉村民宿、鄉村旅游區等精品。 到2025 年,全市入選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鄉村旅游重點村數量大幅度增加。 探索創建氧吧共享農莊,嘗試引進“途遠運營模式”,發展新型農家樂,創新生態旅游、健康度假概念,致力“綠色康養+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相融合,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助力脫貧致富和美麗鄉村建設。
創新城市建設理念, 把宜居和天然氧吧有機結合,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物業管理、社區管理,提高服務業水平,加強城市社區小區綠化工作,提高城市及社區綠地率,讓居住區充滿綠色,逐步使城市走向園林化、 公園化; 創新天然氧吧與康養結合的新模式,突出中國天然氧吧的品牌效應,充分挖掘資源、超前康養策劃、加強項目謀劃,科學選擇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城鎮鄉村集中謀劃建設一批健康養老項目,康養項目要規模化、集群化,形成規模效應,重點推進“特色氣候小鎮”申報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這些要求,即體現了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戰略,也對天氣氧吧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打開“氧吧經濟”的思路和格局,按照產業全鏈接、資源全利用的思路,積極推進天然氧吧與行業、 產業的深度融合, 催生“氧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方可實現寧安市氧吧生態價值的成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