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霞
育人方式的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學習是育人方式改革的推進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三、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8. 優化教學方式”中指出,要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課程標準編制”中提出要探索主題、項目、任務等內容組織方式;在“課程實施”中提出要積極開展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 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基于項目組織教學內容,基于課程內容整合開展項目學習.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中近50次提到“項目”二字,涉及的內容包括各個方面. 在第三、四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指出,在項目學習中,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核心素養. 在“課程內容”中指出,可以采用項目式學習方式,設計情境真實、較為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數學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標準》將項目學習的重心設置在“綜合與實踐”領域,從多個角度提出要求. 例如,項目式學習的關鍵是發掘合適的項目;教學可以采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要經歷項目式學習的全過程. 并在“內容要求”中給出3個樣例予以示范,即例89至例91. 這3個例子的內容分別與“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三個領域對應.
《標準》中的相關說法有“項目學習”“項目式學習”,其他文獻中還有“項目化學習”等. 對此可以不作區分,本文選用“項目學習”的說法.《標準》中“項目”的含義有的是類似“體育項目”“經營項目”中的項目,有的是指開展項目學習的載體“項目”,可以根據上下文進行判斷.
《標準》指出:項目式學習的關鍵是發掘合適的項目,要關注問題是否是現實的,還要關注問題是否是跨學科的;項目學習教學以用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為主;項目學習教學所涉及的問題主要是現實世界中具有開放性的問題. 可見,依據《標準》,教師在教學中要做情境真實、復雜的項目,尤其是跨學科的項目,以解決現實問題為重點,提出具有開放性的問題.
項目學習的開展有其程序性,關鍵要素為:發現并提出問題,探索并解決問題,展示并完善成果;指出相應的教學方式,如教師主導、多學科協作、引導幫助等;學生自主組建團隊,協作完成;等等. 但真正開展項目學習教學時還需進一步細化.
項目學習是在真實的情境中真實地做事,有助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感悟數學廣泛的應用性;有助于學生用數學與跨學科的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理解數學的本質,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助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領略數學的美,更加熱愛數學. 同時,還能發展其他共通性素養.
開展項目學習意義深遠,值得探索,需要持久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