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CT影像設備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影像診斷設備,通過探討該領域發展現狀和研究熱點,為我國CT影像設備技術發展提供數據支撐。【方法】對全球及中國CT影像設備專利進行統計和分析,從申請趨勢、地域分布、主要申請人、專利類型及法律狀態等方面對比國內CT影像設備專利發展現狀。【結果】全球CT影像設備全球專利申請已進入發展平穩期,我國專利申請仍處于快速發展期。【結論】西門子、飛利浦、東芝、通用電氣、GE醫療在全球CT影像技術和市場中仍占有一定優勢,但國內龍頭企業技術發展已實現一定突破。應重視海外專利布局,為后續開拓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CT影像設備;專利;布局
中圖分類號:TP391.41;G255.53?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3)10-0138-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3.010.029
Abstract: [Purposes] As CT imaging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imaging diagnostic equipment,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s well as hotspots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T imag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global and domestic CT imaging equipment patents, compar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CT imaging equipment pat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application tre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ain applicants, patent types and legal status.[Findings] By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lobal patent application for CT imaging equipment has entered a stable period of development,? while? China's? patent? application? is? still?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Conclusions] Siemens, Philips, Toshiba, General Electric and GE Healthcare still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global CT imaging technology and marke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leading enterprises has achieved certain breakthroughs, and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overseas patent layout, which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subsequent market development.
Keywords: CT imaging equipment; patent; layout
0 引言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采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和γ射線CT(γ-CT)等[1]。
全球CT影像設備市場穩步增長,新興市場增長更為強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2020年全球CT市場規模達到約135.3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約215.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8%。歐美發達國家CT市場相對成熟,全球CT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其中,亞太地區2020年的市場規模為52.4億美元,預計在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約98.7億美元,2020—2030年亞太地區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到6.5%。
中國CT影像設備發展起步較晚,與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中國CT影像設備發展開始于1997年東軟醫療研制出第一臺CT機型,1999年深圳安科醫療推出單排螺旋CT,2013年聯影推出16層CT,始終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但中國CT設備人均保有量成長空間較大,國內市場有望迎來新發展時期。近年來,國內企業研發實力強勁,有望在政策加持、需求擴容的時機下,加速推進國產化進程[3]。
1 全球CT影像設備專利發展態勢
CT影像設備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如圖1所示。從專利申請趨勢來看,CT影像設備技術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發展期(2005年以前),CT技術發展較為迅速,主要由國外龍頭企業主導;發展瓶頸期(2005—2010年),在此期間專利申請量有所回落,此階段國外CT技術發展遭遇瓶頸,國內CT技術還處于技術追趕階段;第二發展期(2010—2015年),此階段專利增長得益于國內CT技術快速發展;發展平穩期(2015年至今),此階段CT技術專利申請量趨于穩定,專利申請量增長趨勢有所減緩,2021年申請量超過3 000件。
CT影像設備專利地域分布,如圖2所示。CT成像設備專利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國、美國、德國及歐洲等國家或地區,其中日本CT設備專利申請量達15 300件。
CT影像設備主要國家/地區專利申請趨勢如圖3所示。日本、美國、德國、荷蘭等國家在CT成像設備技術發展起步較早。中國CT成像設備技術起步較晚,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2011年以后,且自2016年起專利申請量超過美國及日本,躍居全球第一。
CT影像設備主要專利申請人如圖4所示。專利申請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西門子(合并后)、皇家飛利浦(合并)、東芝(合并)、通用電氣、GE醫療。美國、日本、德國龍頭企業分布前十位,中國企業并未上榜,這與國外龍頭企業CT影像技術發展早且相對成熟相關。
CT影像設備主要申請人專利申請趨勢如圖5所示。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在2010年之前占據優勢,東芝、佳能、通用專利布局稍晚。GE醫療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涉足CT醫學影像業務,通過一系列并購后鞏固了其在CT影像設備市場覆蓋和規模優勢,逐漸發展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飛利浦公司同樣通過并購不斷擴充超聲、CT影像業務。1975年西門子推出了第一臺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經過多年發展實現了生化診斷、免疫分析、分子診斷、POXT、血液分析、微生物診斷等業務全覆蓋。
2 中國CT成像設備專利發展態勢
CT影像設備中國專利申請趨勢如圖6所示。中國CT影像設備技術可劃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2009年以前),此階段國內企業尚未發展起來,相關專利主要由國外龍頭在中國進行布局;第一發展期(2010—2013年),此階段,國內CT影像設備專利申請量快速增加,東軟醫療、上海聯影醫療逐漸發展起來,但國外龍頭企業專利優勢依然明顯;發展調整期(2014—2016年),此階段專利申請量趨于相對穩定,國內CT技術仍處于技術追趕階段;第二發展期(2017年至今),此階段國內CT影像設備專利申請量再次快速增長,國內龍頭企業技術發展實現突破,2020年申請量達1 574件。
CT影像設備中國專利地域及專利類型分布,如圖7所示。國內CT影像設備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山東、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等省(區、市),且山東、上海專利申請優勢相對明顯。結合各省(區、市)專利類型來看,雖然山東省專利申請總量最多,但實用新型專利占比達72.8%,而上海、北京則發明專利占比較高,分別為69.0%和65.6%,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和北京CT影像設備專利質量較高。
CT影像設備中國專利地域及法律狀態分布,如圖8所示。上海在CT影像設備有效專利量最高,達668件,其次為江蘇、上海及浙江,有效專利量分別為442件、441件及373件。山東省雖然專利申請量最多,但有效專利量僅有288件,且審中專利較少,說明山東省在CT影像設備創新質量和創新活力上仍須進一步提升。
CT影像設備中國專利主要申請人,如圖9所示。CT影像設備中國專利主要申請人排在首位的是西門子公司,其次分別為上海聯影醫療、飛利浦、東芝及東軟醫療。從前十位情況來看,我國創新主體上海聯影醫療、東軟醫療、明峰醫療、清華大學分別排在第二、四、八及十位,占比達40%,說明我國創新主體近些年在CT影像設備技術方面發展較快,且在國內甚至國外已占據一定市場。
CT影像設備主要申請人專利申請趨勢,如圖10所示。西門子、飛利浦、東芝及GE醫療均在我國布局了大量的專利。GE醫療、西門子專利布局較早,飛利浦、東芝、通用專利布局緊隨其后,我國企業上海聯影、東軟醫療專利布局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后,起步較晚,而明峰醫療則更為集中,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2018年以后。
CT影像設備主要申請人專利法律狀態,如圖11所示。西門子公司CT影像設備中國有效專利量最多,其次為上海聯影醫療、東芝公司和飛利浦公司。同時,上海聯影醫療審中專利達219件,占比為36.0%,說明上海聯影醫療創新活力較好。西門子公司失效專利較多,這與該公司專利布局較早相關。
3 主要申請人專利分析
上海聯影醫療產品覆蓋MR、CT、PET-CT、PET/MR、DR、RT等高性能醫學影像診斷儀器設備,目前已經向市場推出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系列創新產品,包括Total-body PET-CT(2米PET-CT)、“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全身5.0 T磁共振uMR Jupiter、75 cm超大孔徑3.0 T磁共振uMROMEGA、640層CT等一體化CT-linac等一批世界首創和中國首創產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聯影醫療是中國市場最大的CT設備廠商,領先國際廠商。中國64排以下CT國產化率已經達到65%,而64排及以上國產化率僅為35%。64排以下CT市場中,聯影醫療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在64排及以上CT市場中,聯影醫療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四。
上海聯影全球專利布局分布如圖12所示。上海聯影醫療專利主要布局在國內,同時也在美國、歐洲、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地區布局了專利,特別在美國已經布局超過160件,授權達121件,這表明上海聯影非常重視且已經占據一部分美國市場。
4 結論
CT影像設備全球專利申請已經進入發展平穩期,我國專利申請仍處于快速發展期。國內CT影像設備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山東、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等省(區、市),且山東、上海專利申請優勢相對明顯。西門子、飛利浦、東芝、通用電氣、GE醫療在全球CT影像技術和市場仍占有一定優勢。雖然我國龍頭企業在CT影像技術方面起步較晚,但近些年如上海聯影醫療、東軟醫療等企業技術發展已實現一定突破,國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排在前列。同時上海聯影醫療也在美國、歐洲、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地區布局了專利,為其后續開拓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寶成.淺析醫學影像技術學-CT[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2):111-112.
[2]劉時雄,黃彬,王立石,等.國內醫用CT領域專利申請現狀分析[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2,21(4):787-794.
[3]楊松,張雪.C聯影(688271):醫學影像巨輪出海揚[EB/OL].(2022-08-23)[2023-02-20].http://stock.hexun.com/2022-08-24/207189798.html.
收稿日期:2023-03-14
作者簡介:齊會嬌(1989—),女,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