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探姜丹書《美術史》寫作的歷史價值

2023-06-07 01:43:26唐衛萍
美育學刊 2023年3期

夏 雨,唐衛萍

(杭州師范大學 藝術教育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姜丹書的《美術史》于1917年9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是第一部用于教授美術史課程的教科書,亦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部由中國人編寫的美術史著作。談及近代美術史,姜丹書的名字往往是沉寂的、靜默的。21世紀初,學術界對姜丹書的《美術史》是否為中國最早的美術史著作存在爭議,理由是《美術史》屬于教學用書,不能作為中國近代第一部美術理論著作。2007年,陳池瑜教授在英國拜訪牛津大學著名藝術史家蘇利文時,被問及中國第一位寫作西方美術史的人是誰,陳池瑜答道:“第一人是姜丹書,其后有呂澂、豐子愷等人?!盵1]2008年,于曉芹在《姜丹書〈美術史〉與其相關爭論的研究》一文中回應了學界對《美術史》歷史地位的質疑,并肯定了該書作為中國首部美術著作的研究價值。此后十年,學術界陸續涌現了一批關于姜丹書《美術史》的專題性研究。(1)較為重要的研究有穆瑞鳳《中國現代之美術史的開山之作——姜丹書〈美術史〉的意義》,該文著重分析了姜丹書《美術史》的史學思想,凸顯了姜丹書在美術史書寫方面的前瞻性和開創性。2018年,由孫茂華著、姜書凱作序的《藝術教育先驅——姜丹書研究》為研究姜丹書的第一部作為專著出版的博士論文。該書對姜丹書的人物生平、學術研究成果、圖畫手工教育實踐、書畫藝術以及師友門生做出了全方位的闡釋,梳理了姜丹書對近代美術教育的貢獻。此外,其他同類型的研究文章均肯定了《美術史》作為中國第一部美術史著作的重要意義,此處不再贅述。隨著姜丹書研究的逐步推進,沉寂已久的《美術史》終于重現光明,成為公認的“美術史”開山之作,而姜丹書的名字也烙印在近代美術教育的豐碑之上。

圖1 姜丹書在杭州橫河橋省立女子師范學?;▓@,照片攝于1913年[2]

姜丹書堅守藝術教育崗位50余年,孜孜不怠,累計編纂出版了一二十部美術教材及著作,其范圍涵蓋了美術史、解剖、篆刻、勞作、音樂等多個領域,為近代中國美術史書寫和美術教育的推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姜丹書多年來苦心搜集資料,稽古揆今,最終編撰成《美術史》以及配套的《美術史參考書》,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成為中國近代美術史寫作進程中的寶貴序章。

一、從無到有:姜丹書為何書寫“美術史”?

《美術史》作為一部涵蓋了中外美術各個方面的通史著作,顯然不是一個傳統文人所能書就的。姜丹書能夠寫出《美術史》也與他前半生的教育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一方面,姜丹書所處的時代催化了文人身份的微妙轉變,處于新舊之交的姜丹書在吸收傳統儒家經典的同時也浸潤了西方文化知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在姜丹書的執教生涯中,經亨頤、李叔同、錢家治等教育界的同行們,為《美術史》的編寫和出版提供了諸多助力。時代成就了姜丹書,而他同時也在時代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和所有書香世家一樣,姜丹書自幼接受的是私塾教育,他7歲開蒙讀書,先后熟讀了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以及《綱鑒》《史記》等??婆e考試廢除后,姜丹書又迅速將目光轉向了學堂。1907年年初,姜丹書考入溧陽官學學堂,是年秋又考入了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期間修讀了大量的日語和英語課程,為日后《美術史》的編寫打下了基礎。青年時期,姜丹書對外國的新知識十分向往,在自編年譜中,他曾回憶自己借抄《日本國志》的經歷:“此書十本,久而不舍,繼續兩三年,竟抄完。因此略得窺見一些國外的新常識,而文字亦進步?!盵3]388可想而知姜丹書對國外新知識的渴求。此外,姜丹書擁有日文版《美術辭典》(圖2),該書由日本美術學院出版,東京美術學校教授結城素明、久米桂一郎等編著、修補。雖然姜丹書沒有日本留學的經歷,但他作為國內第一批圖畫手工科的師范生,其美術理論體系建構顯然受到日本學院派美術模式的影響,這一點在后文論及的《美術史》的分類和參考文獻中尤為明顯。

圖2 日文版《美術辭典》(2)姜丹書曾擁有該書,后來學生謝海燕在舊書攤看到姜丹書遺失的日文版《美術辭典》后又購贈給老師。此處引用圖片由杭州師范大學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陳星老師提供。

1908年,姜丹書預科畢業,選入圖畫手工科,在校期間成績優異,名列第一。于姜丹書而言,求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所處的時期位于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轉折點,科舉的廢除讓一大批以擢第登科為信仰的讀書人失去了奮斗的目標。而姜丹書作為其中一員,并未困頓于科舉夢破滅的泥潭,他繼續求學,于學堂中開啟了自己教育生涯的重要篇章。從中國傳統私塾到西方新式學堂,姜丹書順應了時代的洪流,將傳統私塾的知識體系與西方學堂傳輸的新知識相融合,為日后編寫“中國美術史”和“西洋美術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2年12月,教育部頒行《師范學校規程》,其中第二章第十九條明確規定了圖畫課的教授范圍和內容:“圖畫要旨,在詳審物體能自由繪畫,練習意匠,涵養美感,并解悟小學校圖畫教授法。圖畫以寫生畫為主,兼授臨畫、想像畫、用器畫及美術史之大要,并練習黑板畫,兼課教授法。前項美術史得暫缺之?!盵4]翌年3月,教育部公布《師范學校課程標準》(圖3),詳細劃定了各學科的教學內容,并在圖畫科目中相應增加了“美術史”。由于當時“美術”一詞剛引入中國不久,在國內并沒有相關的教材和師資,故該科目一直處于“得暫缺之”的狀態。規程頒布后,年僅28歲的姜丹書作為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的圖畫教師,自覺擔負起了編著《美術史》教材的重任。姜丹書晚年在《浙江五十余年藝術教育史料》之“圖畫課上的美術史問題”一節中回憶道:

圖3 1913年3月教育部發布《師范學校課程標準》[5]

“美術史”三個字的內涵很廣,很不簡單,既不是單說中國畫的歷史,又不是單說西洋畫的歷史,乃是涉及中西兩方面的建筑、雕刻、繪畫和其他工藝美術;在中國方面還須涉及獨特的書法藝術。所教雖不必深,然而即使作為一個常識談談,已很不容易了。故教育部在制訂這個課程的同時,已經考慮到一般圖畫教師的困難,所以又注明“得暫缺之”四字,以為緩和的余地;但其主旨,在欲提高美術教育質量的,是應該教學的。[3]153在姜丹書看來,作為圖畫教師,他理應肩負起教授美術史的責任。于是他幾經寒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最終才編成《美術史》和《美術史參考書》各一本。該書經由錢家治引薦,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解決了當時一般師范學校和美術學校美術史教材短缺的問題。

1917年9月,姜丹書歷經六度寒暑,最終完成了《美術史》的寫作。在《美術史》的自序中,姜丹書表達了對諸位好友的感謝:

是編既成,承經君子淵、李君叔同、沈君惠田、李君仲乾、桂君承之、陳君效韓正謬不少。重以部視學錢君均夫、周君仲容認為需要,敦促付梓,始敢出而問世。謹志之,以紀其實。丁巳初夏識于西子湖濱浙江第一師范講舍。[6]5

從南京到杭州,姜丹書一路結識了不少熱衷于推動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的朋友。這些人中,經亨頤(子淵)和李叔同是姜丹書在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的同事,他們都有日本留學經歷,經亨頤是當時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的校長,李叔同是學校的圖畫和音樂老師。另外,沈企橋(惠田)、李建(仲乾)、桂紹烈(承之)、陳琦(效韓)都是姜丹書在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的同窗校友。李建為姜丹書恩師李瑞清之侄,具有書法家學淵源,桂紹烈最長工藝美術,亦擅西畫,陳琦擅畫肖像。姜丹書廣闊的人脈和虛心求教的精神,使他能夠聽取各方好友的寶貴意見,集眾家之長,同時又有幸得到了教育部督學、好友錢家治的贊許,最終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的審定,中國第一部美術史教科書得以問世。

在自序提及的眾多好友之中,對姜丹書影響最大的人當數李叔同。1912年秋,日本留學歸來的李叔同受聘于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與姜丹書共同教授高師圖畫手工專修科。該科以圖畫、手工為主科,音樂為副主科。[7]教育部《師范學校課程標準》頒行后,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新增美術史一科,由姜丹書和李叔同共同教授。浙江省立兩級師范學校十分重視講義,除了一部分官定的教材外,其他課程幾乎全部使用講義。[8]據李叔同的學生李鴻梁回憶:

我們每次上美術史時,法師總是預先把各時代、各名家的代表作,搜集起來,附記在紙條上,在桌上堆了一大堆。還有在那時候(1912年)學校里恐怕還沒有什么教學進度表這類的東西吧?但是法師在每學期開學以前,早把本學期所教的內容和順序詳細編定,預告我們了。[9]

李叔同不僅教授“西洋美術史”,同時還著有講義。據學生吳夢非回憶:

他曾寫過“西洋美術史”的講義,在他出家后,我想替他出版,但他不愿,只得作罷,至今原稿也已遺失。[10]

從以上兩個回憶片段我們可以得知,李叔同在1912年之時就已經開始教授“西洋美術史”科目,并且按照時代順序對“西洋美術史”進行過詳細的整理,著有“西洋美術史”講義。而姜丹書在1912年還只是準備著手《美術史》的編著工作,在編寫《美術史》的這幾年間,身邊又剛好有這樣一位有著日本留學經歷以及教學經驗的前輩,他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叔同的影響,尤其是《美術史》的“西洋美術史”部分,極有可能受到了李叔同的啟發。為進一步考證二者藝術觀點的相似之處,筆者整理了李叔同發表過的藝術理論文章(表1)。

表1 李叔同藝術文章發表情況(3)此表根據《弘一大師全集》第8冊整理而成,參見《弘一大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弘一大師全集》第8冊雜著卷書信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遺憾的是,目前李叔同留存的大部分文章都與圖畫技法相關,若將這些文章與《美術史》的“西洋美術史”部分對比,也只能找到一些細枝末節的線索,如李叔同在1913年5月刊載于《白陽》的《近世歐洲文學之概觀》中介紹了羅塞蒂和拉斐爾前派,而姜丹書在《美術史》的“西洋美術史”部分也介紹了拉斐爾前派,但兩者表述不同。由于“西洋美術史”講義這一重要資料的缺失,姜丹書《美術史》的“西洋美術史”部分是否借鑒了李叔同的講義仍有待考察。無論如何,李叔同對姜丹書的指點與幫助是不可抹殺的。

從“學而優則仕”過渡到“獻身藝術教育事業”,姜丹書的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擺脫了傳統儒家思想的束縛,在眾多好友的合力中逐漸形成具有進步意義的美術史觀。這種觀念的轉變為姜丹書撰寫一部全新的“新國民”美術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柱,更影響了“美術史”這門學科在近代的發展方向。正如姜丹書在《現代中國藝術教育概觀》一文中所說:“所以藝術與教育二者,必須要連鎖起來,成為所謂‘藝術教育’,方能發揮其美化人生、潤色世界的功用?!盵3]106

二、開山之作:《美術史》與《美術史參考書》

(一)出版與發行

1917年秋,《美術史》作為師范學校新教科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翌年又出版了與《美術史》配套的《美術史參考書》(圖4)。據統計,《美術史》于1917年9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不僅在國內42個地區的商務印書館均有分售,幾乎覆蓋整個中國,還遠銷至新加坡[11]版權頁。據姜丹書回憶,《美術史》出版后,解決了供應一般師范學校和美術學校(那時全國只有一個小型的上海私立美專)的教材問題。[3]153事實上,盡管《美術史》在全國各地印刷發售,但由于其特殊性,除一些開設美術史課程的師范學校和上海私立美專外,很少有人會專門購買此書。加上《美術史》每冊的定價為大洋四角五分,這個價格在當時并不便宜,普通的文化人不太可能花費這樣的開支去購買一本教科書。因此,《美術史》出版后大概率僅僅在開設美術史課程的學校小范圍流行,并未深入至學術圈。

圖4 《美術史》與《美術史參考書》封面

《美術史》出版兩年后,呂澂在《新青年》雜志上刊載了《美術革命》一文。他指出當前我國美術有諸多弊端,必須加以革命,提出了“美術革命”需要完成的四件事,即:

闡明美術之范圍與實質,使恒人曉然美術所以為美術者何在……闡明有唐以來繪畫雕塑建筑之源流理法,使恒人知我國固有之美術如何……闡明歐美美術之變遷,與夫現在各新派之真相,使恒人知美術界大勢之所趨向……即以美術真諦之學說,印證東西新舊各種美術,得其真正之是非,而使有志美術者,各能求其歸宿而發明光大之,此又一事也。[12]

呂澂的“美術革命”是針對當時美術概念混亂、美育理論匱乏,以及國人對西方美術誤讀等現象作出的回應。而姜丹書于1917年出版的《美術史》就已經明確了美術的范圍和實質,更以宏觀的視角概述了中西方美術的源流和變遷,可以說基本上解決了呂澂提出的問題。然而呂澂的“美術革命”也側面反映了姜丹書的《美術史》出版后在學術界并未引起很大的反響,其“美術”方面的寶貴價值也未被學術界發掘,《美術史》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為美術教材使用和傳播。

《教育公報》1917年11月9日第975號批文記:據呈及師范學校新教科書美術史一冊,均悉記述中西美術,頗得要體,應準作為師范學校教科用書。唯其中尚有商酌之處,仰再版時照簽修正,送部覆核可也,原書發還。此批。[13]教育部在民國元年公布的《審定教科用圖書規程》中第十三條規定:“教育部已審定之圖書,各省圖書審查會認為確有尚需修正之處,得報由省行政長官呈請教育部復核后令該發行人于再版時遵照修改?!盵14]

由此可見,1917年第1版的《美術史》還有尚待修改之處,而姜丹書在后續出版的過程中,也的確對再版的內容作出多次調整。通過市面上幾個版本的對比,筆者發現除個別字詞上的修訂以外,再版與初版之間還存在著一處明顯的改動,即在“中國美術史”中加入了書法的內容。姜丹書于1917年9月印刷的最初版《美術史》中并未提及書法,而在2008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以1918年3月版《美術史》為底本(4)據編者注:此書所用底本為1918年3月版,故外文人名、地名、術語與今譯不同,參閱書后附錄《中外文人名、地名、術語新舊譯對照表》。見姜丹書編著《美術史》,穆瑞鳳導讀,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編著的版本中,作者將第三章由繪畫改為了書畫,附加了“書法之源流”和“歷代書法之概況”兩個小節,在與之相對應的《美術史參考書》中也加入了這兩節的相關注釋。同時姜丹書也在再版的緒言中特地加入了“書法向為吾中國國粹的特種”的說明。至于他沒有將書法另辟一章,而是直接與繪畫合并為書畫,應該與其“書畫同源”與“我國書法既愈古而愈近于畫矣”的主張有關。此外,姜丹書在給《美術史》分類時極有可能借鑒了該時期日本學者的相關美術著作,例如大村西崖在1901年編著的《東洋美術史》一書中,就有將中國的繪畫和書法合并為“書畫”的先例。

(二)內容

《美術史》共計兩萬余字,分為“中國美術史”和“西洋美術史”兩編。上編為“中國美術史”,作者按美術門類劃分出建筑、雕刻、書畫和工藝美術四個章節,對其歷代美術概況做出了簡要的介紹。下編為“西洋美術史”,按照時代順序分為上世紀、中世紀和近世紀三個階段。上世紀概述了埃及、東方諸國(附印度)、希臘、羅馬的美術特質,中世紀概述了基督教美術和哥德式美術的發展,下世紀概述了文藝復興、意大利美術、中歐及西歐的藝術特色。

《美術史》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每個章節都配有對應的作品、照片或手繪圖。為了教學需要,姜丹書在個別照片上還做了詳細的標注,如上編“中國美術史”第一章第三節“建筑裝飾”中配有一張翚飛式建筑的代表照片(圖5),圖上詳細標注了“搏風”“屋脊”“飛魚”等建筑裝飾對應的位置。下編“西洋美術史”第四章第二節“羅馬美術之概況”的配圖(圖6)介紹了古羅馬建筑中的拱式建筑。關于插圖的重要性,姜丹書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在自編年譜中說道:“在教育上言之,灌輸知識與加強記憶,圖畫之效力遠勝于文字,尤其對于單純如白紙之兒童腦筋上,更有先入為主之效力。故今日教科書,多多利用插畫插圖,甚合教育原理。但取材必須合宜,方無流弊?!盵3]374從小接受私塾教育的姜丹書深諳傳統教育的弊端,因而在那個資料相對匱乏的時期,姜丹書能夠采用圖文并茂的編排方式,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相較于此前只有文字而無圖像的繪畫史著作來說是一大進步。

圖5 “建筑裝飾”配圖

圖6 “羅馬美術之概況”配圖

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姜丹書發現了中西藝術之間密切的聯系,并在寫作時有意將其串聯起來。例如在“中國美術史”部分的第一章建筑、第三章書畫、第四章工藝美術以及“西洋美術史”部分的東方諸國(附印度)一章中均提及了西方對中國的影響:

北魏建筑之遺跡,猶有存者,如大同、云岡、洛陽、龍門之石窟寺是。一說云岡有科林斯(Corinthian)式柱頭(圖見后)之一種。科林斯式者,希臘羅馬時代所行之一種柱頭式樣也,以此足征受西方藝術之感化。[6]14

漢興,首崇學術,繼尚武功,內培文化之元,外辟交通之路、美棱巴達與印度方面之文明浸假,而播及中土矣,例如蒲桃、安石榴種,皆張騫自西域攜來,而海馬蒲桃鏡之飾紋,即已取材于此??梢?當代思想界感被殊風,灼灼無疑。[6]27-28

當我周顯王時,以被馬其頓王亞力山大之征服,而受希臘藝術之影響及至漢明帝迎佛以后,乃時與影響于中國。[6]131

從上述文字資料可以看出,姜丹書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參考、翻閱了大量資料,其視角亦不再受儒家經典所困,而是脫離了傳統文人士大夫的身份,以一個新知識分子的視野來書寫《美術史》。

姜丹書翌年整理出版的《美術史參考書》是對應《美術史》編輯的參考書,專供《美術史》參考之用。《美術史參考書》在章節的劃分上與《美術史》一致,上編中國美術史注釋部分所引用的典故根據原書摘錄,均注明來源出處;下編西洋美術史大多采譯自東西洋名著以及雜志新聞,雖無一語無來歷,但由于經過翻譯變化,且涉獵較廣,故不標注具體出處。[6]206《美術史參考書》中“中國美術史”部分標注的參考書多達上百部,筆者將這些參考書目大致劃分為八大類:第一類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以及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如《大學》《論語》《莊子·外篇》等;第二類是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各朝史書,以及其他史書名作,如《史記》《后漢書》《綱鑒》等;第三類是中國古代通史中的個人傳記,如《漢書揚雄傳》《后漢書蔡邕傳》等;第四類是博物、地理類書目,如《博物志》《水經注》《三輔黃圖》等;第五類是中國古代宗教書目,如《高僧傳》《洛陽伽藍記》《本相經》等;第六類是中國古代畫史及藝術理論書目,如《畫史會要》《歷代名畫記》《古畫品錄》等;第七類是來自外國的畫史或通史書目,如《支那繪畫史》《日本國志》《東洋文明史》等;第八類是建筑、雕刻、書畫和工藝美術各藝術門類的相關著作,如《佩文齋書畫譜》《墨池編》《景德鎮陶錄》《考工記》等。以上分類為求簡練,恐有遺漏之處,但總的來看,“中國美術史”的參考書涉及了中國古代哲學、神學、地理、宗教、倫理學、神話、藝術等各個方面,集古今中外書籍之精髓,最終凝練成四個章節,足以證明作者涉獵之廣、造詣之深。

姜丹書在結論中手繪“世界美術統系圖”(圖7),配文:“吾敘美術史,泛論各國,而不及日本俄美,何也?日本美術,本為我之旁系,不過浸染歐化,較我為早。美國新進,又為歐派旁系,并未見有以凌駕之處。俄國由來,追隨后塵而已,均無可特筆大書者也。茲就兩大正系,古今源流之大勢,作圖如上,讀者明此,亦庶乎得其綱要焉?!盵11]94姜丹書將世界美術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體系,認為日本美術、俄國美術、美國美術等不過是這兩大體系的旁支。可見他對整個教材體系的構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姜丹書從世界美術的發展格局中確定了中國美術在東方美術中的源頭地位,這個判斷應該說是非常準確的。

圖7 姜丹書“世界美術統系圖”

三、“美術”在基礎教育層面的傳播與美術史學體系的初構

20世紀初,“美術”作為一個外來詞,雖然經過了王國維、劉師培、魯迅等人的引進和推廣,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并在文人階層被廣泛使用,但其定義和概念還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

“美術”一詞是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在參加維也納世界博覽會時,應展品分類的需要而產生的譯語,隨后逐步進入近代中國知識精英的視野。[15]縱觀“美術”一詞在中國的傳播,在1912年以前,美術展覽和博物館都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對美術的劃分十分繁雜且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地域色彩,除書畫之類的傳統文人雅趣作品外,還包含了大量富有民間趣味的工藝美術品,如漆塑、織繡、繹絲等(5)1905年,實業家張謇創設南通博物苑,將館藏分類編目,設“美術部”,包含書畫、陶瓷、雕刻、漆塑、織繡、繹絲、編物、制、烙繪、鉛筆畫、紙墨等。。1912年后,隨著“美術”一詞的引進和普及,美術事業陸續開展,一時間涌現了一大批美術組織和機構。1912年3月,葉楚傖、柳亞子和李叔同等人于上海共同發起了“文美會”,該組織以研究文學美術為目的,每月舉辦雅集一次。同年9月,教育部附設美術調查處,為將來設立美術館、博物館、美術部及古物調查出版等事宜做準備。11月23日,劉海粟、烏始光和汪亞塵共同創辦了“上海圖畫美術院”,培養專門的美術人才。是年,畫家孫雪泥在上海創立了生生美術公司,出版了《世界畫報》等美術刊物。此后,美術交流愈加頻繁。曾與姜丹書一同教授過圖畫課的李叔同,在1913年和1916年于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任教時,都舉辦過美術展覽活動。在文人階層,“美術”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匯。

關于“美術”的定義和分類,從教育政策的層面來說,影響最深遠的當數1913年魯迅在《教育部編纂月刊》發表的《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文中指出:“可知美術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謂。茍合于此,則無問外狀若何,咸得謂之美術:如雕塑、繪畫、文章、建筑、音樂皆是也?!盵16]魯迅認為,“用思理以美化天物”者都可稱之為美術,因此雕塑、繪畫、文學、建筑、音樂皆屬于美術的范圍。這篇文章對“美術”一詞作出了清晰的定位和分類,由于篇幅的限制,魯迅在文中對美術的各個門類并未詳細敘述,僅停留在介紹層面。1917年10月,教育部召集在京各高級學校代表會議,修改大學規程,在大學的分科中增設“美術”一門,兼授音樂、圖畫、雕刻、建筑等美術。[17]美術被正式納入大學課程之中,成為必修課。

隨著美術活動和美術教學實踐的開展,“美術”一詞在1917年以前已經被普遍地使用,“美術”不僅活躍于精英階層,還滲透至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之中。然而在理論層面上,社會急需在中國語境下對“美術”一詞作出更為詳盡的解讀。1917年9月,姜丹書編著的作為教材出版的《美術史》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使命。在姜丹書看來,“美術”一詞概念十分深廣,不僅僅是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歷史,而是包含了中西的建筑、雕刻、繪畫和其他工藝美術,還有中國的書法。[3]153他在《美術史》緒言“美術史之范圍”一目中說:“爰遵東西作家之先例,分建筑、雕刻、繪畫、工藝美術四大綱,匯類述之。至于中國書法向為吾中國國粹的特種美術,從其根源著想,故與繪畫合章,連類述之,而于西洋則不援是例?!盵6]7姜丹書的這種融匯中西的分類方法框定了美術的范圍,尤其是把中國獨有的書法和工藝美術作為“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傳統的工藝美術納入“美術”的范疇,是對“美術”一詞在中國語境下作出的合理解讀?!睹佬g史》的問世填補了美術史教材的空白,同時也將“美術”一詞的概念、范圍以史論著作的方式確立下來。

和“美術”一樣,“工藝美術”一詞也同樣源自日本。對20世紀初“工藝美術”這一新名詞的提出,學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蔡元培在1920年發表的《美術的起源》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工藝美術”,是中國“工藝美術”這一新名詞的濫觴。文中指出:“美術有狹義的、廣義的。狹義的,是專指建筑、造像(雕刻)、圖畫與工藝美術(包裝飾品等)等。廣義的,是于上列各種美術外,又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等?!盵18]然而從時間和內容上來看,首次提出“工藝美術”并且對其作出詮釋的當數姜丹書的《美術史》。首先,姜丹書的《美術史》出版于1917年,在時間上先于蔡元培。其次,姜丹書在內容上對“工藝美術”作出了評價,他提出:“工藝美術謂工藝之帶有美術性質者,即含有裝飾的意味者也,其主要品類為陶瓷、鑄造、染織、刺繡、髹漆、追琢金玉諸工,分節述其大要于后。”[6]97姜丹書認為,工藝美術是帶有美術性質與裝飾意味的工藝,他將中國傳統的陶瓷、鑄造、染織等工藝納入美術史的范疇,發掘了蘊含在中國傳統工藝中獨有的美術精神,以美術的形式呈現傳統工藝,賦予了“工藝美術”一詞全新的含義。

實際上,工藝與美術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李叔同1910年在《女學生》雜志發表的《藝術談》一文中曾提出“美術、工藝,二者不可并為一談”的觀點:“美術者,工藝智識所變換,妙思所結構,而能令人起一種之美感者也。工藝則注意于實科而已。然究其起點,無不注重于畫圖。……故工藝之目的,在實技;美術之志趣,在精神?!盵19]李叔同強調,美術和工藝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工藝的目的在于技巧,美術的志趣則在于精神,而二者的起點都在于畫圖。對于這一點,姜丹書的看法與之相似而不相同。相似的是,姜丹書和李叔同都強調圖畫的重要性,如姜丹書在《美術史》中對中國的刺繡工藝的發展做出了批判:“我國繡法傳至日本,亦在三國之際。而近今日本繡品幾駕我而上之,以其能應用畫理,我唯死守陳法故也?!盵6]106可見二人都十分強調圖畫于美術和工藝的重要性。不同的是,李叔同將工藝和美術分開討論,以避免二者概念的混淆。而姜丹書則是將李叔同對工藝和美術的看法結合起來,對中國傳統工藝進行整理溯源,在中國語境下真正實現了“工藝美術”的本土化。

綜上所述,《美術史》是姜丹書多年收集資料,編寫講義,一遍遍打磨出來的作品,是一部繼古開今、承上啟下的美術史著作。本文對《美術史》的歷史價值的新定位“新”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以教科書的方式確立了“美術”這一外來語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姜丹書的歷史書寫將這一術語首次帶入了現代中國美術史構建的歷史脈絡之中?!睹佬g史》以美術理論著作的形式明確了“美術”的性質和范圍,至少厘清了部分師范生對美術的困惑和對美術史觀的混淆。另一方面,姜丹書以全球的視域書寫《美術史》,上編“中國美術史”將我國的建筑、雕刻、書畫和工藝美術分門別類加以整理,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工藝美術”的概念,將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納入美術的范疇。下編“西洋美術史”部分基于那個年代參考資料的局限,故篇幅較短,內容簡練,但也解決了中國人迫切需要了解西方美術史的燃眉之急,解決了民國初期美術教材暫缺的問題,更打破了中國傳統美術史論的局限性,為20世紀美術史的書寫打開了局面。

這些佳譽的背后,是姜丹書多年的耕耘以及終身服務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他將自己比作“藝術園地上的一個白胡子老園丁”,用他晚年在《浙江五十余年藝術教育史料》中的話來說:“唐詩人元稹有句詩:‘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也皇菍m女,乃是園丁,在這里講些半世紀中眼看著這個大花園內的美材由植苗而壯大而開花結果的老話,非常高興,且望以后更發展、更美麗!”[3]168作為一位對近代美術史貢獻頗多的關鍵人物,姜丹書的聲望雖遠不如同時代的李叔同、豐子愷、潘天壽、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但他將教育和藝術二者并論,在藝術園地中默默耕耘樹藝,不僅開創了近代美術史教育的先河,也開拓了中國近代美術史的發展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中文字幕第4页| 伊人激情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综合| 日韩av手机在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精品福利网| 欧美激情首页| 在线国产毛片|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看看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亚洲三级色|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看片网| 人妻21p大胆|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a天堂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91|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拍在线|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免费在线一区|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亚洲人人视频| 99伊人精品|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91娇喘视频| a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欧美性久久久久| 久久视精品|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