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學 陳婉馨
【專家簡介】
王虎學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創新工程首席專家,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人學、價值與文化研究,出版個人學術專著《馬克思分工思想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的“名”與“實”》《人的社會與社會的人》《社會轉型期價值觀的分化與整合》等5部,出版個人譯著《馬克思的社會本體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起點》等3部。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第一位的是學思想,最根本的任務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應著力以“學”為主線,以學鑄魂,注重在“深化”上下功夫、在“內化”上見真章、在“轉化”上求實效,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善于在學習中找到開展工作的新思路、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把理論武裝的成果體現在履職行動上、落實在發展成效上。
要深化于學,在研究上深化,不斷往深里走
書不讀則不知,知不深則不通。深化,就不是“淺嘗輒止”“蜻蜓點水”,而是要發揚“追本溯源”“滴水穿石”精神,磨礪真功夫、鉆研苦功夫、推敲細功夫,重理論、正學風、善方法,將理論之根扎深扎實。
深化于學,要重理論。理論學習作為這次主題教育的重中之重,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鮮明特色和高度自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統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是一個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思想不僅蘊含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思想,也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質、價值旨歸、精神境界、品德作風的要求。這一思想不僅強調宏闊目標,也注重具體策略:既描繪了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宏偉愿景,也提供實現目標的路徑政策;不僅明確任務,也為任務的完成提供了“船”和“橋”。理論的精髓蘊含在原著之中。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多思多想、學深悟透,做到整體把握、融會貫通,才能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更好領會這一思想的精髓要義。把思想方法搞對頭,認識問題才站得高,分析問題才看得深,開展工作也才能把得準,確保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深化于學,要正學風。“以學正風”是這次主題教育的一個目標任務,也是轉變作風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緊密結合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實踐基礎;緊密結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時代要求,深刻把握這一思想關于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密結合工作職責需要,深刻把握這一思想關于相關領域的重要論述以及做好具體工作的思路、舉措、辦法。要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發揚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對照黨中央要求,對照各項紀律規定,對照人民群眾期盼,進行檢視、剖析、反思,接受政治體檢,打掃政治灰塵,糾正行為偏差,解決突出問題。要賡續紅色基因,繼承寶貴的精神財富,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
深化于學,要善方法。一要全面學習和重點學習相結合。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本地區本部門本領域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文章,牢牢把握推動工作的根本遵循。二要優化理論學習方法。持續推進領導帶學、個人自學、跨界聯學、支部共學、分類研學、實踐檢學“六學聯動”。通過指定章節集體精讀、黨員干部輪流領學等多種方式將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打造深化學習的良好氛圍。遵循以黨內教育引導帶動全社會領域學習,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到千家萬戶。三要調查研究聚焦問題學。馬克思曾指出:“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直面“時代之問”、解答“實踐課題”的過程中創立、形成和發展的。因此,要深化學習和研究,就必須聚焦真問題,特別是要直面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程中的思想困惑、疑難問題、理論疙瘩,以及由于方方面面原因而表現出來的表面化、零散化、局部化、概念化、矮化或窄化的問題,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深化研究、提出對策。
要內化于心,在領悟上內化,不斷往心里走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所謂內化于心,就是要把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好、領悟深、理解透,通達于心,內化為自己的理念、觀點、價值,從而形成指導實踐和個人修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此次主題教育意在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鑄為我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價值追求,從而激發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
內化于心,要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應當在溯源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中、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感悟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中,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本’在人心,內心凈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共產黨人的“心學”,是“兩個結合”的典范性成果,具有豐富哲學內涵和深遠時代價值。一定意義上,“初心”為其哲學原點,“正心”為其倫理價值,“忠誠”為其實踐理性,“民心”為其歷史歸宿,構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結構完整、邏輯嚴密的嶄新哲理體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相統一、真理與價值相統一,通過追求“小我”和“大我”相統一、黨性和階級性相統一來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其至高境界。共產黨人的“心學”凝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的大智慧,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大精神力量。
內化于心,要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對黨忠誠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落實到“三個忠誠”,忠誠于組織、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具體行動擦亮共產黨員的身份標簽。廣大黨員干部要通過主題教育,一心一意,堅決做到對黨絕對忠誠,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與黨保持一致。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項工作中毫不動搖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堅決做到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領導干部無論在哪個崗位從事哪樣工作,都要在學思想、悟思想、用思想中錘煉忠誠品格,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
當前,廣大黨員干部對黨忠誠最重要的就是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具體的實踐表現就是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推進到實際工作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依靠頑強斗爭開辟事業新天地。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黨和國家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歸根到底是因為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全黨和黨中央的核心的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因此,要從內心深處領悟“兩個確立”之于黨和國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同樣,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一系列“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的重大考驗。
要轉化于行,在落實上轉化,不斷往實里走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就是實踐性。以學促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的基本原理。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實踐主體。人們通過學習理論、掌握理論,把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從而實現理論到實踐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主題教育提出“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強調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就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生動運用。
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實踐中。在新時代新實踐新要求中要緊跟方向緊盯目標緊貼民心,在思想和工作實際中解決問題,切實以學習成效轉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發展的實績實效,以豐富實踐澆灌信念之花。從“紙上學”到“事上見”,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全面深入學習的目的就在于全面貫徹、全面落實。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必須積極回應真問題、主動解答真問題。使廣大黨員干部在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不斷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使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主題教育的成效如何,不僅要看“怎么看”,關鍵要看“怎么辦”,抓落實要看三個集中體現。第一,抓落實是責任擔當的集中體現。要知責于心,“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沉到基層一線問計于民,“甘當小學生”,全面深入細致地調研實際情況。要負責到底,對情況了然于胸,才有底氣分析研判、把脈問診,短期問題不拖滯,立行立辦,長線問題不放松,緊盯進度,最終以高質量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二,抓落實是思想作風的集中體現。必須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走進基層、走進工作、走進實際,察實情、出實招,開展“常連實”式調研、“對癥診治”式指導、“授人以漁”式服務,以“零距離接觸”掌握“零水分情況”,以“手把手幫帶”讓基層“實打實進步”,用忠誠務實擔當扎實清廉的作風表率引領。基層干部要把抓好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當習慣來養成、當功夫來修煉、當文化來涵養。第三,抓落實是能力素質的集中體現。這能力那能力,不出實績沒能力。要在加強調查研究上使真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切實搞清楚矛盾問題癥結是什么,抽絲剝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發力點。調查研究也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的方法論,胸懷大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胸懷“國之大者”,把胸懷“兩個大局”作為謀劃調研的基本出發點,把調查研究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注重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馭全局,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到坐標、找準定位,做到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大局不錯位、黨和人民需要時不缺位。在加強實踐鍛煉上使長勁,把抓工作、謀發展,抓班子、帶隊伍有機統一起來,在急難任務、重要任務攻關中歷練隊伍上前臺、當主角、擔重任,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實踐錘煉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
學有所悟,方能行遠。主題教育總要求是一個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內在統一的整體。在“深學篤用”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以整體把握、融會貫通為基礎,不斷深化、內化和轉化好黨的創新理論,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用智慧和力量不斷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更加強勁動力。
[作者陳婉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