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這一重要要求,突出強調基層黨組織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功能定位。黨的領導貫穿改革發展穩定各領域全過程,必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讓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具體實踐中,黨建引領如何賦能基層實踐?本刊邀請黨建專家闡釋,同時聚焦區(市)縣基層黨建引領賦能發展的有益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具體實踐中,成都如何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就是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的重大意義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一流治理要有黨建引領,這是新時代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共識。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是成都推進社會治理全新探索,是為應對信息化、市場化和社會化治理挑戰而主動提出的治理路徑。眾所周知,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在基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知也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這表明,黨的基層組織在黨和國家事業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成都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最為重要的是發揮黨的核心引領作用,把資源力量統籌起來。在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中,通過市縣兩級黨委建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專門機構,推動街道(鄉鎮)社區回歸服務主責,有效把各部門、各方面的人、財、物統籌起來、發揮作用,使服務居民的各項工作體現黨的意志和要求,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優勢,確保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正確方向。
只有抓好黨建引領,才能在基層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成都通過不斷強化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能力,逐步規范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議事會、監委會工作運行機制,并制定深化“一核三治、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機制的意見,初步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為基礎,法治為根本,德治為支撐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新機制。為此,成都制定了《關于優化提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指導意見》,以布局體系化、服務親民化、運行專業化、功能綜合化為原則,構建“4+X”黨群服務體系,形成“15分鐘生活服務圈”。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已經彰顯出成都基層治理極為顯著的地方特色。
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的現實挑戰
要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必須看到當前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弱化、多元主體參與意識薄弱等突出問題以及棚戶區改造、老舊院落改造等城市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準確把握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的現實挑戰。
社區干部隊伍在基層治理創新中能力有待提升。成都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城市結構和人群結構深刻變化,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對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政治引領能力、區域協調能力、協商議事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層骨干隊伍整體上需盡快適應新時代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的需要,突破傳統觀念束縛,進一步明晰社區發展治理概念,發揮政治引領手段,加強治理能力及信息化技術運用,以跟上城市發展變化和社區發展治理需要。
基層黨組織力量整合互聯互動亟待加強。調研表明,在區域化黨建“大工委”“大黨委”框架下,駐區單位黨組織工作聯系溝通不夠,資源整合效率不高。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是,城鄉社區發展變化迅猛,現有基層治理機制還滯后于新時代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亟待深化完善。一些工作舉措滯后于社區發展治理對議事決策程序的新要求。
以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靶向賦能的對策思考
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既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效推進基層治理的根本保障。在基層治理體系中,黨組織始終處于領導地位,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的“主心骨”。
首先,通過黨建引領促進社區黨組織與機關黨組織、行業黨組織互聯互動共駐共建,重點解決資源整合難的問題。推動單位黨建資源、體育、文化和教育設施、公共服務等公共資源向社區開放,引導社會資源廣泛參與,推動區域公共和社會資源共建共享,同時建立公共和社會資源共享的利益補償、雙向評價、監督管理等機制。進一步完善共建共享考核評價機制。對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建立街道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雙向壓實責任、雙向激勵考核機制,并將工作情況納入市、區(市)縣對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的年度目標考核。
其次,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干部隊伍。深入推進基層人才強基工程。把基層優秀黨務工作者納入基層黨建專家人才庫,加強對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能力培訓。同時,建立高素質的黨建指導員隊伍。支持以區(市)縣為單位,面向“蓉漂”人才公開招聘鄉鎮(街道)黨建指導員,吸引社會工作專業的優秀黨員大學畢業生、退休黨務干部和黨員復退軍人到社區做黨建工作。
再次,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引領社會組織、自組織作用。突出區域統籌,發揮鄉鎮(街道)統籌協調能力,在鄉鎮(街道)建立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發揮黨對社會組織把方向、定規則、搭平臺、促發展的作用。積極引入和培育區域樞紐型社會組織,強化對社區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和自組織的培育孵化指導,并同步建立黨組織,嵌入黨的工作,確保正確發展方向。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積極鼓勵社區黨組織成員參與社會組織工作,在社會組織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鼓勵社區黨組織成員或黨員依法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
最后,加強基層黨組織對城鄉居民小區的領導。推進城鄉居民小區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動、發揮作用”原則,廣泛發動小區(院落)內黨員建立黨組織。加強物業機構組建黨組織,在物業機構協會全覆蓋建立黨組織,并推動物業管理公司、物業協會、街道社區黨組織開展黨組織聯建,在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開展黨建工作。
加強和創新城鄉發展治理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選擇,必須把強化黨組織核心地位和引領作為深化基層治理的鮮明主線。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要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抓手,帶動社區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建設。只有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有效傳遞黨的政策、擴大黨的影響,才能引領各類組織、全體市民同心協力推動社區發展治理進一步鞏固發展。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黨校社會建設教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