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嫚
文化高度決定城市高度,文化影響力決定城市影響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下簡稱文化“雙創”)擺在突出位置,《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指出,要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文化“雙創”的本質正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持的方法論,要求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賦予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文化強國戰略的生動實踐,是彰顯成都別樣精彩的“國際范、中國味、天府韻”獨特標識的使命擔當。
不斷探索,世界文創名城建設邁上新臺階
經濟貢獻穩步增長。2018-2022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從1172.9億元上升到2261.27億元,產業總量翻番,年均增速達17.83%,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城市前列;占GDP的比重由7.64%上升至10.86%,2020年首次突破10%,連續3年穩定在10%以上,成為全市重要新興支柱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比不斷提升。
文創產業鏈不斷健全。五年間,全市標上(含規上)文創企業數量增加1000多家。成功招引騰訊全國新文創總部、愛奇藝潮流文化坊等60余個高能級項目落地成都,已建成天府藝術公園等重大項目10余個,成功打造青羊綠舟文化產業園等18個國家級、錦江文化創意產業園等23個省級、瞪羚谷數字文創園等58個市級園區(基地)高能級產業載體。
產業布局逐步優化。以“三個做優做強”為牽引,初步形成了“極核輻射、一圈環構、兩翼齊飛”的文創產業發展新格局。以天府數字文創城、少城國際文創谷、東郊記憶藝術區、成都影視城、三國創意設計產業功能區、安仁·大邑博物館特色小鎮為主要承載地和協同發展地,強化產業建圈強鏈核心承載地。初步形成以傳媒影視、創意設計、現代時尚、音樂藝術、文體旅游、信息服務、會展廣告、教育咨詢八大重點行業為支撐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
產業要素保障有力。近五年先后從資金、人才、融資渠道、稅費支持等方面出臺針對性措施,并在影視、時尚、電競等細分領域制定扶持政策,強化保障體系。持續深化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成都文創金融生態體系,成立了中西部首家文創銀行,發起成立全國文創創投(成都)聯盟,設立了中西部首只文創基金。
文創名城影響力顯著增強。2018-2022年圍繞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相繼涌現出《哪吒之魔童降世》《遮天》等一批現象級文創IP,孵化出舞劇《努力餐》、電影《家園》等一批文藝精品,落地全國首個沉浸式實景文娛IP生產基地(環球魔力),成為首個發布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省會和副省級城市,《銀河帝國》《萬國覺醒》等一批出海數字文創產品屢創佳績。
文化“雙創”,賦能世界文創名城建設新征程
在新的歷史起點,成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就要求以文化“雙創”為基本原則,增強天府文化的生命力和時代影響力,為文化成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以“數字化”為引領,增強文創極核支撐。一是做強數字內容。把握數字內容發展趨勢,完善數字化內容生產體系,以挖掘、展示、傳播天府文化為重點,促進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現代演藝等數字內容產業規模,推動天府文化創新創造。二是加快數字新基建建設。加快完善區塊鏈設施,打通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的數據通道,聚焦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管理、安全等關鍵環節,提高數字文創核心技術能力。三是加快傳統業態數字化。借助云技術、5G+AI、VR/AR等新技術,加強文創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創新文創產業的傳播渠道、豐富內容極核。
以“建圈強鏈”為抓手,建設完備產業生態。一是做強產業體系優勢環節。聚焦文創產業主攻方向和八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招引龍頭企業、培育根植性領軍企業,推動產業鏈龍頭企業、領軍企業、核心配套企業集聚發展。二是建強產業平臺。聯動“國字號”“省字號”基地平臺,完善平臺功能配套,推動產業集群成鏈發展。三是強化產業載體支撐。聚焦“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的引領作用,發揮高端要素和新興產業集聚優勢,實施產業載體提質行動,拓展多層級產業空間。
以“融合化”為路徑,促進文創產業廣域賦能。一是文化賦能場景升級。推動天府文化元素植入天府綠道、川西林盤、傳統商圈、鄉村美學空間等場景,升級打造蓉城休閑、時尚購物、美食體驗等世界級消費產品體系。二是打造新型消費業態。推動數字文創和旅游、演藝、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交互式、體驗式的融合新業態。三是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統籌文化和旅游資源,依托城市藝術公園、文創園區(街區、鎮村)、商業綜合體等重點空間,深化產城融合,促進新消費產業生態圈協同整合。
以“國際化”為導向,推動文創開放發展。一是提升對外文化出口能力。大力發展國際文化會展、文化市場信息服務等新型業態,支持具有成都特色的影視、演藝、動漫、游戲等領域版權出口,塑造對外文化貿易新優勢。二是打造國際化文創IP系列。以天府文化牽手世界,精準定位城市國際形象,活化城市文化特質,構建全球廣泛認同的世界性文化身份和高辨識度的國際化文創IP系列,塑造世界文創名城優勢。三是開展重大國際文化交流。積極申辦和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層論壇對話、國際賽事活動,加快形成多領域、多維度、多層級重要品牌節會賽事活動體系,構建成都文創活動品牌矩陣。
(作者系成都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