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小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鄉村振興,環境先行。對老百姓來說,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增強幸福感的“源泉”。打造“顏值高”“氣質佳”鄉村,河南該如何做?有哪些實踐案例?如何助推河南農村人居環境邁上“新臺階”?
【原因】吸引、留住“鄉賢”返鄉創業
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河南要建設農業強省,必然要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河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侯紅昌說。
侯紅昌認為,建設和美鄉村是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僅對農村本地農民產生吸引力,并能留住農村本土人才,有助于高素質農民的培養和成長”。
“同時,對城市的涉農人才也是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對于他們返鄉創業、成為農村共同致富的新帶頭人和新鄉賢具有積極意義和極大的促進作用。”侯紅昌說。
【實踐1】礦山變公園,生態轉型結“碩果”
3月的信陽市息縣濮公山地質公園萬物復蘇,郁郁蔥蔥,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拍照、打卡。
“村莊旁邊的礦山變成了公園,我們村的整體居住環境變美了,空氣清新了,心情舒坦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談起濮公山礦區的變化,濮公山管理區中渡店村村民彭國義非常滿意。
“吃飯捂著碗,睡覺蒙住臉。”這曾是濮公山周邊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為改變這一狀況,息縣將開采了幾十年的29個碎石場、9座石灰窯、7個旱砂場全部關停,保留礦區風貌,讓曾經的礦區順利地蛻變為美麗公園。
如今,濮公山已搖身變為礦山公園,生態轉型之路結出碩果。2021年12月,濮公山礦山公園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奇山秀水引來游人無數,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
【實踐2】特色鄉村旅游
“蓋出”花園式村莊
西依獨山、東臨白河,永河穿村而過……這里是南陽市七里園鄉達士營村,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一個令人羨慕的花園式村莊。
“俺這兒以前可是出了名的窮地方,沒人愿意來。后來政府發揮近郊優勢,修了路,還開發了特色鄉村旅游項目。俺們還創建成全國文明村,村里有盆景園、月季園,連村里街道旁的墻都美得很,俺村兒名氣也越來越大,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3月15日,達士營村村民張夢向記者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
達士營村的變化是南陽市很多村莊、社區的縮影,近年來,南陽各地結合實際,開展文明村鎮創建、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美麗庭院建設等活動,打造了一大批風景如畫的社區、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