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年來,人類通過漫長而隨機的基因變異來形成進化。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未來的人類不僅可以直接操縱基因和細胞,主導自己的進化;也很可能與機器融合,演化為史無前例的超級人類。
肌肉強化人
在一部電影中,一個瘦弱的年輕人參加軍隊的秘密試驗,在被注射了特殊的血清后長成了健壯的“超級英雄”。在未來,人類甚至可能不需要注射特殊的血清,也不需要天天跑健身房,就能天生擁有超級英雄般的身材。這得歸功于未來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通過對基因進行編輯,從而實現對人類身體的改造。
人類基因組計劃
早在21世紀初,科學家就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搞清楚了人類的基因總量以及每個基因的具體模樣。其難度不亞于在浩瀚的銀河系中,數完所有的星星,并標記出它們的精確位置。
太空人
有些科學家認為,在未來,一部分人很可能會移居外星球,他們有可能是代表地球文明的星際拓荒者,也可能是地球遭遇核戰爭或小行星撞擊后的幸存者。為了便于他們快速適應新的環境,科學家或許會在這些人的基因組中加入新的基因,使他們的皮膚能防御太空輻射;或者強化他們的骨骼,使其能在重力較強的環境中具備相當的硬度和韌性。
半機械人
盡管電影《鋼鐵俠》充滿了幻想,但隨著腦機技術的發展和各類仿生工程的出現,我們確實有可能在未來“穿上”機械裝甲或者干脆隔空操縱另一個“身體”。在未來,人類的身體很可能有將近一半的器官都是由機械構成的,人和機器人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你知道嗎?
英國人Neil Harbisson天生就是全色盲,無法分辨任何顏色。現在,他的頭上插著的這根天線,能幫助他識別周圍的顏色。
視覺增強
在未來,每個人或許都可以進行超視覺偵測。你的眼睛既能被當作望遠鏡,看清遠處的事物;也能變成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物體;甚至還能被當作熱成像儀或夜視儀,直接探測環境中不同物體的溫度。這都有賴于在眼睛中植入微顯示器,利用混合現實技術,在現實場景中呈現虛擬信息,從而拓展人類的視覺能力。
可再生人類
在自然界,有些動物具備神奇的可再生本領,比如壁虎斷尾后會重新長出尾巴,火蜥蜴截肢后也會再長出新肢。未來的人類也可能具備這樣的能力:利用干細胞,科學家能培養出可再生細胞、組織和器官,一旦人體的某個部位出現壞死或者衰老,就用培養出來的新的部分去替換它。到那時,你的爺爺奶奶可能雖然超過80歲了,但依然擁有20歲的身體。
外骨骼
我們已經可以造出類似“鋼鐵俠”那樣的戰甲(即外骨骼裝備),只是它沒有戰斗功能,樣子也沒那么時髦。例如,Ekso外骨骼背心配備有彈簧式的機械連桿,可以讓車間工人在抬手和彎腰時更輕松。更高級的外骨骼多用于軍事,以便提高士兵的作戰能力,獲得更多生存機會。比如由國外一家公司研發的人體負重外骨骼,可以讓士兵在負重45千克的情況下,沖刺速度達到16千米每小時,比你輕裝上陣的奔跑速度都快。
模擬人類的觸覺
當人體受到外力作用時,負責觸覺的蛋白質會發揮作用,把信號傳遞到大腦,形成最終的觸覺。科學家正在用各種仿生材料來模擬這種把機械力的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過程。在未來,你或許可以像電影《阿凡達》中的男主角那樣,給大腦接上另一個身體,“體驗”在外星球上奔跑的感覺。
可移植記憶
近幾年,科學家已經成功研制出基于人體實驗的記憶芯片。未來,如果記憶移植的成功率進一步提高,那么,我們便可以把一部分記憶存儲在外部硬盤中,甚至可以經過別人的允許去“訪問”他們在硬盤中存儲的記憶,就好像回憶我們自己的經歷一般。
你知道嗎?
科學家已經實現了腦電波和語言的直接轉換,也就是說,連上腦機接口,你不用開口,機器就能知道你想說什么,幫你說出口。這種技術比傳統的腦控打字(如霍金使用的)速度快了十幾倍,語速可達150個單詞每分鐘,接近人的正常語速。
終極人類
未來的人類可以將汽車、房屋、城市統統接入自己的大腦,由它來全權調控一切,不管是發動汽車、打開房門還是改變自己看到的城市風景,都可以真正實現“心想事成”。不僅如此,人腦和人腦也可以連接起來,共享所有的智慧與經驗,組成更強大的超級大腦,實現萬物互聯。
腦腦交互
既然記憶可以移植,那么,人的當下意識、想法、情感或許也可以實時“無損”地傳輸給對方。有科學家已經首次在人類身上實現了這種“腦腦交互”。實驗任務很簡單,要求3個人共同協作完成游戲,但他們各自只能看到游戲畫面的一部分或者只負責游戲的一個環節,還需要戴上腦電圖頭盔,通過直接“讀取”別人看到的畫面和判斷來完成游戲。實驗結果顯示,這種“腦腦交互”的信息準確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思考題1
未來的人類可以直接將課本下載到大腦之中,那么,你認為他們會變得更加聰明嗎?
思考題2
假設在未來,你可以將自己的意識、情感、記憶制作成電腦程序,安裝在一個外形和質感同你一模一樣的仿生機器人中,那么這個機器人是另一個你嗎?你有什么辦法對兩者進行區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