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純熙 嵇雪歌 朱星月 祖藝 劉盛鑫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與使用現狀,探索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的影響因素,從而為幫助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和建議。方法?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對天津市427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智能產品接受和使用情況問卷調查,采用χ2檢驗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的因素。結果?天津市老年人智能產品的接受率達78.69%,使用智能手機率達71.90%;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均與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存在統計學關聯(P<0.05)。結論?高齡、文化程度較低和收入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和使用相對困難。因此,建議老年人自身與家庭、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智能化服務與傳統化服務并行,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數字時代。
關鍵詞:智能產品?老年人?接受程度?使用現狀?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206;D669.6??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of?Acceptance?and?Use?of?Smart?Products?by?the?Elderly?in?Tianji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
FAN?Chunxi??JI?Xuege??ZHU?Xingyue??ZU?Yi??LIU?Shengxin*
(School?of?Management,?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161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acceptance?level?and?using?status?of?smart?products?among?the?elderly?in?Tianjin,?and?explore?the?influencing?factors?of?elderly?people's?acceptance?and?use?of?smart?products,?so?as?to?propose?targeted?strategies?and?suggestions?to?help?the?elderly?accept?and?use?smart?products.?Methods?The?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was?used?to?conduct?a?questionnaire?survey?on?the?acceptance?and?use?of?smart?products?by?427?elderly?people?over?60?years?old?in?Tianjin,?and?the?χ2?test?and?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ere?used?to?analyze?the?factors?affecting?elderly?people's?acceptance?and?use?of?smart?products.?Results?The?acceptance?rate?of?smart?products?among?the?elderly?in?Tianjin?was?78.69%,?and?the?use?rate?of?smartphones?was?71.90%.?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age,?education?level?and?monthly?income?were?all?statistically?correlated?with?elderly?people's?acceptance?and?use?of?smart?products?(P?<?0.05).?Conclusion?It?is?relatively?difficult?for?the?elderly?with?older?age,?lower?education?level?and?lower?income?level?to?accept?and?use?smart?products.?Therefore,?it?is?suggested?that?the?elderly?themselves?make?joint?efforts?with?their?families?and?society,?and?intelligent?services?go?hand?in?hand?with?traditional?services?to?help?the?elderly?better?integrate?into?the?digital?age.
Key?Words:?Smart?products;?The?elderly;?Acceptance?level;?Using?status;?Influencing?factors
國家衛健委于10月15日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高達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0%[1]。據數據推測,2022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可達2.88億人,占全部人口20.4%,意味著我國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正式公布,決定中提到,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前后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2]。因此,為了更好地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如何切實保障老年人權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優化便老惠老服務體系、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是擺在社會面前一道必解的題。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智能化科技正在逐步取代傳統方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1)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0.4%,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占11.0%[3]。這意味著,在我國約2.6億老年人中,有近1.08億人有觸網經歷,但仍有超過1/2的老年人未觸網,他們在互聯網時代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數字困境[4]。“湖北宜昌老人冒雨交現金被拒”[5]“安徽老人不會手機購票絕望下跪”[4]……諸如此類的社會新聞隨著信息化時代高速發展而屢見不鮮。由此可見,老年人在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各個高頻生活服務中都面臨著智能化難題。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較多線下活動也都轉移到了線上進行,更加凸顯了當下老年人對智能化、數字化社會難以適應的問題,老年群體所面臨的智能化難題愈加嚴峻。
綜上所述,該研究針對天津市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情況進行調查,了解老年人智能產品接受和使用現狀,探究影響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的因素,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和建議,為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理論基礎,進一步提升老年人對智能產品的接受能力,提高智能技術時代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幫助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能社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該研究于2021年9—12月,選取天津市南開區、西青區等地進行調查,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對440名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填寫不全、錯項、漏項予以剔除,最終回收有效問卷427份,有效率達97.05%。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
通過查閱近期國內外相關文獻,并經專家老師指導修改后,設計《天津市老年人智能化服務接受程度及影響因素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智能產品的使用情況,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以及相關因素等。
1.2.2?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3.1軟件建立數據庫,數據采用雙錄入并進行邏輯學檢驗。使用SPSS?25.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均用率或構成比描述,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老年人智能產品使用情況與接受程度的影響因素。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該研究427名老年人中,其中男性222人(51.99%),女性205人(48.01%)。平均年齡為(69.8±6.9)歲,按照年齡分組,60~64歲118人(27.63%)、65~69歲103人(24.12%)、70~74歲106人(24.82%)、75歲及以上100人(23.42%),各年齡組、性別分布基本均衡。
2.2?天津市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現狀及單因素分析
該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427名老年人中對智能產品不接受的有22人(5.15%),不太接受的有69人(16.16%),一般接受的有81人(18.97%),接受的有130人(30.44%),完全接受的有125人(29.27%);接受率達78.69%。從智能產品使用情況來看,有17人(3.98%)目前無手機,103人(24.12%)使用老年機,307人(71.90%)使用智能手機。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智能產品接受程度在不同年齡組(χ2=52.76;P<0.001)、文化程度(χ2=92.527;P<0.001)、月收入水平(χ2=71.126;P<0.001)、居住狀況(χ2=33.592;P=0.001)的分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智能產品使用情況在不同性別(χ2=11.745;P=0.003)、年齡組(χ2=44.24;P<0.001)、文化程度(χ2=68.545;P<0.001)、月收入水平(χ2=60.594;P<0.001)、居住狀況(χ2=20.679;P=0.002)的分布存在統計學差異,詳見表2。
2.3?天津市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情況合并分類,以是否接受或使用智能產品為因變量(否=0,是=1),將性別、年齡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居住情況、子女探望頻率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在70~74歲、75歲及以上,文化程度為高中(技校、職高、中專)和大專及以上,月收入為3?000~5?000元、5?000~7?000元和7?000元及以上均與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存在關聯(P<0.05);年齡在75歲及以上,文化程度為初中、高中(技校、職高、中專)、大專及以上,月收入為3?000~5?000元和7?000元及以上均與智能產品的使用情況存在關聯(P<0.05)。詳見表3和表4。
3?討論
基于如今老齡化與智能化并存的時代背景,該文通過對于天津市部分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天津市老年人智能產品的接受率達78.69%,使用智能手機率達71.90%,處于較高水平;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和其使用智能產品的現狀與年齡、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情況等因素有一定關聯。該研究發現,低齡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智能產品的概率相對高齡老年人較高,這與徐越等的研究結果一致[6],年齡越高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程度越低,存在“數字鴻溝”問題越嚴重。程瀛、徐越、彭青云的分析則表明女性老年人的互聯網使用率低,數字鴻溝問題較男性老年人更為嚴重[6-8]。但本研究結果中,性別對于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并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另外,該文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也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和使用產生影響,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和使用情況更好,于瀟,劉澍的研究表明,傳統“知識溝”假說指出,當大眾信息媒體發揮作用,社會經濟地位高的群體會首先做出反應,并不斷拉開群體差距,導致群體間知識溝的形成,受教育程度更高和經濟狀況更好將激勵老年人對互聯網的獲取和使用[9],這與該文的研究結果一致。
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既不是單由內部因素驅動,也不是單由外部刺激控制,而是行為、個人認知和其他內部因素、環境三者之間交互作用決定的。因此,雖然老年人智能素養提升的決定因素在于老年人本身,但環境因素也同樣起到重要作用。謝祥龍,陳艷等的研究發現,子女的孝順、關懷和支持及子女和另一半對老年人互聯網使用行為的鼓勵,都能夠顯著增加其互聯網使用的可能性[10],可見家庭的支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幫助老年人建立起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的信念。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單因素分析中,居住狀況對于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產品也表現出了顯著性差異,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居住狀況的差異消失。同時,行為的形成與轉變過程中,情緒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老年人在智能化接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畏難情緒,子女等家庭成員可以主動關注其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保持耐心,幫助老年人控制情緒干擾,消除他們對于自身的消極評價。
為緩解當前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為此,提出如下建議。首先,老年人自身應努力克服對于接受智能產品的消極情緒,提高自我效能。其次,應呼吁子女進行數字反哺,親子間加強溝通,若子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存在行動力不足的情況,可以嘗試由其他親友或老年人的朋友、陪護人員協同幫助。同時,基層社區應在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這一方面多加關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可以嘗試開辦智能產品、智能手機培訓班或一對一上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正向強化為主,對老年人給予耐心與關心。在家庭與社區的智能化教育協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同時,傳統化服務也應為老年人填補數字鴻溝。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結合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各社會生活服務機構應為老年人保留一條傳統服務的綠色通道,不應將無法接受智能技術的老年人拒之門外,不要讓不會網上辦事成為老年人生活和出行的焦慮。
綜上所述,該文的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對于智能產品的接受和使用情況與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存在統計學關聯。因此,需要老年人自身與家庭、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從而縮小數字鴻溝,提高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下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本刊訊.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發布《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J].上海護理,?2021,21(11):19.
[2]?任素娟,張奇.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背景下遼寧深化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研究[J].中國衛生法制,?2018,26(6):34-37.
[3]?張文靜.淺析中老年網民群體的互聯網生活概況[J].視聽.2020(2):155-156.
[4]?唐詠,雷平瑞,孫開放,等.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移動支付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老齡科學研究,2021,9(10):36-46,78.
[5]?孫靜.數字鴻溝視域下老年人接觸和使用智能媒體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湖州市老年人智能媒體接觸和使用的調查[J].新聞愛好者,2021(4):31-34.
[6]?徐越.智能化時代對提升我國老年人數字素養水平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14):165-166.
[7]?程瀛.老年人與數字鴻溝:背景、現狀與影響:對“老年人與互聯網”的新聞報道內容的分析[J].?新媒體與社會,2012(3):218-237.
[8]?彭青云.城市老年人互聯網接入障礙影響因素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8(5):74-82.
[9]?于瀟,劉澍.老年人數字鴻溝與家庭支持:基于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61(6):67-82,231-232.
[10]?謝祥龍,陳艷,勞穎欣,等.老年人互聯網使用現狀、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3):3368-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