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當地時間5月26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宣布辭去執政黨前進黨黨主席職務。反對派將此視為武契奇在“內外交困”下的“讓步”。去年12月以來驟然升級的科索沃危機,雖然沒有演變為武裝沖突,但進一步挫傷了塞爾維亞和歐盟的關系。而今年5月以來,連發的惡性槍擊案導致全國性游行抗議。半島電視臺稱,這是本世紀以來塞爾維亞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呼吁武契奇下臺,是游行的訴求之一。
“過去幾周,參加集會的人大多是善良、體面、正直的,他們希望塞爾維亞好。”5月26日的集會上,一向以強硬形象示人的武契奇,也對游行人群示好。武契奇2014年到2017年擔任塞爾維亞總理,2017年當選塞爾維亞總統,2022年連選連任。根據憲法,他將在2027年結束最后一個總統任期。
在議會制國家塞爾維亞,總統是“禮儀性角色”。但2017年以來,武契奇同時擔任總統和執政黨黨首,成為塞爾維亞事實上的主要領導人。也正因此,武契奇此番辭去執政黨主席職務,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大事”。然而,這真的是他在“讓步”嗎?
2022年塞爾維亞大選中,武契奇領導下的前進黨,得票率從兩年前的63%下降到44%,雖然仍是議會第一大黨,但丟掉了68個席位。當年9月,武契奇就表示可能組建新的政治運動,以吸引比前進黨更廣泛的政治派系。今年3月,武契奇宣布“超黨派”政治運動將在6月正式成立。
5月26日的集會上,武契奇再次“安利”了自己即將領導的新運動。分析多認為,這是武契奇按部就班推進政黨重組的一步,而前進黨將成為新運動的一部分,繼續擁護他的領導。武契奇的親密政治盟友、現任國防部長武切維奇5月27日接任前進黨新任黨首,印證了這種觀點。
近年來,隨著塞爾維亞社會觀念的變化,善于平衡的武契奇多次調整自己的政黨光譜,以尋求最廣泛的民眾支持。2008年,時任極右翼政黨激進黨秘書長的武契奇帶領班底從該黨脫離,另組前進黨。前進黨立場中右翼,比激進黨吸引了更多選民,2012年至今一直是議會第一大黨,保證了武契奇的長期執政。如今,塞爾維亞媒體描述武契奇領導的新運動“仍傾向于中右翼,但會更接近中間派”。
“更接近中間”,正是本輪塞爾維亞示威活動反映出的民意訴求。巴爾干半島的尚武傳統,過去一百多年作為歐洲“火藥桶”的歷史,上世紀90年代解體和內戰悲劇帶來的經濟衰退和種族仇視,使該地區社會長期遭受暴力文化和右翼民粹思潮影響。塞爾維亞擁有歐洲最高的持槍率,平均每 100 名平民擁有 39 件武器。該國心理學家西米奇對半島電視臺說,“暴力常態化”讓年輕一代習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此導致了5月慘案。

武契奇。圖/視覺中國
今年5月3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校園槍擊案,一名13歲男生在他就讀的小學校園里開槍,導致9死7傷。時隔一天,貝爾格萊德以南約50公里處的村莊,一名槍手駕駛機動車向路人開火,導致至少8人死亡、13人受傷。
兩起槍擊案成為塞爾維亞社會向暴力文化說“不”的導火索。民眾呼吁取締煽動暴力、仇恨和民粹文化的媒體節目,并要求高層政治人物為此負責。武契奇第一時間宣布啟動“解除武裝”運動,暫停發放槍支許可、修訂法規、收繳民間武器、加大處罰力度,爭取到年底只保留3萬到4萬合法武器持有者。官方數據稱,到5月底,政府已收繳超過1.3萬支槍械。除此之外,武契奇還在5月26日的集會演講中呼吁“由于發生的一切,塞爾維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
分析認為,武契奇正面臨嚴峻的政治挑戰,但并未達到“內外交困”的地步。2022年大選中,他的個人得票率遠高于政黨得票率,也體現出公眾對他的認可。不過,武契奇長期奉行既親歐洲、又維護和俄羅斯友誼的平衡戰略。在科索沃危機壓力加大、國內民意向“中間”靠攏的背景下,這種平衡還能維持多久,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