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幸
摘要:
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超高層建筑成為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其數量與規模的增加也帶來了施工中日益突顯的消防安全問題。基于此,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超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著重剖析施工現場中存在的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強化施工材料管理、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建立并演練應急預案以及完善消防設施配備等,旨在提高超高層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措施
引言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超高層建筑在城市景觀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且憑借獨特的魅力和功能,成為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其數量和規模的增加,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消防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由于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人員密集等特點,超高層建筑施工現場往往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其中消防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對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進行研究與應用,提高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水平,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超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由于超高層建筑特殊的建筑結構和環境條件,其火災具有顯著的特點。第一,火勢蔓延快。由于超高層建筑的樓層高度較高,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會迅速向上蔓延,受到風力影響,火勢擴散速度會大大增加,使得滅火救援工作面臨極大挑戰,需要迅速、有效應對。超高層建筑內部功能復雜,存在大量可燃物質,如裝修材料、家具設備等,這些都為火勢的快速擴散提供了有利條件[1]。第二,人員疏散困難。超高層建筑的人員密集度較高,一旦發生火災,人員的疏散難度極大,尤其是電梯等垂直交通工具可能因火災而停止運行,給疏散工作帶來極大困難。此外,超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配備要求高,且需要與建筑結構相匹配,一旦設施配備不足或管理不當,將嚴重影響滅火救援效果。
二、超高層建筑施工中消防安全管理問題
(一)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
首先,部分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對于如何預防和處理火災事故缺乏了解,進而導致他們在工作中忽視安全操作規程,增加了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其次,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或者制度執行不力,無法有效約束和規范施工人員的行為。此外,一些施工單位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對消防安全的投入不足,沒有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或者設施質量不達標,進一步加劇了消防安全隱患[2]。
(二)施工現場的消防設施不足
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栓、煙霧探測器等,導致火災發生時,無法及時有效控制火勢,增加了火災危害性。有些施工單位雖然配備了消防設施,但設施質量不達標,或者設施維護保養不當,導致其無法正常使用。例如,滅火器過期未更換、消防栓出水口堵塞等,均反映出施工現場在消防設施方面的不足,需要加強管理和監督,確保消防設施配備和質量符合相關規定,才能提高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水平。
(三)施工材料存放管理不當
在施工過程中,各種施工材料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如果存放管理不當,極易引發火災或造成其他安全事故[3]。例如,易燃材料堆放過于集中,沒有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一旦遇到火源,極易引發大火;易爆材料在存放或使用過程中,如果受到撞擊、摩擦或遇到明火,都可能發生爆炸;有毒材料如果管理不善,泄漏后會對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此外,一些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材料存放規定,將易燃材料與可燃材料混放,增加了火災發生可能性。同時,施工現場的材料運輸、裝卸過程中也容易產生火花,如果不加注意和管理,也可能成為火災誘因。
(四)施工工地消防通道不暢
由于施工現場布局和管理不當,常常存在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情況,而消防通道本應是火災發生時疏散人員和滅火救援的重要通道,但往往因為堆放建筑材料、雜物等原因被堵塞,導致通道無法正常使用。此外,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方便施工,將消防通道改作他用,甚至在通道上搭建臨時建筑,嚴重影響了消防通道的暢通性。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影響人員的疏散速度,還會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三、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
首先,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消防安全職責,建立責任制管理體系。從項目經理到一線工人,每個人都應明確自己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職責和任務,形成層層負責、人人有責的管理體系。通過制定詳細的責任清單和操作規程,確保每個崗位的人員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職責,從而在工作中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履行安全管理職責[4]。其次,加強消防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施工單位應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使員工了解消防安全知識,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培訓內容應包括火災預防、初期火災撲救、疏散逃生方法等,確保員工在遇到火災時能夠冷靜應對,正確處置。同時,還應加強日常的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宣傳畫、播放視頻等方式,時刻提醒員工注意消防安全,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最后,要加強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施工單位應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消防設施是否配備齊全、有效,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無阻、危險品存放是否符合規定等。對于發現的隱患和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確保消除火災隱患。同時,還應建立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對于反復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5]。
(二)加強施工材料管理
加強施工材料管理是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關鍵措施之一,也是從源頭上預防火災事故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關,確保進場材料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單位應建立完善的材料驗收制度,對進場的材料進行質量檢查,特別是對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嚴禁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同時,還應做好材料的分類和標識工作,對于不同性質的施工材料應進行合理分區存放,避免混存現象的發生,降低火災風險。其次,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存放管理。對于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材料,應設置專門的存放區域,并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如設置防火隔離帶、配備滅火器等。同時,應定期對存放區域進行檢查,確保無安全隱患存在。對于其他施工材料,也應按照其性質和特點進行合理存放,避免因長時間堆放而引發自燃等危險情況。再次,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運輸和使用管理。在材料運輸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避免因碰撞、摩擦等產生火花引起火災。在材料使用過程中,應遵循用多少領多少的原則,避免因過量領取而造成材料堆積,增加火災風險。同時,對于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應及時清理,避免形成火災隱患。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施工單位應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明確材料的驗收、存放、使用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要求和操作規程。同時,還應建立監督機制,定期對施工材料的消防安全管理進行檢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三)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1.合理規劃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在施工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數量,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快速有效地疏散人員。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應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功能特點進行合理布局,盡量設置在建筑物的兩側或四周,并與外部道路相連通,確保消防車輛能夠順利到達。同時,應確保消防通道的寬度和長度符合相關規定,能夠滿足火災時人員和消防車輛的通行需求。此外,安全出口的數量和位置也應根據建筑物內的使用功能和人員分布情況進行合理規劃,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疏散所有人員[6]。
2.加強對消防通道的管理和維護。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確消防通道的使用規定,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消防通道。管理制度應包括消防通道的日常使用、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確相關責任人和管理部門的職責。同時,應加強對消防通道的巡查和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行為。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應依法進行處罰,公開曝光,形成威懾力。此外,施工單位還應定期對消防通道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通道暢通無阻,及時清理通道上的障礙物,保持通道整潔和完好。
3.加強施工現場的布局和管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規劃施工現場的布局,確保作業區和消防通道合理分隔,避免因施工材料和設備的亂堆亂放而占用消防通道。施工現場的布局應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合理劃分作業區、材料堆放區和通道等區域。作業區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如設置防護欄、懸掛安全警示標志等;材料堆放區應分類堆放、整齊有序,不占用消防通道;通道應保持暢通無阻,不堆放任何物品。同時,施工單位還應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確保各項作業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避免因作業不當而引發火災事故。對于存在火災隱患的作業應加強監管和整改力度,及時消除隱患。
(四)建立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
應急預案應根據超高層建筑施工的特點和可能發生的火災等突發事件情況進行編制,明確應急組織、救援程序、疏散方案、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預案應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在實際應急救援中發揮指導作用,同時應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以適應施工現場變化和應急救援需求。此外,應急演練應根據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模擬可能發生的火災等突發事件,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演練應注重實戰性,加強模擬演練力度,提高員工應對火災的實際操作能力,針對不同崗位和人員制定不同的演練方案,提高演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應急設備和物資是應急救援的重要保障,應加強對應急設備和物資的管理和維護,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使用狀態,應合理配置應急設備和物資,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進行救援工作。
(五)完善消防設施配備
一方面,在施工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消防設施布局,確保其能夠覆蓋建筑物的各個區域,滿足消防安全需求。消防設施布局應與建筑物結構和功能特點相匹配,同時要考慮日常使用和應急情況下的便捷性。例如,在超高層建筑中,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確保覆蓋整個建筑物。另一方面,消防設施的維護和保養是保障其正常使用的關鍵,應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測試和維修,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使用狀態[7]。對于出現故障或損壞的消防設施應及時進行修復或更換,保證隨時可用。同時,應建立消防設施管理制度,明確相關責任人和管理部門的職責,確保各項維護和保養工作得到有效執行。
為了更好完善消防設施配備,要加強消防設施操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使其熟悉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操作規程和維護要求。要建立消防設施管理制度,包括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要求,明確相關責任人和管理部門的職責。要建立消防設施檔案,記錄消防設施的購置、使用、維修等情況,方便管理人員的監管和維護。要加強消防設施的監管和檢查,加強日常巡查和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消防設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對于存在故障或損壞的消防設施應及時進行修復或更換,保證其隨時可用。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問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涵蓋了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施工材料管理的加強、消防通道暢通的保持、應急預案的建立和演練以及消防設施配備的完善,有助于降低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提高應對火災的效能,從而保障人員生命和建筑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彥杰.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消防安全探究[J].今日消防,2022,7(05):88-90.
[2]鄧在軍.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火災安全風險評價[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23):206-208.
[3]劉偉.超高層建筑防火設計問題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4):73-74.
[4]李彬.超高層建筑施工期消防給水技術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3):119-120.
[5]朱新超.超高層建筑施工期消防給水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0(29):135+137.
[6]田真真,陳光.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與應用策略探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2):53.
[7]許翔.探究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與運用[J].消防界(電子版),2019,5(2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