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娟
“珍寶:從文藝復興到維多利亞——英國V&A 博物館藏吉爾伯特精品展”集中展出了20 余件(其中15 件在“美美與共”部分展覽)來自幾百年前歐洲各國的鼻煙盒精品,這是吉爾伯特夫婦所收藏鼻煙盒中最精華的部分,它們再現了17—19 世紀歐洲宮廷和貴族的流行風尚和裝飾藝術。

不足手掌大小的鼻煙盒究竟有何魅力,為何在幾百年前深受帝王追捧,這都得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說起。15 世紀末期,在哥倫布的第二次航行探險中,傳教士羅曼·佩恩發現了印第安人吸聞鼻煙的習俗,并把這種煙草帶回了歐洲,很快在歐洲掀起了嗅聞鼻煙的潮流。用于盛放鼻煙的器皿隨之出現,手掌大小的方盒不僅便于隨身攜帶還可以防止煙草中的水分蒸發,保持煙草新鮮,這就是最早鼻煙盒的由來。
不同于印第安人用樹皮或動物皮革和骨頭等制成的原始“鼻煙盒”,歐洲人的鼻煙盒制作材料非常多樣,就本次展覽所展出的鼻煙盒而言,鼻煙盒的材質從最初的有機天然材質,發展到純金和琺瑯, 再到漆料、珍珠貝母、玻璃繪畫等皆有體現,并且采用了搪瓷、鎏金、雕刻、鑲嵌等在當時較為流行的工藝。珍貴的材料、非凡的工藝和先進的設計,使其成為當時最受追捧的藝術品,甚至俘獲了各國帝王的心。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便是鼻煙盒的頭號粉絲。平日里,腓特烈大帝總是習慣隨身攜帶一只鼻煙盒,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相當明智的舉動。就在1759 年,庫納爾斯多夫戰役中,俄軍的一顆子彈因為擦過了他揣在口袋里的鼻煙盒方向發生了偏轉,從而挽救了他的生命。從此,他更加熱衷于收集鼻煙盒。據傳他一生中收藏的鼻煙盒多達300 余件。這些鼻煙盒以巨大的圓形圖案和鉆石為典型特征,它們不僅過去是,現在仍然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精致的鼻煙盒。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還熱衷于藝術創作,他對黃金制品的喜愛極大地推動了黃金行業在普魯士首都柏林的發展,柏林因此成為黃金珠寶盒的制作中心。

腓特烈大帝鼻煙盒可能是該系列中最具標志性的杰作之一。它由綠玉髓制成,綠玉髓是一種綠色半透明狀的硬石或半寶石,用黃金鑲嵌的鉆石加以點綴。鉆石散發出的粉色和黃色的色調實際上是由鉆石下方的有色箔片制成。這是一種寶石鑲嵌的巧妙方法和卓越技巧。
拿破侖同樣是一個狂熱的鼻煙愛好者,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拿破侖每月要吸食的鼻煙多達7 磅(約3.18 公斤)。為此,他特別定制并收藏了一系列精致的鼻煙盒,從簡單的龜甲材料到更奢侈的黃金,這件藏品便是其中之一。鼻煙盒上的微型肖像里拿破侖身披皇袍,頭戴加冕皇冠月桂冠,月桂冠由純金打造,包括44 片大葉、12 片小葉和42顆種子。底面以蜜蜂圖案裝飾,蜜蜂是拿破侖最為鐘愛的裝飾元素,其加冕長袍上繡滿了金色蜜蜂圖案,御座廳的地毯和椅子上都大量使用蜜蜂圖案,這正是波拿巴王朝的帝國象征。鼻煙盒底正中有大寫字母“N”,代表拿破侖的名字。

1804 年拿破侖登基后,恢復了法國大革命前流行的鼻煙盒外交禮物的傳統,鞏固他新建立的權威與風范。據記錄顯示,他為鼻煙盒制定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和預算。鼻煙盒最初是一種私人配飾,繪有統治者肖像的鼻煙盒一直是最為奢華昂貴的外交禮品。所以這件鼻煙盒很可能就是拿破侖專門為外交而打造。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也將鼻煙盒視為贈予重要人物的首選,這枚華麗精致的鼻煙盒是維多利亞女王繼承王位后最早贈出的禮物之一。它的蓋子鑲有鉆石皇冠和鉆石花押字“VR”,四角鑲有四顆較大的鉆石。黃金表面雕刻著玫瑰、貝殼和樹葉等圖案,盒身四周飾以卷草紋。內部銘文記載中,女王于1837 年9 月將這份禮物贈予弗朗西斯·維納布爾斯·弗農·哈考特上校,表彰他為女王居住肯辛頓宮期間所提供的服務。除外交之外,這些珍貴的鼻煙盒還時常被君王作為禮物贈予王子、郡主和重臣,以表彰其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做出的突出貢獻。
鼻煙盒因出自宮廷的奢華精致,自帶極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吸聞鼻煙的潮流已經隨歷史遠去,但這期間遺留下來的精巧絕倫的鼻煙盒依舊光芒不減,絢麗璀璨。

德國,哈瑙,1837 年
鉆石嵌刻字母VR,刻花及嵌刻各色彩金

德國,德累斯頓(可能),約1770 年
水晶、半透明琺瑯、浮雕、嵌刻啞光彩金
這件鼻煙盒上的蝴蝶和蜻蜓用黃金制成,并在透明琺瑯上雕刻繪畫,然后鑲嵌在水晶上,營造一種“栩栩如生的輕盈靈動效果”。
德國,柏林或俄國,圣彼得堡,約1768 年浮雕黃金,鉆石包銀
鼻煙盒由俄國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兒子保羅大公爵定制,并贈予納撒尼爾·迪姆斯代爾,以表彰他和兒子納撒尼爾在醫學接種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