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君
不知道春節期間你有沒有刷到“不婚主義小姨過年回來發紅包”的視頻,這個視頻在某平臺獲得1200萬的點贊,評論接近118萬。甚至有人稱,這是自己刷到的點贊量最多的視頻,可見火爆程度。
短短13秒的視頻,似乎沒有經過設計,鏡頭甚至還有些搖晃,那么這條視頻為什么這么火呢?
視頻中的小姨妝容精致,整個人顯得干練自信,她拿著一疊百元大鈔,給晚輩們發放“壓歲錢”,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大方。有人數了下,她給每個晚輩發了600元,視頻中就有3個晚輩領取了紅包,后面似乎還有不少晚輩等待,而且從小姨腿上的一疊錢來看,可真是多金又瀟灑!
僅僅“有錢”可能還不至于爆火,那是什么原因呢?一條回復給了我們答案:因為不婚所以才優雅。
對比小姨“不婚主義”的優雅,有評論者陷入生孩子的糾結,深感這是自己造成的生活現狀,無奈而又困擾。近10萬人點贊了這條評論,充分顯示出大家對于不婚不育生活的支持。可以說是視頻中的“不婚主義”表達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民政部公布《202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結婚率持續下降,且平均初婚年齡向后推遲。

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764.3萬對,比上年下降6.1%;結婚率為5.4‰,比上年下降0.4個千分點,創歷史新低。
從2021年結婚登記人口年齡分布情況來看,30歲以上結婚人群占比近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人口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增長率是0.34%。在湖南、湖北、天津等13個省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可以說,“不婚主義的小姨”的確契合了當前大眾“不婚”“恐育”的情緒。這讓很多沒有勇氣結婚、對婚姻不抱希望的年輕人找到了共鳴,也讓大家看到了不婚人生狀態的一種希望和想象。
年輕人“不婚”的原因有很多,房子、車子、養老、生娃、社會保障不全面等讓人感到壓力巨大,況且婚姻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讓人覺得低質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再加上春節期間,不少人回到家被催婚、催生,“不婚主義”幾個字瞬間讓大家找到了情緒宣泄口。趕上了熱點話題,自然爆火。
但冷靜下來想一想,小姨的多金、優雅只是因為不結婚嗎?
視頻中小姨的穿著打扮體現著其品位不低、生活質量也不差,這就必然需要小姨本人有能力創造財富;而且這種“優雅”其實是個人言行舉止、生活態度的體現,也必然需要小姨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學習能力;大方自信的樣子更是需要經歷過生活的錘煉和打磨,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側面反映出小姨本身的奮斗、努力的精神。
這一切不僅僅是“不婚”帶來的,而是小姨本身一直在為自己的人生努力。或者我們可以理解“不婚”的小姨把時間、精力都用于自我成長、追求自己人生的精彩當中。小姨或許早就具備了結婚與否的選擇能力,無論她結不結婚,都能活得優雅。
后續有人發現“不婚主義”的小姨簡介里寫著自己二十多歲,還有男朋友,很多人覺得她人設崩塌。其實,有男朋友、談戀愛和“不婚主義”不沖突,反而證明小姨一直有能力選擇過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生活。
所以,盡管打著“不婚”的標簽而爆火,但小姨本人面對結不結婚這件事情非常清晰。她能選擇不結婚,享受戀愛,是因為她早早為自己人生做好了一切準備。對于小姨的關注,不應該僅僅是“不婚”二字,更應該是思考的是,一個人該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不婚”情緒裹挾下,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的人生境遇歸根為結不結婚導致的。結婚固然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但不結婚的人生也不一定輕松。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兩種選擇都有清晰認識,也有能力承擔選擇的后果。
最可悲的是一開始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婚姻中,渴望通過婚姻改變自己命運,結果卻又無法承受婚姻需要付出的代價,從而讓自己墜入黑暗。
最可怕的是選擇了不結婚,卻閑散過日子,找不到自己的目標,荒廢一生。所以,關于人生、婚姻,真正該思考的是什么?記得復旦大學的梁永安老師有過這樣一段總結:我們一個人最根本的問題,不是解決找戀愛對象的問題,結個婚的問題。關鍵問題是找到你自己的精神的來源,找到你精神的立足之點。這個問題是超越于一切的。你有了底氣,有了這個內生長,其他都不在話下。
當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撐,面對結不結婚的問題,內心自然能夠做出更加清醒的判斷。而不再被恐婚恐育的情緒裹挾,也不再會抱著期盼婚姻改變人生的幻想。
當然,我也知道在這里談及這么多結不結婚的認知時,有個重要前提就是——每個人也得擁有選擇權呀,否則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我想,這也恰恰是“不婚主義小姨”視頻爆火最深層次的原因:大家都羨慕小姨能夠選擇不婚。
關于婚姻當中的“選擇權”,從視頻諸多評論可以看到大家的心聲。大家羨慕她沒有被逼婚,期盼自己像她一樣多金,這樣就擁有婚姻更多自主權,更是發出了靈魂拷問,“不婚不成功”的普通人還能逃脫得了催婚、相親甚至被逼結婚的命運嗎?
這是現實。在世俗觀念當中,婚姻是一個必選題,不是選擇題,尤其是,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思考自己的婚姻該怎么選擇、自己的人生該怎么過好,這份婚姻的試題就擺在你面前了。
都還沒有想好婚姻之于我們的意義,怎么開始兩個人的人生呢?對于“不婚主義”小姨的點贊恰恰也是年輕人婚姻意識的覺醒。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每個人都有選擇是否進入婚姻的權利,也有能力和機會可以過好自己的生活。
說到底,我們并不是羨慕不婚、羨慕多金、羨慕優雅,而是希望擁有自己選擇婚姻的權利。
我們既要尊重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也希望更多人擁有這樣的選擇權。但是切記我們也不需要迎合互聯網傳播的“不婚大女主”爽文,或者簡單地把結不結婚等于幸不幸福來判斷自己的人生。
有選擇,有能力,才能自由,這是我們羨慕的人生狀態,所以,在婚姻、人生面前我們都要做個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