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國
3月25日晚,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專題節目《榜樣7》,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節目播出了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等8位黨的二十大代表典型事跡,生動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宗旨觀念、拼搏創新、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航天英雄王亞平在“初心臺”上重溫入黨志愿書上的誓言時,一句“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忠心”,讓人心神振奮、澎湃不已。
忠心,忠誠之心,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具有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黨忠誠,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必須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及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路走來,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赤膽忠心。涵養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需要學習王亞平等榜樣黨員們“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忠心”的政治品行、政治本色,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前進的動力。有信心就會有希望,就會有力量。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我們黨正是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矢志不移、百折不撓,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披荊斬棘、劈波斬浪,終于取得了革命的最終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滿懷豪情、篤定信心,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信心緣于對黨的信賴、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是一種永不退縮、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作為一名黨的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自信自勵,面對前進道路上種種挫折、曲折、周折,就要學習先輩先烈先賢敢于犧牲、甘于奉獻的斗爭精神,學習“楷模”、“榜樣”、“先鋒”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精氣神、意志力,經風歷雨、百煉成鋼,以過硬的心理素質、政治素質、能力素質,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有耐心的人才是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讓個人成才,讓事業成功。“慢工出細活,精工出巧匠。”無論工作和生活,很多事情都需要用繡花功夫和工匠精神來磨礪、去完成。耐心是一種持久的力量,體現一個人的素養。人生的路上,無論生活還是事業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耐力,如此更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創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要有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 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者、參與者,耐心、耐力至關重要。要積極涵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的耐心,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事,善做慢工、力做巧匠,鐵杵磨針、滴水穿石。切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張藍圖繪到底”,真正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一百多年來,我們黨的一切努力,一切斗爭,一切犧牲,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面對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目標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黨員干部應堅定“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始終堅守初心、矢志踐行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用實招真招高招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心、耐心、決心一心為民,忠心、赤心、誠心同心向黨。我們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堅持黨心、民心心連心,以黨心聚民心,以初心暖人心,用心締造堅強堡壘,用心踐行使命擔當,在新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鑄就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