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
黨的二十大確定新的目標,擘畫新的藍圖,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革命圣地延安時,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將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延安精神,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而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念。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精神譜系中的燦爛華章,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作用,也是新時代我們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的強大精神力量。必須把弘揚延安精神貫穿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始終,不斷賦予延安精神更為豐富的時代內涵,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時代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莊嚴宣示,深刻彰顯了我們黨新時代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的堅定與執著,充分展現了我們黨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這一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事關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黨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政治方向是一個政黨生存發展的首要問題,直接關系著其前途命運和事業的興衰成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始就錨定自己的政治方向,主動擔負起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歷史使命。新時代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在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目標實現的正確方向,就一定能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巨輪沿著正確航線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所在,是中國共產黨引領社會歷史前進的重要政治保障。延安13年,是中國革命的關鍵轉折時期,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局部執政走向全國執政,取決于政治方向正確、科學理論引領,取決于賡續偉大建黨精神、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新征程啟航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重溫崢嶸歲月,發出新的號召: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這不僅充分肯定延安精神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高度認可延安精神在“新起點再出發”時刻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引領作用,而且特別要求全黨傳承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守延安精神的政治靈魂,不斷為奮進新時代新征程凝心聚力,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我們必須堅持對標黨的二十大確立的目標任務、對標延安精神校準前進方向,涵養政治生態,強化政治引領,始終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必須把研究、宣傳、踐行延安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結合,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有機結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捍衛者、“兩個維護”的忠實踐行者,馳而不息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政治保證;必須堅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的戰略定力,滲透于延安精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具體實踐之中,不斷促進延安精神高質量發展,使之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更加務實、更加充盈,更加熠熠生輝、永放光芒。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精神,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發展道路的光輝歷程。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及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相結合,創造性提出“實事求是”思想原則,并在黨的七大上確立為全黨的思想路線,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精神成果,成為延安精神的核心內容和理論基礎。為我們在新時代以正確思想路線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為我們進一步把握好現代化建設規律并處理好相關重大關系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為我們堅定不移整體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面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必須堅持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更加自覺地堅持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更加準確地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中國現代化之“的”,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篇章;必須堅持把延安精神的精髓應用于破解發展難題的實際中,把新發展理念體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新思路、新戰略和新目標上,不斷增強弘揚實事求是精神的自覺性與堅定性,以守正創新的歷史自覺、踔厲奮發的歷史主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確保黨中央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必須結合新形勢新實踐挖掘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堅持以實事求是精神應對新時代的歷史任務和風險危機,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牢牢把握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主動權,奮力開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局面。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風雨歷程,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世界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人民則是其長期執政的最大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這一論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立場和價值追求,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和深厚的為民情懷。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七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作為黨的群眾路線重要內容寫進黨章,進而熔鑄為延安精神的本質體現。延安時期的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宗旨意識,積極爭做人民的好公仆,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鮮亮的精神標識,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歷史深刻昭示我們,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執政之基,也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不竭力量源泉。新時代新征程,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唯一宗旨,堅持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進一步傳承弘揚永續延安精神,使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走好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之路,意義重大,勢在必然。
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鍥而不舍探尋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在追求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和愿望,無疑是我們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初心使命的力量,以責任擔當譜寫時代華章的重中之重。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扎扎實實在高質量發展中穩步推進共同富裕,力求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在延安精神的傳承弘揚中努力踐行群眾路線,在群眾路線的貫徹實踐中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強化宗旨意識和公仆意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素養,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實效性,努力把弘揚延安精神轉變成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同時,把延安精神具有的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發揮好,把各族人民群眾參與現代化進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使之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進程中更加深入人心,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百年奮斗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一次又一次從逆境中轉折、從困境中奮起,鑄就了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堅強品格與偉大精神,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復興偉業。黨的二十大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寫入大會主題,對于我們傳承和弘揚黨的精神譜系、助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具有重大意義。延安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在延安時期的時代體現,蘊含著共產黨人成就偉業的意志品質、精神風范及作風操守,具有超時空的力量和價值。在延安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共產黨人正是依靠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戰勝國內外強大敵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力量和精神支撐,折射出延安時期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那個時代精神信仰的巨大力量,激勵著共產黨人把紅色基因、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依然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奮斗的永久教材,依然是我們在新的趕考路上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全黨同志必須牢記和踐行“三個務必”,在延安革命紀念地考察時進一步強調:“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上述論述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讓我們進一步明確認識到,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黨的優良革命傳統作風堅決不能忘,延安精神堅決不能丟,必須持之以恒堅守好、踐行好、發揚好,不斷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豐厚的精神資源、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使命光榮,任重道遠。2023年3月,王晨會長在中延會六屆一次理事會暨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強調指出,要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讓延安精神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煥發新的時代光芒,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匯聚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我們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砥礪前行的信心和動力,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變為現實。
(執筆:李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