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好學
東風吹開花千樹,唯有格桑最動人。在2023年1月召開的四川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有一位甘孜的藏族代表十分引人注目,她身著漂亮的藏袍,純黑的底色上繡著各種吉祥的圖案,代表證佩戴在胸前,肩頭綬帶上印著青稞圖案,寓意把發展家鄉的責任扛在肩上。她就是四川省年齡最小的人民代表楊越。
楊越是1997年8月出生的藏族姑娘,她陽光美麗、清純質樸、英姿颯爽,滿滿的正能量,像一株格桑花,艷麗奪目。
當楊越得知自己當選為人民代表時,很快想到了縈繞多時的兩個建議方向:如何促進甘孜州旅游事業發展和促進年輕人就業。這兩個建議來自她在三年工作中的觀察和思考。
她工作三年來,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甘孜和各地一樣,旅游業受到嚴重影響。她不得不采用拍攝小視頻的辦法和全國喜歡旅游的觀眾分享甘孜迷人的景色。疫情后甘孜的旅游如何迅速恢復和健康發展是她不斷思考探索的課題。
特別是青年就業面臨更大壓力的當下,現在全國每年有1000多萬的大學生畢業,一方面就業困難,另一方面有好多行業人才短缺。但大部分青年眼睛向外向上,不愿意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就業創業。而楊越認為年輕人要克服心浮氣躁,認清當前國家著力振興農村的形勢,抓住機會,扎根農村,創業建功。在這方面,她有切身體會。

2023年1月9日,在由甘孜去成都參加代表會的路上,楊越一路欣賞兩旁的無限風光,一路充滿暢想,新建的農村,通達的高速路,使她如坐春風,200多公里的路只用了3個小時就到了,她覺得十分愜意。1月11日大會開幕前,她有些激動,更有些小緊張,早早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她希望自己的建議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并把會議精神帶回去。她心中的目標是:一屆代表有五年任期,她要在五年里不斷擴大自己的關注面,從媒體行業轉變到甘孜社會經濟發展,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發展助力,切實履行好人民代表的責任與擔當!把自己的信念和經驗更好展現和發揮出來。
三年多前,楊越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選擇——返回家鄉創業。當時許多人不理解。“落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她返回家鄉、建設家鄉的心度來自對家鄉的無比熱愛。車水馬龍非吾愿,清風明月景無限。楊越出生在四川雅江。這里地處青藏高原邊緣,是一個全國最小但最美麗的縣城,一江碧水凝綠,兩岸青山蒼翠,318國道從這里穿過。它是茶馬古道上的一顆明珠,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在這里長大的楊越,心底如雅礱江水一樣清澈。從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后,她回鄉宣傳家鄉的愿望,如火燃燒。
當今,年輕人追求的擇業時尚是向往大城市,希望能在大城市闖出一條路,有一番作為。顏值非常高的楊越完全有這個條件,但她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回到家鄉,在甘孜電視臺作一名小小記者。
其實,這個心愿早在高中時就有了。高中時,楊越作為志愿者參加了甘孜州文旅局組織的一次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歡迎外來游客。活動上,那時還未成為“網紅”的文旅局長劉洪向志愿者介紹情況,“我才知道,家鄉有那么多地方有迷人風景,而這些地方我都沒有去過”。
大學期間,楊越時時關注家鄉的發展,畢業后,抱著讓更多人認識大美甘孜的心態,選擇了電視臺工作。如今她愈發認同自己的選擇。這份工作讓她認識了更廣闊、更深度的甘孜,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她說:“年輕人的目光不一定要放到很遠,只要有興趣和愛好,眼前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楊越選擇回歸家鄉助力發展的選擇,切合實際,也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黃文秀沒有忘記自己是大山的女兒,回鄉當第一書記,為脫貧攻堅獻出了青春和生命,成為202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一員。楊寧立志回鄉,帶領鄉親攻堅脫貧,經歷多次挫折,最終成功,成為202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近年來,不少留學海外的青年回國創業,不少南下北上的打工者返回家鄉創業,不少大學生返回家鄉,立志在鄉村振興中創業。所以,楊越的選擇事實上代表著一種潮流,引領著年輕人創業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成為“網紅”,成為年齡最小的人民代表是社會對年輕一代創業者的肯定和褒獎。
參加工作后,楊越以自己的所學專長,開啟了宣傳家鄉的實際行動,她用短視頻帶領百萬網友云游甘孜。
楊越的短視頻有一個名為“行甘孜”的賬號,賬號的主體是甘孜州廣播電視臺,它是游客游覽甘孜的攻略指南,遍及甘孜的無數景點,視頻博主都會以最完美的角度把各景點呈現在游客面前。楊越通過一個個短視頻,帶領131萬粉絲云游甘孜,獲得1940萬人次的點贊。
楊越的短視頻從一開始就吸引了眾多眼球,頻頻爆圈。
這些短視頻有唯美的畫面,精煉的文字,你看:
“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甘孜盛世顏。”
“甘孜,處處是殿堂級的景致”,“川西是一個夢想啟航的地方,是每個旅行者都可到達的遠方,這里有巍峨雄偉的雪山,旖旎如畫的濕地,連綿不斷的草原,清澈明亮的湖泊”,“一定讓你陶醉于人間仙境,徜徉于幸福樂園”。
又如:四川90%的美景在川西,川西90%的美景在甘孜。“這是被上帝寵愛的土地,有著太多聲名顯赫的地方:童話王國九寨溝,策馬奔騰的大境若爾蓋,雪山下的神仙甲居藏寨。再如茶馬古道的老街古巷,白墻碧瓦。一半人間煙火,一半詩畫夢境。”
楊越很謙虛,在她的推薦詞中說:“我們不生產美景,我們只是美景的搬運工。”
夢幻般的美景固然重要,但是源于對家鄉熱土的深愛,楊越她們在拍攝這些詩情畫意的視頻時傾注了全力。“無限風光在險峰”,不難想象,楊越她們為拍攝這些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爬了多少山,歷了多少次險,千磨萬擊,才制成了這些讓人癡迷的視頻,這也是精神力量支撐的結果。
川西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這里有飛奪瀘定橋的艱險,有甘孜會師的喜悅,不少紅軍將士把生命留在了這塊土地上。這里正在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楊越他們追光而行,在拍攝的這些短視頻中,他們身著紅軍軍服,扛著紅旗,時而為先烈默哀,時而在紀念碑前瞻仰,時而在紀念館解說,處處情真意切。此情此景,我們耳畔響起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洪亮聲音。
短視頻中還有一個內容——“云游甘孜,臻享美食”。這里清新無塵的自然環境,成就了一些人間尤物,“九龍貢椒、手撕牛肉、跑山豬、松茸干片、手工包子”等,仙境般的景色讓游客羨慕不已,而高原舌尖上的美味更讓人垂涎欲滴。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看。此物只給神仙食,百姓難得嘗一回。這一切不就勾走了游客的魂了嗎?
楊越還拍攝了甘孜美景的山水大片,片中呈現了一個夢幻般的人間仙境,更多人從中領略了甘孜的無限風光,不禁心生向往。
大美甘孜,楊越帶你一路遠行。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像楊越這樣的正能量“網紅”當選人民代表,參政議政,如一股清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活力。有記者報道評論,“網紅”代表的流量,意味著這個群體思想活躍,洞察力強,更接地氣。在互聯網上,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帶動粉絲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當他們開始履職時,則更能讓流量跟正能量產生化學效應。當前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73%,網民數量有10.67億之眾,許多網友希望自己對國家、對家鄉、對生活的美好心愿,能在兩會上有更多體現,而當更多的代表、委員擅長網絡表達與傳播,無疑會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注入更多活力。
攝下人間夢幻境,引得游客如蜂涌。楊越他們的辛勤努力,助力甘孜的旅游在四川省旅游行業中排名躍上第一,在全國旅游打卡地中躍上第二。“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新時代的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們期待楊越為全國觀眾奉獻更多的好視頻,為家鄉的發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