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設規模越來越大,鄉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及環境建設也變得越來越好。為了保證城鎮化發展質量,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鄉村景觀設計成為農村建設與發展中的一種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手段。而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價值進行分析,介紹地域文化的概念和鄉村景觀的分類,結合實際情況探討如何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提出有效的景觀設計方法,為營造良好鄉村自然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地域文化;鄉村景觀;自然環境;景觀設計
地域文化的形成與演變既是一種歷史的傳承,也是人類進步的一種體現。在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環境下,鄉村地區的各種現代化建筑越來越多,并且有些建筑沒有了傳統建筑嚴謹講究的平面布局和細致精美的裝飾紋樣,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建材裝飾的外立面,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彰顯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能否在這種環境下做好鄉村景觀設計,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空間及居住環境的營造。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鄉村地區的建設與發展中,鄉村景觀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鄉村景觀所展現的是一個地方原貌的縮影,體現著一個地方的綠色文化與自然風光。因此,要對此予以高度重視,結合各地區發展的具體情況將地域文化滲透到鄉村景觀設計中,充分發揮鄉村景觀的多方面功能和作用,為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空間。
一、地域文化和鄉村景觀概述
(一)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需要在漫長的演變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不同地區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互動方式,因此當人們長期居住在某個地方的時候,便會逐漸形成不一樣的風俗習慣,并在發展中慢慢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從某種程度來看,地域文化也可以說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產物。
(二)鄉村景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鄉村社會相較于以往大有不同。在鄉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其他社交活動都需要在相應的景觀下實現。在這一過程中,鄉村景觀就成了人們進行公共交往活動的主要載體和重要場所。“鄉村”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特征,指的是大量村落、鄉鎮及多樣化的居民聚集點,在我國的社會結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而鄉村景觀是對鄉村地區多方面因素的一種綜合體現,涉及自然、人文、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下,會形成不同的鄉村景觀,但是所有美麗的鄉村景觀都應具備一個共同點,即符合自然發展規律,具備“天人合一”的特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鄉村景觀營造與設計工作,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礎上為其提供休閑、娛樂、交流和活動的良好場所。
二、鄉村景觀的分類
鄉村景觀可以分為生產性景觀、生活性景觀、文化性景觀三類。
(一)生產性景觀
生產性景觀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站在生產對象的角度可以將生產性景觀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等。通常情況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僅可以個人獨立進行,也可以多人合作進行,還可以一個集體進行。從某種性質上來說,生產性景觀包括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所以也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鄉村社會建設中,農業是重要基礎,直接影響著鄉村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生產性景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附近村民的利益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二)生活性景觀
鄉村公共空間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生活性功能,比如村子中的某塊空地、幾條路的匯集處,或者某棵樹下,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休閑、運動、居住、娛樂、社交等生活需求,為本地村民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和活動基地。因此,生活性景觀通常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和多樣化特點。
(三)文化性景觀
文化性景觀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功能和藝術性功能,同時兼具民俗性和文化性特點,可以有效增強鄉村凝聚力,也能在提升村民文化意識的同時激發其民族自豪感。
三、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價值
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有著重要價值,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有利于促進鄉村景觀設計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越發重視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地域文化是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成為文化發展中的關鍵任務。鄉村地區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地域文化,誕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之中,但是由于受到不合理的開發和應用,一些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正逐漸消失。在這種環境下,對鄉村景觀進行設計顯得越發重要。鄉村景觀在鄉村地區占據著重要位置,如果合理地開展鄉村景觀設計,在其中適當融入地域文化,則能夠讓鄉村景觀更具特色與內涵,更有價值和意義,同時也能有效促進鄉村景觀的進一步發展。
(二)有利于豐富鄉村景觀文化內涵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美麗鄉村建設”政策的實施加速了我國鄉村面貌的改變。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經濟因素和錯誤理念的影響,部分地區的鄉村景觀設計出現了內容同質化問題,并沒有合理地融入鄉村地區特有的地域文化。事實上,對于鄉村景觀設計來說,文化是客觀載體,也是景觀設計的根本要素,如果可以將其融入鄉村景觀設計,則不僅能夠讓景觀更具文化內涵,同時也能讓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四、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滲透策略
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關于地域文化的滲透,設計者要從多方面分析,從不同的角度著手,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并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做好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第三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促進了旅游業的進步,使其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鄉村地區的景觀設計在鄉村旅游業中占據重要位置,發揮出了獨特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旅游價值和科學價值。因此,在對鄉村景觀進行營造與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當地歷史文化的開發與保護,并積極做好民俗文化傳承工作。在進行總體規劃布局的過程中,設計者要考慮到鄉村地區的整體情況,不能打破鄉村在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形成的整體布局,而應在保留原有民俗特色的基礎上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與此同時,也要考慮到地區傳統文化保護工作。設計者必須對地區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在村寨景觀設計過程中適當提取和應用一些民族文化中的傳統符號,讓景觀設計和營造更具民族文化的別樣美,豐富景觀的文化內涵和提升其審美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促進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景觀營造過程中,也應注重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尤其對于一些具有文化內涵和一定歷史的建筑,要做好保護工作,積極查閱文獻資料,對存在的破損之處進行適當修繕,合理利用這些傳統建筑的內部空間,盡可能地提升建筑空間的利用率,充分發揮這些傳統建筑的功能。
(二)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部分地區的鄉村景觀設計出現了人地關系緊張問題,而且在空間布局上較為混亂,導致鄉村建設影響了當地生態環境。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以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該地區對古戲臺、風雨橋、鼓樓等傳統的公共空間景觀利用率較高,逢年過節時,村民通常會在這些地方組織文化活動,或在日常休息時間到此下棋、喝茶、聊天,如今這些地方也成為很多游客的必去之處。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要考慮到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習慣,同時也要了解游客對景觀空間的基本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保證景觀設計的功能性、審美性及藝術性。此外,在滿足當地村民日常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游客的審美訴求,這樣才能使大眾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和審美體驗。
(三)在多個方面融入地域文化元素
1.地形
地形是決定鄉村景觀設計效果的一個主要因素,雖然在后期人為的設計和改造下能夠調整景觀的結構與效果,但其主要架構依然和地形條件有著密切關系。不同的地形條件下,鄉村景觀設計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地形構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地域文化特征,同時也關系到人們對地域文化的認知和感悟。因此,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地形特點和地質條件,做好景觀創新與修繕工作,使其變得更加和諧、美觀。
2.植物
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是不同的,因此在植物的選擇和種植上,要充分考慮到地區自然環境,了解當地的地質特點,盡量選擇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鄉土類植被,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生長環境、周邊氣候條件,充分發揮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積極作用。
3.景觀建筑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景觀建筑是主要內容,也是人們視覺中心點所在,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因此在設計景觀的時候,要調整好景觀建筑的造型、結構和顏色,將地域文化色彩充分展現出來,形成別具一格的景觀建筑體系。
4.景觀小品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景觀小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相較于城市景觀小品而言,鄉村景觀小品應具備實用功能。因此,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鄉村生活與生產的各方面特征,將地域文化融入景觀小品設計,包括路燈、垃圾桶、石桌、石椅等,都要進行合理的設計。
(四)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設計鄉村景觀的過程中,設計者要考慮到鄉村地區的生態性和自然性特點,積極開發周邊的自然資源,做好景觀修復和創新工作,在豐富其功能的同時促進當地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立足整體的角度,做好多方面的統籌規劃,盡可能使用一些木材、磚頭、石塊、竹子等傳統的鄉土材料,以更好地反映地區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文化,體現出景觀的地域風情。但要注意的是,設計者一定要避免對原始景觀造成破壞,盡可能地保留地區的原始景觀風貌,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景觀的地域特點。可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周圍綠化面積,根據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習慣進行綠化工程設計,優化村民的活動路線,在同一空間區域利用不同的植物打造多層次的綠化景觀,有效提高公共空間景觀的觀賞價值。此外,應在保護周圍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綠化設計,讓鄉村景觀具有一定的環保功能,從而促進當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五)立足城鄉發展創新景觀設計
在設計鄉村景觀時,設計者首先要對地區的文化特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感知,并把握其特點,結合地區自然資源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和呈現,在保證可以凸顯地域特征的基礎上進行鄉村景觀設計和改造。其次,可以對地域文化進行創新性應用,在其中適當融入一些現代設計的美學觀念,既要適當保留傳統地域文化元素,也要懂得如何做到去粗取精,不能一味地“留”,也要適當地“舍”,利用具有創新性的方法促進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文化元素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讓鄉村景觀設計呈現出一種和諧美,并符合當代人們在對室內設計的需求,同時也能讓鄉村景觀設計更具時代感和創新性,更好地展現新農村的時代風貌。除此之外,地方相關部門也要參與其中,在景觀設計方面,立足地域文化特色進行投資,創新相關產業發展模式,加大對地域文化的保護與創新力度,以使鄉村經濟建設和發展具備更強的生命力,有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綜上所述,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設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時一定要立足地區文化特色,注重凸顯文化特征,盡可能地在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以更好地傳承地域文化,將鄉村景觀設計的價值和意義充分體現出來,為地區居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讓鄉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杜浩源.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4):270-271.
[2]秦小迪,劉麗麗.地域文化元素在鄉村公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20(3):111-113.
[3]徐浩然,王國鵬.淺析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西部皮革,2020(1):71.
[4]郄亞微.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路徑[J].鄉村科技,2019(36):69-70.
[5]吳鈺寧.區域文化特色下的居住景觀設計策略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47-148.
[6]楊焰,林上海.互動體驗式景觀設計策略探討[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7):101-105.
作者簡介:
鐵豪,碩士,黃淮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