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
周作人寫小品文,多次談到他家鄉(xiāng)的紹興師爺,但星散于? 多篇文字中,不易看出全貌。筆者略加梳理,以清眉目。
師爺是分類別的。周說:“一口說是紹興師爺,其中也很有分別,例如刑名錢谷書啟朱墨,性質等級大不相同,刑名錢谷今稱司法與財政,書啟乃是秘書,朱墨則是書記之流,只在告示什么上面點一點鉤一鉤……”實際上師爺?shù)姆N類,還不止于此,但主要的就這幾種。但并不是說一個州縣官聘師爺時這幾種都聘,有時就聘一兩個師爺,刑名和錢谷。
刑名師爺最重要。周說:“普通所謂紹興師爺,大抵以刑名師爺為代表,別的幾種是不在其內的。”“刑名最是地位高,責任重,事情難,須要文理較通,較有能力的人才可擔任,錢谷書啟也有一點專長,卻已在其次。”一說紹興師爺,有時就專指刑名師爺,不包括其他幾種。有時州縣官財力有限,只聘一個師爺,那就必定是刑名師爺。
紹興師爺是儒生。周說:“刑名師爺既然是不第秀才改業(yè)的司法佐治員,這便規(guī)定了他的性格,有如儒醫(yī)一般,可以說是申韓業(yè)的儒生。”師爺對科舉一套是很熟悉的,能寫文章,本相是儒生讀書人,不過干的是司法等專業(yè)。申韓,是指先秦法家的申不害、韓非。
紹興師爺說話帶狠腔。周說:“有人說,聽見紹興師爺講話,令人想起越王勾踐,仿佛在同文種等人商量,若曰,亨個夫差個娘殺啦嗄,有朝一日總要收拾伊勒。”可見紹興師爺講話,常常是狠狠的腔調,這主要是指刑名師爺,他們辦案,總是要有一股狠勁兒的。
師爺翻云覆雨的筆法。周說:“老師爺講述辦事的經驗,訴訟要叫原告勝時,說他如不真是吃了虧,不會來打官司的,要叫被告勝時便說原告率先告狀,可見健訟。又如長幼相訟,責年長者曰,為何欺侮弱者,則幼者勝,責年幼者曰,若不敬長老,則長者勝,余仿此。”也就是翻云覆雨,無所不可,怎么說怎么有理。又說:“師爺筆法的成分,從文人方面來的,是法家秋霜烈日的判斷,腐化成為舞文弄墨的把戲……”師爺之業(yè),也稱“申韓之業(yè)”,他們自認為是繼承了法家申不害、韓非的那一套的,但往往從按律變成了舞文弄墨做手腳。
師爺職業(yè)的消亡。周說:“我所說的便是前清時代的紹興師爺和部書,民國以來還有一大部分勢力的機要秘書和佐治科員,這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才算連根拔掉了。”部書,是清朝六部書吏的省稱。民國時的許多機要秘書和佐治科員,想必都是從紹興師爺和部書轉化而來的。
(摘自《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