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傳統的兵工企業,到現在的中國新汽車傳動系統方案解決者,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山工業),經歷了50余年的研發沉淀。
青山工業始建于1965年,1984年進入汽車零部件行業,專業從事各類汽車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手動變速器、DCT自動變速器、混合動力變速器、新能源電驅系統四大傳動系統產品和經典商品。
成立以來,青山工業用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用智能制造支撐轉型升級,擁有核心技術135項,有效專利327項。先后突破四項國外壟斷的“卡脖子”技術——液壓模塊、濕式雙離合器、DCT控制軟件、DCT變速器集成技術。累計產銷各類變速器2800余萬臺,具備年產60萬臺新能源及100萬臺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能力。其中DCT自動變速器累計產銷200余萬臺,連續兩年自主品牌行業排名第一。
潛心研發成就世界級標桿
1965年建廠的青山工業,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成長為我國最大的專業變速器生產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微型汽車變速器生產企業之一。
但其實,直到1983年,青山工業才與日本鈴木公司采取“技貿合作”的方式,開始生產微型汽車變速器。由于青山工業當時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一兩千人的溫飽問題。次年,他們僅生產出3臺變速器。
直到1996年,青山工業的微車變速器產量突破10萬臺大關。
但是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的滋味,并不好受。于是青山工業喊出了“砸鍋賣鐵搞研發”的口號,為此,青山工業每年拿出銷售總收入的5%-10%投入到研發之中,“幾年時間,青山砸下的研發資金就以數億元計”。
2016年,青山工業首款5擋DCT實現量產;2017年,DF727變速箱開發成功;2019年,DF727在自主品牌乘用車上批量應用。目前青山工業已經具備完善的研發、生產、測試等一系列變速箱制造體系和流程。
不僅如此,更是通過自主研發,先后通過四項卡脖子技術,帶領中國成功突破國外公司的技術封鎖。
突破“卡脖子”技術
在青山工業傳動系統研究院的展板上,掛滿了上千個不同型號、不同尺寸的離合器、封油蓋、齒輪軸等汽車零部件產品。“這些都是全球知名變速器公司生產的產品,目的就是激勵自己對標國際一流零部件巨頭同類型產品,加大加快變速器技術研發攻關力度。”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傳動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海兵說。
有這樣一個汽車動力系統“神經中樞”般的技術領域—自動變速器液壓模塊,一直被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國際一流外企所掌握,不被允許與其他企業技術分享,卡住了國內變速器企業及整車企業的“脖子”。
而液壓設計首席專家周勇從2008年開始,潛心研發這項技術。2020年8月,帶領團隊自主開發的液壓模塊終于在奇瑞汽車實現產業化。
這是國內第一個自主企業擁有這項技術,外企長期價格壟斷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并成功解決產業鏈安全,實現自制降本50%以上。
就這樣持續的創新研發,讓青山工業在自動變速器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2016年,青山工業歷經8年研發,突破了雙離合器集成核心技術,推出的首款5擋DCT自動變速器實現量產,打破了國外企業對DCT自動變速器的技術壟斷。
2017年,7擋DCT自動變速器實現量產,該產品在2020年獲得“世界十佳變速器”稱號。
2020年,青山工業不僅突破液壓模塊,還突破電磁閥“卡脖子”技術難題,有力提升了國產汽車品牌的競爭力。從根本上改變了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堅持拼搏奮斗的精神,堅持DCT十年磨一劍和新能源5年再創輝煌的信念。面對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山公司在中國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的大環境下,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汽車行業“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指示精神,啟動了第三次創業,實施電動化轉型。
搭建了GI-Drive智能化電動化產品平臺架構,正全力打造爆款產品,全力攻克電動化產品卡脖子技術,打造產品總成和關鍵核心零部件一體化研發和生產,承擔起傳動系統產業小鏈長職責和打造新汽車傳動系統技術策源地。
堅持戰略定力,聚焦“打造百億青山、百年青山”的目標,堅持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經營創新,推動轉型升級,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汽車傳動系統企業”,為“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