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醫院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簽認知情況和關注情況。方法:有效對某醫院397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了解不同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營養標簽知識得分以及護理人員認定營養標簽必要情況和關注情況的統計學差異。結果:不同性別、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營養標簽知識得分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認定營養標簽必要情況、關注情況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院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簽認知的差別較大,不同基本情況護理人員對營養標簽設置必要性和關注程度亦有所區別。
關鍵詞:營養標簽;營養標簽知識;認知情況;關注情況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of Food Nutrition Label Among Nursing Staff in a Hospital
DAI Li
(Shanxi Datong Xinjiankang Hospital, Datong 0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gnition and attention of hospital nursing staff to food nutrition label. Method: 397 nursing staff in a hospital were effectively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nutrition label knowledge of nursing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concern of nutrition label by management staff. Resul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nutrition label knowledge among nurses of diffe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g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necessary information and concern of nutrition labels recognized by nursing staff of different gende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on of food nutrition labels among hospital nursing staff, and the degree of necessity and attention to nutrition labels among nurses under different basic conditions are also different.
Keywords: nutrition label; nutrition labeling knowledge; cognitive situation; concern about the situation
不健康飲食行為是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的重要誘因,積極改善膳食結構而促進身體健康成為當今研究熱點[1]。食品營養標簽是給普通居民提供營養信息的重要載體,雖然不能直接解決普通居民的健康問題,但能輔助消費者綜合營養信息做出最佳攝食選擇。尤其對于醫院就診患者而言,保障營養健康、平衡攝入本身有利于疾病轉歸,但受限于認知水平,其學習營養知識、認識食物真實營養價值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在預后轉歸過程中無法準確把握健康飲食原則和相關內容,需要由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生活習慣、認知水平進行教育和引導。尤其是對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若能關注食品營養標簽且有較好的認知,則可在選購食品時參考預包裝上的營養信息而獲益[2]。護理人員日常工作中也能根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內容對患者進行宣教并調整日常膳食結構,促進患者轉歸。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某醫院412名護理人員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最終有效回收397份問卷(有效率93.9%)。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其中城市237名(占61.2%)、農村150名(占38.8%);25歲以下137名(占35.4%)、26~35歲159名(占41.1%)、36~45歲67名(占17.3%)、46歲及以上24名(占6.2%);大專及以下69名(占17.4%)、本科及以上328名(占82.6%)。
1.2 調查工具及內容
自行設計《醫院護理人員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認知情況》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受測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戶籍、年齡、學歷;②營養標簽知識部分,主要用于調查護理人員對營養聲稱、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兩個方面的認知程度,共設計22題,量化并轉化為百分制,得分與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準的認知呈正比;③態度行為部分,用于了解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簽存在必要性的自我認定及對食品營養標簽關注程度,分別設置3級和4級評定[3]。
1.3 調查方法
統一培訓調查員,調查問卷由調查員發給已采用單純隨機方法抽選的醫院護理人員,同時由調查者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表說明、填表要求,并向被調查者強調問卷需獨立完成及調查結果的保密性等情況,然后要求調查員在規定時間內收回下發問卷。
1.4 質量控制
結合多項措施以控制研究過程或數據采集質量。制定調查表后,預先對醫院部分護理人員進行調查,進一步完善調查表的內容。數據錄入前先剔除不合格的問卷,采用手工和計算機兩種方式進行檢查核對,進一步檢查數據的邏輯錯誤,保證數據真實、可靠。
1.5 統計分析
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x±s)比較用F/t檢驗,等級資料(n,%)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營養標簽知識得分的比較
不同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營養標簽知識得分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戶籍為城市、年齡區間為26~35歲、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護理人員,其營養標簽知識得分相對較高,見表1。食品標簽認知得分為(49.8±18.2)分,該項得分與相關研究[2-3]對普通居民的調查結果相類似,說明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簽的認知總體存在不足。雖然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醫院管理部門對醫護人員相關認知進行了極大程度強化,但護理人員對營養相關知識的了解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也客觀反映醫院管理部門的營養宣傳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盲區。因此,醫護管理部門首先要從認知層面重視食品營養標簽的作用,不能僅將該項科教和推廣工作單純作為營養體系內容,更要深入了解患者營養支持對疾病轉歸或身體健康的重要、持續影響,方能在日常決策中高度重視食品營養標簽相關知識、實踐營養在院內的施行。
2.2 不同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認定營養標簽必要情況和關注情況的比較
不同戶籍、年齡、學歷護理人員認定營養標簽必要情況及關注情況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戶籍為城市、年齡區間為26~35歲、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護理人員,其認定營養標簽“有必要”相對較高,同時“總是”關注營養標簽的比例相對較高,見表2。分析原因,城鄉之間經濟水平有較大差距,護理人員在不同生活環境中獲取營養標簽相關知識的機會存在一定差別。學歷相對較高的護理人員擁有相對更好的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在醫院開展食品營養標簽宣傳教育或日常生活實踐中,能通過被動學習或主動摸索不斷豐富知識體系,還可將該項知識體系應用于患者護理過程。同時,學歷相對較高的護理人員也可能有更為豐富的檢索工具、學習工具應用能力,因此能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互聯網,結合新媒體不斷獲取取食品營養標簽相關知識。在學歷較高的人群中推廣營養知識教育,尤其是對學歷越高的護理人員進行食品營養標簽知識的解讀,理論上可以收到良好效果。護理人員的學歷越高,認為有必要標示營養標簽的比例越大,可能與這部分人群具有較好的營養標簽知識,對營養標簽信息的解讀能力較強,能根據營養標簽的標示選擇適合自己及家人的食品,同時能較正確判斷營養標簽信息是否只是廠家為產品的宣傳而進行的虛假標示等情況有關。研究結果發現,護理人員在選購包裝食品時總是會關注營養標簽的比例極小,397名護理人員中僅有43名(占10.8%),因此醫院科教部門也要重點推進相關宣教工作的深入、廣泛開展,只有從行為層面改善醫護人員的依從性才能使患者群體整體受益。
3 結論與討論
食品營養標簽主要包含營養成分描述和聲稱兩項信息,在食品選擇或攝入過程中,較少人群會將閱讀食品營養標簽作為健康營養攝入的關鍵事項,尤其是將食品營養標簽相關信息作為調整日常膳食結構的依據。總的來說,食品營養標簽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廣大消費者了解食品的營養要素和特性,而且能促進消費者高效、明了、合理的選擇食品,從而盡可能達到膳食平衡,掌握更多的營養健康知識[4]。醫院護理人員掌握并重視食品營養標簽相關知識,不僅有利于根據相關知識合理挑選食物,對自身有益,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醫院護理人員可根據自身知識體系在日常護理過程中科普食品營養標簽相關知識,繼而為患者提供相關營養咨詢,在營養補充層面給患者提供專業指導,最終促進疾病轉歸[5]。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可知,醫院護理人員對食品營養標簽的認知情況不容樂觀,護理人員雖然不是患者群體,但其對食品營養標簽的認知層次直接影響到患者日常護理工作中對相關知識的傳授水平和關注程度。為使醫院護理人員對營養標簽有更多的了解,并最終使患者群體受益,筆者提出以下建議:①醫院護理人員要在認知層面提高自身對食品營養標簽的認知態度,增強營養健康意識,正確認識食品營養標簽的重要性;②醫院護理人員日常生活過程中,要高度注意膳食結構的搭配,在選擇食品時需多關注食品的營養標簽,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和自身需要,養成購買食品時就要關注營養標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王瑋,王明良,徐得月,等.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居民預包裝食品攝入及營養標簽使用情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22,28(9):646-649.
[2]黃蓮.消費者視角下食品包裝正面營養標簽的有效性評價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3]郝丹丹,張文青,郭麗娜,等.山西省太原市臨床醫護人員的日常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5,29(8):510-513.
[4].廖銀霞,楊建軍.食品營養標簽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2022,43(3):341-346.
[5]吳曉娜,崔越,張培利,等.醫院營養科膳食標準化管理[C]//中國營養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北京:中國營養學會,2008:271.
作者簡介:代麗(1980—),女,河北衡水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