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傳義 姜乾
“五一”小長假,煙臺黃渤海新區因迷笛音樂節頻頻登上熱搜,一起強勢“出圈”的,還有這里眾多的網紅打卡地,旺角廊橋、戀煙臺禮堂、深呼吸雕塑、亞東柒號文創園等。
可以說,在文旅行業剛迎來后疫情時代大復蘇的今天,這片新區就以奪目的表現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美與魅,在更大范圍內叫響了“人間仙境·黃渤海”的城市品牌。
始終在思變的煙臺黃渤海新區,從未停止過求變的步伐。按照“城市即旅游”的全域發展思路,這片新區在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中下大力氣、花巧心思,創新打造“美學城市、顏值經濟、藝術海灣、網紅文旅”。
如今的黃渤海新區,可觀、可品、可逛,宜居、宜業、宜游,這片因工業而興的新區,正闊步邁向文旅融合的星辰大海。
最近這幾年,黃渤海新區變化很大。
整座城市鑲嵌在生態空間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公共空間與文化服務孿生共建,休閑娛樂選擇多樣;各類節慶展會加持,“網紅”打卡地頻頻出圈……五步一景,十步一畫,隨處可停留,駐足即可欣賞,俯拾皆是文旅智慧。

變化背后,是新區堅持提升城市品質的全面探索與不懈努力。
從城市發展的邏輯看,從“城產人”,到“產城人”,再到“人城產”,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中回應人的需求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更注重人的體驗,一座城才會更有溫度,也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因工業而強的黃渤海新區聚焦人的需求,按照“城市即旅游”的全域發展理念,把城市本身作為一個大的體驗場景來規劃和建設,既要“國際范兒”又要“煙火氣”,一個有品質、有人情味兒、富有現代時尚氣息的新區躍然眼前。
看規劃,無論是東部城市更新,還是中部新城建設、西部鄉村振興,在規劃設計之初,新區就按照“國際視野、世界標準、國內領先、煙臺特色”的理念推進,同時邀請AECOM等國際知名設計公司擔綱設計,讓每一個城市空間,每一座新增的城市建筑都自成一景。
看建設,持續加大在城市道路、公園廣場、藝術場館、公共藝術作品等方面的投入,城市品質實現躍升,人居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在變,再變。朝著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的特色文化高地和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新區正闊步前行。
萬物皆可游、處處是場景。這是人們對一座旅游休閑城市的最大期待。煙臺黃渤海新區就滿足了這種期待。
如今的黃渤海新區是什么樣的?
是年輕的。國際葡萄酒節、迷笛音樂節、黃渤海開海節、非遺文化漁燈節、市民文化節等輪番上場,以“節慶”和“狂歡”為關鍵詞澎湃青春活力。以迷笛音樂節為例,音樂節期間,該區共接待游客約34萬人次,人們從天南海北趕來,共赴音樂盛宴。周邊的萬米金沙灘、天地廣場、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城市展示中心等網紅文化地標也吸引著年輕群體前來打卡,記錄幸福。如何理解年輕人的姿態,同樣年輕的黃渤海新區最是清楚。

是文藝的。在黃渤海新區,不僅聞得見海的氣息,更嗅得到文藝的味道。33號書院、亞東柒號文創園、非遺美學“煙臺之夜”、韓國風情街、坦伯咖啡夢工廠、深呼吸雕塑……在日落后的藍調時刻,新區搖身一變,就成為了藏在城市里的“桃花源”,人們不僅可以觀賞、領略在“北上廣”可見的楊曉陽、曾來德、方力鈞、王厚祥等10多位藝術家舉辦的書畫展,而且可以觸摸、體會城市的時尚范、藝術感、書香味。
是浪漫的。這里自帶“微醺”氣質,走進張裕葡萄酒城,可以一睹珍藏級丁洛特酒莊、中國第一座可雅白蘭地酒莊的真容,深入張裕金獎大酒窖,可以體驗酒海的沖擊,還可以到張裕卡斯特酒莊,學習葡萄酒文化知識。除了葡萄美酒,還有無數引人駐足的美景:金沙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浪柔沙細,魚鷗翔集,引人入勝;“城市綠心”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海上仙山”磁山、女王山等綠樹成蔭,美輪美奐;夾河、黃金河、白銀河、柳子河等秀美河流水清岸綠,令人心醉;天地廣場、后沙廣場、揚帆廣場、海螺廣場等公園次第落座,裝點城市;遍布八角灣沿線的公共藝術作品匠心獨運,使人流連忘返。
這一步一景正潤物細無聲地顯露出這片新區的調性與溫度,滋養著人們的身心。
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根脈,也是最佳的涵養源泉。對年輕的黃渤海新區來說,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積淀,是實現文旅深度融合的內生動力。
挖掘本土歷史與文化,依托大仲家遺址、牟子國故城、明朝百戶所解宋營遺跡、甲骨文之父王懿榮故里古現等一眾豐富的歷史遺存,古現里文旅小鎮正加緊建設中,一個既各具特色又交融發展的“文旅小鎮集聚區”近在眼前。傳承500余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漁燈節”讓這里的“中國漁燈文化之鄉”聲名遠播,以此為內核,初旺海岸風情港也在布局建設中。
既有對千年文化的傳承,也有對現代文化的植入。
33號書院、萬松浦海岬大講堂、煙臺市首個雕塑藝術博物館、山東省文聯藝術實踐基地、李可染畫院黃渤海藝術中心等相繼啟動,引領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涵養了城市獨特氣質和品格。
以“城市綠心”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為例,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文化活動場所一應俱全,不定期舉辦的一場場民俗與藝術融合的百姓盛典、一次次文化惠民的實踐行動,真正實現了讓城市文化溫潤人心。
煙臺工業博物館、無涯書屋、伴海咖啡等造型別具一格、設計大氣獨特、裝潢精巧時尚的各類文化空間,已然筑起黃渤海新區的一道靚麗風景。
但讓人們從“初見乍歡”到“傾心以赴”,則需要鋪設有服務意識的“真情路”。
在新區,這條“真情路”與老百姓的距離被縮短到了15分鐘。
黃渤海新區致力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建設書香新區、文化新區、藝術新區,讓老百姓出門就是滿目蔥蘢、書香氤氳。雖然圈起的面積不大,但位置便民,讓幸福與放松“觸手可及”。
日后,隨時“恭候”游客,無論何時總留有一盞燈的城市書房、市民文化中心將來到百姓身邊,讓游客在文化空間中有收獲、有成長。
文旅深度融合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持續性工程,需要全面性謀劃和推進。只有深度融合的前提更扎實、業態更多元、場景更沉浸、渠道更豐富、內容更深入、效果更優化,文旅深度融合才能逐漸變為現實。
“把城市本身作為一個大的文旅項目、一個體驗場景來做,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實現城市級旅游。”
這是黃渤海新區推進文旅跨界融合的方向與目標。

如何實現?在規劃層面的空間布局之中,注入新文旅時代的可體驗、可沉浸式的內容,研究打造具有引領性的旗艦型文旅項目,創造文旅核心IP,以此帶動整個新區文旅產業的發展。
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新區將著力打造煙臺國際葡萄酒城、初旺海岸風情港、潮水片區三大板塊,優化拓展“海濱度假、山地養生、紅酒微醺、工業研學”四條游線,重點支持文旅融合、創意設計、藝術展示、出版發行等八大業態。其中,正在緊密謀劃的煙臺國際葡萄酒城,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構建“一核、兩廊、一環”為統領的葡萄酒城總體結構,依托萬畝葡萄莊園,致力打造亞洲葡萄酒卓越門戶區和煙臺產城旅高度融合示范區,將與八角灣新城在黃渤海新區起步區握手相融,形成通山達海、擁灣發展的城市新格局。

項目是載體更是支撐,眼下,八角灣國際文旅中心、八角灣國際體育公園、東島咀海岸公園、會展廣場、時光塔等20余處文旅項目正在建設中。規劃中的解宋營至馬家溝L形旅游帶,女王山鄉村振興示范片,將打造以微度假為主題的文旅片區,成為“藝術改變鄉村”、建設“未來鄉村”的重要載體。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策劃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嫁接高端文化藝術資源,協力打造福萊山“文化之山”品牌;邀請本土文化藝術人士,開展一系列生動活潑、高雅向上的文化活動,形成文旅發展的強大合力。
瞄準文旅發展新樣板,煙臺黃渤海新區正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現代化文旅融合的想象,一個擁有高層級全域景區、高水平產品業態、高顏值旅游環境的品質之城,正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