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廷
通常情況下,西太平洋斑海豹是不會全年留在長島的。3月來了,到了5月它們肯定是要北上的。但是你相信嗎?現在,真的有不少海豹留在長島不走了。他們為長島改變了祖祖輩輩的遷徙規律,他們戀上長島,定居長島了。
聽長島的老漁民講,長島自古就是海豹的遷徙覓食必經之地。春節過后它們來了,五一之后它們走了。世世代代如此往復。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漁業開始興旺發達,長島的大馬力漁船有幾百條,它們在黃海和渤海縱橫馳騁,仿佛海里有撈不完的魚蝦。隨著漁網口眼越來越小,終于,海里“干凈”了。
如期來到長島海域的海豹,驀然發現,在這里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了,不知道它們用什么手段,把這消息在海豹群里迅速傳開,終于有一天,長島人忽然發現,春天到了,可是卻再也難覓海豹嬉戲騰躍的身影。它們這一“走”,就是十多年杳無音訊。
長島人都說“海豹走了”,其實,海豹不是走了,它們一直在黃海、渤海、日本海、白令海峽和西太平洋之間洄游遷徙,只是數量少了。由于生物鏈“斷檔”,海豹的種群數量大大減少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至今,國家開始實施休漁政策,休漁期從一兩個月逐漸增加到四個月,海洋生態也一點點地恢復向好。近年,長島逐漸拆除了海島周圍成百上千的育苗大棚,島嶼周圍海域的魚蝦貝藻迅速繁盛起來,尤其是海菜海草,迅速形成了覆蓋灘涂海域的“海底森林”。對蝦、梭子蟹、帶魚、黃花魚等許多年少見的魚蝦種類又成群結隊出現在黃渤海。
1995年開始,長島人又發現,海豹回來了,闊別已久的老朋友回來了!雖然當時只有幾十頭,但是長島人以極大的熱情和包容對待這些老朋友。那個時候,海豹經常會躍入漁民的養魚網箱,在里面吃飽喝足,然后又躍出網箱揚長而去。已經喚醒生態意識的海島人,從來沒有一個人傷害過海豹,他們說,權當是一些調皮的孩子吧,趕走就是了。
2001年,長島設立了省級海豹自然保護區,長島在斑海豹活動的區域劃出了面積達1731平方公里的保護區,配備專門的設備、專業的人員,24小時監測管護,核心區外圍設置圍欄、警示標識,禁止任何船只和人員進入,保障了斑海豹在索餌期間不被過往船只靠近驚擾。海豹被譽為“海上大熊貓”,海洋生態保護意識已經走進海島千家萬戶。
距離海豹經常棲息礁石最近的店子村村民林克武,是一位保護海豹的志愿者,他自己購買相機拍攝海豹圖片資料,到海豹棲息礁石周圍勸離趕海和生產的船只,到學校給中小學生普及海豹保護知識。2010年,他當選了“煙臺好人”。

聽說長島有海豹,百萬游客的熱情瞬間點燃。這些年,長島海上游航線那叫一個火爆,游客到長島一定到海上走一圈,爭相一睹海豹的芳容,各地的海豹研究專家、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更是趨之若鶩,海豹的憨態可掬通過鏡頭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它們似乎也懂得旅游開發的需求,和海島人配合的好著呢:來吧、來吧,水里游的,礁石上躺的,有400頭呢,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海豹從此成為長島重要的旅游資源,成為海島人產金育銀的活財神。
海島人覺得,和海豹做朋友好是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時間太短了,三月來了五月走,旅游旺季的時候,游客根本看不到海豹。海豹能不能不走?海豹想:我正有此意。
2006年,海島人驚奇地發現,五月份,有幾頭海豹沒走,六月、七月也沒有走,此后就一直沒走。海豹專家們趕緊開始研究:作為“天生的旅行家”,長島得有多大的誘惑力,才能讓他們留下?留在長島,這可是生存規律的大改變!
長島的老百姓自有他們的解釋:“就好比當年的“闖關東”,如今的年輕人扎堆北上廣,哪里待遇好就往哪里去唄。如今的長島就是海豹界的北上廣,當然,也不是誰都可以留下的,目前戀上長島不走的這十幾頭,應該是海豹中的精英階層了。
這海豹在長島,那可是明星的存在。2021年,國家將西太平洋斑海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島以海豹形象設計了旅游形象大使:斑斑和抱抱。去各大城市旅游促銷,斑斑和抱抱的照片總是在最顯著位置;城市雕塑,斑斑和抱抱的形象遍布公園和海岸。
歷時40多年,海豹的離去、歸來、定居,讓每個海島人明白了海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性。當初,設立海豹自然保護區有人不理解;實行休漁政策,有人不理解;拆除育苗大棚有人不理解;現在回過頭看看,都理解了。發展,不能圖一時之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