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 肖震宇
明明身材已經很苗條了,還是覺得自己要繼續減肥;報的興趣班不夠多,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到掉的頭發多了些,瞬間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重病……生活中,很多人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那么,如何不被焦慮牽著鼻子走呢?
想想自己有什么 找一張紙,列出自己的工作經驗,學習過的知識,擁有的財富、人脈等,多看看自己現在已經“有”的資源,專注當下,少看社交網絡中“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也別總是想“我以后會失去什么”。
從旁觀者角度看自己 “身在此山中”的人看問題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妨學習一種技能,在遇事糾結時,把自己想象成某個朋友,他們會如何來分析這件事,又會如何幫你答疑解惑。
和“現實”做朋友 容易焦慮的人,“現實感”比較弱,總是拿當下和大腦中的理想狀態作對比,因此覺得哪里都不夠好。多一些就事論事,認清自己在能力、資源、地位上處于什么位置,根據現實設定合理期望。不要總是不滿意“現實”,因為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現實就在那里,它是你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