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林
2021年6月,美國男子馬修·摩爾因患有心臟衰竭,來到美國杜克大學醫院進行心臟搭橋手術。但不幸的是,在術前評估中,醫生判斷他的病情惡化,心臟搭橋手術對改善癥狀無益,勉強進行手術還會存在極大的風險。可以說摩爾已經被判了死刑,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最后一刻——如果數十年前那個天才般的配音演員沒有出現的話。
副業是發明家的配音演員
在許多動畫片或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虛擬的角色,這時就會用到配音演員,保羅·溫切爾就是美國的一名配音演員。
溫切爾走上配音之路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他小時候曾經患有口吃,雪上加霜的是,他還因罹患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萎縮。生活的打擊讓溫切爾迷上了喜劇表演,住所附近的雜耍表演和廣播放送的喜劇節目成了他的精神支柱。漸漸地,溫切爾開始憧憬成為一名演員,像他喜愛的演員那樣給其他人帶來快樂。在姐夫的支持下,溫切爾的夢想得以實現——12歲時,溫切爾開始學習腹語術。
溫切爾極具腹語術天分,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藝。當他嘴唇一動不動卻能將多位名人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時,溫切爾的老師和同學們十分震驚和佩服。這一絕技也讓溫切爾在學校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溫切爾逐漸恢復了自信和陽光,他的口吃也隨之被克服。14歲時,溫切爾的姐夫為他在一個電臺選秀節目中報了名,溫切爾憑借口技表演在這檔節目中一舉成名。從此,溫切爾正式成為了一名口技演員。
在長達10年的舞臺表演中,溫切爾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與他一起表演的兩個木偶。這兩個木偶是溫切爾仿照他的腹語術老師的木偶搭檔制作的,但它們更加活靈活現。兩個木偶能在溫切爾的操控下靈活地動作和“發聲”,仿佛真人一樣,三“人”的喜劇表演深受觀眾的喜愛。
20世紀60年代,溫切爾轉行成了配音演員,繼續用他精妙的口技為觀眾帶來快樂。溫切爾感情豐沛的演繹為《小熊維尼》中的跳跳虎和《藍精靈》中的格格巫注入了靈魂,讓這些角色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記憶中。
在配音演員的身份之外,溫切爾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發明家。他不僅親手制作了表演用的木偶,還制造了一系列有趣和實用的產品,比如無焰點煙器、發光圓珠筆、可伸縮鋼筆和用電池供電的加熱手套等。在溫切爾的一生中,他制造了30多種此類產品并申請了專利——大部分是新奇產品,但也有重要的醫療設備,例如便攜式血漿除霜器、保溫的醫療套裝等,其中最重要的當數人工心臟。
命運般的邂逅
溫切爾制造人工心臟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
在一場派對上,溫切爾遇到了亨利·海姆立克博士——這位醫生后來因發明海姆立克療法而聞名。溫切爾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演出間隙,他學習了針灸術和催眠術,常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幫助他人,并常常與醫生探討醫學知識。因為對醫學的共同興趣,兩人一拍即合,建立了親密的關系。很快,海姆立克就頻繁邀請溫切爾到他工作的手術室進行觀摩。溫切爾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他在海姆立克的手術室中收獲了許多醫學實踐知識。
有一天,當溫切爾在醫院觀摩時,他目睹了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死在手術臺上。溫切爾突然萌發了一個主意:如果有某種方法可以讓醫生在手術過程中不中斷病人的血液循環,那么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等危險手術的患者可能會有更大的生存機會。溫切爾帶著這個想法沖入海姆立克的辦公室,海姆立克十分贊同他的主意,并愿意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醫學上的幫助。就這樣,溫切爾開始研制他的人工心臟。
事實證明,建造表演木偶與建造人工心臟并沒有什么不同,溫切爾后來在他的自傳中指出——機械心臟的移動瓣膜和腔室類似于他的木偶移動的眼睛和張開的嘴巴,他用相同的技巧使瓣膜得以開合,讓血液在其中自由流動。而海姆立克醫生則從醫學角度給溫切爾提供意見,讓溫切爾的人工心臟變得與真正的心臟更加相似。
1956年,溫切爾完善了他的設計:“心臟”由一個可以放入人體內部的袋子組成,連接到體外的供電電機上。電機使袋子能夠將血液泵送到全身,類似于真正的人類心臟。溫切爾于1963年獲得了該設計的專利。
改變人類命運的發明
當時,溫切爾的這一設計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0多年后,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他們自己的人工心臟時,發現了溫切爾的專利,人們這才得知溫切爾竟然這么早就想到了人工心臟這一創意。
溫切爾最終將他的專利捐贈給了猶他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希望專業的醫學團隊最終能研制出真正能用于人體,減少死亡的人工心臟。該團隊沒有辜負溫切爾的期望,1982年,在溫切爾的人工心臟原型的基礎上制造的人工心臟Jarvik-7首次植入了人體,它讓患者多活了112天,同時進行的另一臺植入手術的病人則多活了620天。
現今,人工心臟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美國的Syncardia公司獲得了全球唯一的生產許可,制造商用的全人工心臟;法國的Carmat公司緊隨其后,它獲準在歐洲生產人工心臟產品;中國的人工心臟產業起步較慢,但也不是一片空白,2019年,一個名為“永仁心”的產品獲批上市,可以作為心室輔助裝置使用……
而拯救了摩爾的生命的人工心臟則是以Jarvik-7為母本制造出來的,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者用源自牛組織的生物心臟瓣膜制出了這種排斥反應小、可植入人體的人工心臟。當沒有合適心臟供體時,像摩爾這樣的病人將在人工心臟的幫助下延長生命,直到等到合適的供體,而不是無助地等待死亡。
有了人工心臟,心力衰竭的患者都能夠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存活時間比以前更長,并發癥更少——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天才配音師溫切爾,正是因為有了他對科學的熱愛和默默奉獻,這些才成為了現實。
(摘自《人生與伴侶》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