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蕓峰
小張和好友一起踢足球時不慎被撞倒,頭部摔在草坪上,不省人事,周圍人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
幾分鐘后,小張清醒過來,問的第一句話是“剛才發生什么了?”同時,小張感覺頭痛、頭暈、惡心,于是救護車把他送到醫院。經檢查,醫生診斷小張為輕型閉合性顱腦損傷,需要進一步觀察和治療。那么,小張的傷嚴重嗎?
顱腦損傷在神經外科急診患者中占很大比例,其中約 80% 是輕型顱腦損傷。面對這類患者時,醫生經常被問及:“大夫,我是不是腦震蕩?會留下后遺癥嗎?”
腦震蕩是什么?
輕型閉合性顱腦損傷就是人們常說的腦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常見的類型。
腦震蕩通常是指頭部受到外力打擊后,即刻出現短暫的腦功能障礙,可致短暫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嘔吐、認知或情感障礙等一系列癥狀,但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發現。
腦震蕩有哪些表現?
1. 短暫意識喪失,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2. 近事遺忘,即對受傷前后的經過不能回憶。
3. 神經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眩暈、乏力等。
4.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心慌、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
5. 精神癥狀,如煩躁、悲傷、抑郁、緊張、焦慮、興奮等。
腦震蕩如何治療和康復?
在多數情況下,腦震蕩是有自限性的,病程較短,治療以觀察、藥物對癥處理為主,一般可自愈,不會留下后遺癥。但是有些嚴重顱腦損傷患者早期表現和腦震蕩相似,頭部外傷出現以上癥狀時,應該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溫馨提示
反復多次腦震蕩(累積效應)或短時間內發生第二次腦震蕩,會加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是老年性癡呆或長期記憶障礙的危險因素,需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