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泓
夏季有6個節氣,分別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民間有“夏三月,熱傷正氣”“人在夏季,無病三分虛”“唯有夏月難調理,內有伏陰忌涼水”等說法。夏季陽氣多而陰氣少,氣血暢通易行,氣血充盛,脈象宏達壯實有力。此時人的心率和血壓降低。所以平和質、血瘀質和陽虛質人群喜歡夏季,而陰虛質、濕熱質人群不耐夏。
暑氣是夏季的主氣,暑為火熱之氣所化,暑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暑邪。暑邪臨床表現有很多,容易上火出現發熱、汗出、面紅面赤、心煩、脈洪大等熱性癥狀;容易心火旺,出現口渴喜飲,口干舌燥,尿赤短少、氣短微言、身倦乏力,汗重者,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暑多夾濕,出現悶熱、疲倦、煩躁、壓抑、身體沉重、易發痤瘡、皮疹等癥狀。此外,長期待在空調房間、喜冷飲、過服寒涼瀉火食材,又會導致寒邪致病,損傷陽氣。夏季養生原則:夏季養心,長夏養脾;就涼避暑;注意養陽、護陽,蓄陽養陰。具體養生方法如下:
注重靜養,心靜
“夏氣與心氣相通”“暑易入心”“暑易傷心”,高溫天氣易使人“心躁”,容易出現頭痛、失眠、煩躁、精神萎靡等心神不寧癥狀。因此,夏季尤應重視情志養生。夏季天氣較熱,出汗過多,導致血黏稠度過高,心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易復發,糖尿病及消化系統等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現心煩、上火、疲勞等不適癥狀,以上人群更需要關注心臟保養,順應節氣變化。
老年人要靜心、養心,防治心煩難眠。首先要“心靜自然涼”;其次要做到“戒怒戒躁”,避免大喜大悲,適當安排繪畫、書法、種花、下棋等相對安靜的活動;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進行調理。實火患者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可按摩大陵穴(位于腕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的中點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將拇指按壓在大陵穴上,先點按穴位1分鐘左右,再旋轉按揉穴位3~5分鐘,以局部有輕微的酸脹感覺為佳);虛火患者神疲乏力,心悸健忘,面色少華,按摩少府穴(把手指輕輕地合攏,小指按著的地方就是少府穴,掌心橫紋上。用大拇指在少府穴上,點揉3分鐘左右;用于治療陰虛火旺時,每次按摩5分鐘)。神門穴是心經的原穴,也就是心經元氣匯聚的地方,位于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經常按摩神門穴,可改善睡眠,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補益心氣,安定心神。
起居養生,睡好子午覺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夏季要順應氣候變化,晚上11時左右就寢,早上6時左右起床。成年人睡眠時間宜在6~8小時。在起床前,可以做一些舒展的小動作,如拉伸、瑜伽等,有利于振奮一天的精神。夏季正午通常悶熱難耐,此時進行午休有助于使人體保持在最低產熱狀態,削弱高溫帶來的不適。可以適當增加午睡時間。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預防多種心臟病的發生,養心安神,緩解緊張情緒,幫助每天工作緊張的人保持心緒的寧靜。建議平素夜間睡眠不足及體弱多病的人可以適當午睡。對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午間小憩也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午休注意事項:午餐時不宜飲酒、咖啡、濃茶,以免過于興奮而難以入睡;午餐不宜吃太飽,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休息;不宜餐后倒頭便睡,應適當活動10分鐘左右再入睡;不宜長時間午睡,30分鐘左右即可。
適量運動,身靜
夏季養生除了“心靜”,還要“身靜”。“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會耗傷心氣和陰液。老年人避免運動時大汗淋漓。可以做一些舒緩、輕柔、心率變化不大的運動。另外,在正午前后陽光最熾烈、陽氣最盛的時候也不適合過多活動,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心腦血管病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運動不可過量,不提倡大汗淋漓,如果輕微運動即大汗淋漓,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可以選擇養生功——八段錦之“搖頭擺尾去心火”:通過搖頭擺臀、擰轉腰胯牽動全身,有通經泄熱、平衡陰陽與清心瀉火、寧心安神和暢通任督二脈的功效;還能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對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失眠、盜汗有顯著療效;對脊柱、髖關節等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夏季宜清補
夏季飲食宜清淡,選用綠豆湯、綠茶、酸梅湯、西瓜、番茄等生津解渴、清熱解暑的食物。作為夏季“清補”食物之一的綠豆湯,富含無機鹽、磷脂、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可以補充夏季高溫環境下人體大量出汗流失的營養;此外,綠豆中富含的維生素B1有助于機體修復高溫損傷和增加應激能力。夏季飲食當以甘寒、清淡、少油為宜,少吃油膩以減輕脾胃負擔。宜選用品質新鮮、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補而不膩的食物,如蓮藕、胡蘿卜、蘋果、牛奶、豆漿、山藥、小米等,以健脾養胃、補氣生津。夏季溫度高、濕氣重,適當吃些苦味食品,可以清泄暑熱,以燥其濕,還可增進食欲、健脾利胃。但是要適度,因為過重的苦味或進食苦味食物過多,會引起胃部不適,如惡心、嘔吐或泄瀉等。夏天飲食宜增辛,蘿卜、蔥白、姜、蒜等辛味的食物有助于補益肺氣和活血、通竅、化濕。但不宜過食冷飲(如汽水、冰激凌等)、冷食,或一次大量地進食生冷的蔬菜、水果,以免傷及脾臟的陽氣。最后要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