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畫

中耳炎是兒童常見的、發生在耳部區域的炎癥,主要原因是細菌、病毒侵擾,或是咽鼓管功能障礙。
那么,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患上了中耳炎呢?
首先,是否出現了發熱癥狀,因為中耳炎往往伴隨突然發熱的現象,很多孩子的體溫會升至38℃,甚至40℃。孩子在患上中耳炎的早期,出現典型的食欲減退等癥狀,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
其次,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耳朵化膿現象,如果耳朵中流出了黃色、白色或是含有血跡的液體,那么孩子就可能患上了中耳炎。有膿液滲出,說明原本在中耳的液體已經沖破了鼓膜,此時需要盡快到醫院,請專科醫生做專業處理。
最后,判斷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液體大量留存在中耳部位,可能對孩子造成暫時性的聽力障礙,即便將電視機的音量放得比平時大,或是大聲與孩子說話,他們給出的回應都比較遲鈍甚至缺乏明顯回應。綜合來看,中耳炎病程的高峰期就是化膿期,這一階段的耳道在出現化膿之后,甚至還會有耳鳴和嗜睡的現象。當然,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并不能夠非常準確地描述自己耳朵的異常現象,但如果家長在生活當中發現孩子有頻繁抓耳朵的現象時,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急性中耳炎。
那么,在生活中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預防小兒中耳炎呢?
首先要注意保持口鼻衛生,要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并且不用手亂掏耳朵。在平時的生活中要讓孩子按時吃飯,有規律地早睡早起,保證營養、飲食均衡,并積極參加戶外鍛煉,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可戴上口罩。積極預防感冒等疾病,因為感冒后病毒或細菌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短期內反復患有急性中耳炎或是分泌型小兒中耳炎,就要考慮是否由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等疾病所引起。
除了通過以上癥狀來快速識別,還可以通過測量耳溫來判斷孩子是否患有中耳炎。用同樣的體溫計和手法分別測量孩子雙側的耳溫,如果兩邊耳溫相差0.5℃以上,那么耳溫較高的一側很有可能就是患了中耳炎。醫生在檢查時會通過耳鏡,由外耳道觀看鼓膜是否存在紅腫或發炎現象,在中耳有積水時,鼓膜則呈現出白色界面。
總而言之,兒童中耳炎是一類比較常見的疾病,家長們切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