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業增產穩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當前,我國冷鏈物流業正向著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然而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顯著提升和市場消費結構的升級,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同時,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為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本文通過研究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供應鏈協同機制,運用Shapely值模型對利益分配機制進行計算分析,力圖找出農產品冷鏈物流協同的最佳狀態,為后續研究供應鏈協同機制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協同機制;Shapely值模型
本文索引:陸犇.<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1):-106.
中圖分類號:F5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6(a)--04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戰略步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是全面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有利于農村農產品流通與儲存的發展。因此,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已成為鞏固鄉村振興成果的重要一環。同時,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主要矛盾的改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人民群眾對高品質農產品和市場主體對高質量物流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導致對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需求越來越大。自國內冷鏈物流萌芽發展(1998)以來,我國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利好,相關支持政策逐年增多?!蛾P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2017)、《關于進一部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2020)、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1)等政策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導,也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國外興起較早,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旅行者貝克爾將其正式應用到貨船運輸食物。隨后冷鏈物流逐步應用到生活中,國外學者對冷鏈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方面。Markus Schmidt(2022)根據研究報告得出電子設備自動化將成為未來吸引許多勞動力的有效工具,并預測了未來四種冷鏈物流的四大趨勢。Ismail Badraoui等(2021)考察了農產品供應鏈特征對橫向物流協作( HLC )前因變量的影響,強調了對協作經驗進行應急研究的重要性,為跨學科和協作經驗提供了機會。蘭洪杰(2009)通過查找文獻和現實調研的方法,同時結合物流系統管理等方法,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論證了冷鏈物流協同對冷鏈物流問題解決的重要作用及提出了解決冷鏈物流問題的諸多對策。現階段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形勢雖然較從前更好,但由于發展相對較晚,且發展速度過快,因此冷鏈物流行業地域發展不均衡、冷鏈設備不夠先進完善、政策下達缺少落實監管等問題依舊存在。
1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1.1 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和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我國的主要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居民的消費水平及食品安全意識大幅提升,加之生鮮電商的快速崛起,共同促進了冷鏈需求的快速增長。2012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企業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截至2022年,中國冷鏈物流企業12460家,且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趨于多樣化,企業組織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與此同時,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及需求量正處于快速增長時期,冷鏈物流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機遇。
1.2 冷庫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冷鏈物流效率低
近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迅速。冷鏈物流農產品基礎設施包括倉儲、運輸、流通和零售,任何階段冷鏈設施的缺乏都會極大地降低產品的質量,其中冷庫建設為核心環節。目前,我國已建成一大批現代化大型冷庫,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國內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不斷增多,冷鏈物流企業的冷鏈運輸體系已不能適應其需求。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國家出臺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政策及現代物流技術的不斷完善,推動了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的高速發展。但是,從人均冷庫面積來看,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018年以來,雖然中國冷庫總容量增長速度加快,但是人均冷庫容量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3年國內的人均冷庫容僅有0.13立方米,低于全球平均0.15立方米/人。
1.3 人才缺口大,管理水平低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企業市場規模發展加快,專業人才緊缺,物流教育及物流相關專業起步較晚,但隨著物流業的迅速發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對于冷鏈物流業來說,冷鏈物流的人才供給不足,人才缺口大。另外,由于冷鏈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總體上具備相關專業學歷的比例普遍偏低,其中大部分人員是從其他行業跨界流動,因此造成當前我國冷鏈物流企業人才短缺,不管是一線的操作人員、技術研發人員、行政管理人員還是高級管理人員,都存在較大缺口。由此可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需求巨大,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相關人員尚不能滿足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市場亟需專業化的冷鏈物流人才。
1.4 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運輸方式以公路為主,因此冷鏈物流運輸工具以冷藏車為主。近年來,隨著我國冷鏈物流下游行業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冷藏車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整體來說,我國冷庫容量保有量良好,但冷庫資源分布嚴重失衡。國內冷庫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帶,而西北部地區的冷庫數量嚴重不足,冷鏈運輸率低、貨架期短、食品安全問題在這些地區較突出。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冷鏈基礎設施設備不足。
1.5 信息化建設不足,冷鏈信息化水平較低
信息化設備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且此投入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正向收益,所以受到資金的限制,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冷鏈配送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還不完善。信息化設備在農產品冷鏈物流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準確、及時地傳達對企業的整體經營起到關鍵影響。因為冷鏈物流的前端和后端設施相對不完善,大部分生鮮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未做好保濕、保暖、冷藏等工作,增加了流通環節的損耗,增加了農戶到消費者之間價格和質量的不穩定性。根據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冷藏運輸率分別為35%、57%、69%,發達國家平均冷藏運輸率高達90%,損耗率分別為15%、12%、15%,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5%。究其原因,冷鏈物流運輸信息化水平不高,導致商流、物流與信息流無法有效連接整合與交互,造成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水平普遍低于發達國家。
2 實證分析
2.1 Shapely值模型介紹
設參與者集合為I,其中參與者數量為n個,I的全部子集集合設為P(I),該集合中局中人每一個聯合用S表示,其中,集合S中每一種聯盟種類最大收益用V(S)表示。參與者集合I中局中人i從合作最大收益分配得收益用Xi表示,即Shapely值,Xi的公式為:
2.1.1 基于貢獻值Shapely值模型
企業i的Shapely值可記作
為了更方便地顯示Shapely值模型計算方法,現分析以A企業為核心組成的三個物流企業聯盟,結果如表1所示。假設,有A、B、C三個物流企業,它們組成物流服務供應鏈,它們單獨行動時,利益收入分別為a、b、c。因為以A企業為核心,故設a>b>c。A,B合作獲得q利益為q,A、C合作獲得利益為z,B,C合作獲得利益為t,A、B、C合作獲得利益為r,即集合I={A,B,C},A、B合作記作AB,A、C合作記為AC,A、B、C合作記為ABC,它們的利益分配值分別記為、、。W|S|為權重系數。
2.1.2 基于貢獻值和風險因子改進的Shapely值模型
根據先前基礎,設A、B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1,A、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2,B、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3,A、B、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4,A,B,C三個企業單獨概率各為1,則根據上面計算及公式(2)可得新利益分配值:
=a/3+p1(q-b)/6+p2(z-c)/6+p4(r-t)/3=(2a-p1b-p2c+p1q+p2z-2p4t+2p4r)/6
=b/3+p1(q-a)/6+p3(t-c)/6+p4(r-z)/3=(2b-p1a-p3c+p1q+p3t+2p4r-2p4z)/6
=c/3+p2(z-a)/6+p3(t-b)/6+p4(r-q)/3=(2c-p2a-p3b+p2z+p3t+2p4r-2p4q)/6
由于++=(2a-p1b-p2c+p1q+p2z-2p4t+2p4r)/6+(2b-p1a-p3c+p1q+p3t+2p4r-2p4z)/6+(2c-p2a-p3b+p2z+p3t+2p4r-2p4q)/6=[(2-p1-p2)a+(2-p1-p3)b+(2-p2-p3)c+2(p1-p4)q+2(p2-p4)z+2(p3-p4)t+6p4r]/6
此時供應鏈上各節點分配利益為
2.2 實例分析
2.2.1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加工制造企業、銷售商三個主體構成供應鏈,分別用A、B、C表示。三個企業單獨進行冷鏈物流業務時,所獲得利益分別設為a、b、c,分別為10萬元、20萬元、5萬元。三個企業進行供應鏈協同時,所獲得總利益設為r為60萬元,農產品生產者與農產品加工制造企業協同收益設為q,為30萬元,農產品生產者與銷售商協同收益設為z,為40萬元,農產品加工制造企業與銷售商協同收益設為t,為20萬元。AB代表A、B企業合作,AC代表A、C企業合作,BC代表B、C企業合作,ABC代表A、B、C三企業合作。
2.2.2 引入因子
(1)引入風險因子pi,假設A、B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1=0.7,A,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p2=0.8,B、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p3=0.9,A、B、C企業合作成功概率為p4=0.6。
(2)引入投入因子,假設A企業初始投入資金400萬元,B企業初始投入資金600萬元,C企業初始投入資金300萬元。
2.2.3 基于貢獻值的Shapely模型利益分配
由本節模型計算結果,A、B、C三個企業利益分配為(,,),即
此時,a=10、b=20、c=5、q=30、z=40、t=20、r=60,根據計算得利益分配值為(24.2,5.8,16.7)。
2.2.4 基于風險因子改進后的Shapely模型利益分配
由上述模型計算公式,A、B、C三個企業利益分配為
其中,=a/3+p1(q-b)/6+p2(z-c)/6+p4(r-t)/3=(2a-p1b-p2c+p1q+p2z-2p4t+2p4r)/6
=b/3+p1(q-a)/6+p3(t-c)/6+p4(r-z)/3=(2b-p1a-p3c+p1q+p3t+2p4r-2p4z)/6
=c/3+p2(z-a)/6+p3(t-b)/6+p4(r-q)/3=(2c-p2a-p3b+p2z+p3t+2p4r-2p4q)/6
=[(2-p1-p2)a+(2-p1-p3)b+(2-p2-p3)c+2(p1-p4)q+2(p2-p4)z+2(p3-p4)t+6p4r]/6
根據數據可得=(5+8+1.5+6+16+12+216)/6=44.1,? =17, =15.25,? =11.7
根據計算得利益分配為(23.1,20.7,15.9)。
2.2.5 基于貢獻值、風險因子、投入因子的Shapely值模型利益分配
由上文可得利益分配為
=[(2-p1-p2)a+(2-p1-p3)b+(2-p2-p3)c+2(p1-p4)q+2(p2-p4)z+2(p3-p4)t+6p4r]/6
=(2a-p1b-p2c+p1q+p2z-2p4t+2p4r)/6
=(2b-p1a-p3c+p1q+p3t+2p4r-2p4z)/6
=(2c- p2a- p3b+ p2z+ p3t+2p4r-2p4q)/6
經過計算可得利益分配結果為(21.57,23,15.22)。
2.3 實證結論
本文通過對聯盟利益分配的直接貢獻要素、風險因素對聯盟的利益進行研究,利用Shapely值法,結合AHP分析法、風險組合分析法,對農產品冷鏈供應鏈進行研究,再對Shapely值法基于風險因素進行修正,并得到更加貼合供應鏈主體實際的利益收益分配方法。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得,引入風險因子后利益分配值為(23.1,20.7,15.9),分配比例為(38.7%,34.7%,26.6%);基于風險因子與引入投入因子后利益分配值為(21.57,23,15.22),分配比例為(36.1%,38.5%,25.4%),結果表明改進后引入風險與投入因子的分配策略更加合理。
3 對策建議
3.1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彌補發展中的不足。在國家層面,加大對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的投入,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城鎮、農村各類物流節點的功能,改善公路、鐵路、航運、民航等交通條件,補充農村“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的不足,將冷鏈物流作為準公共服務設施,并將其納入整體土地和空間規劃。重點解決中西部農產品主產區冷庫短缺問題,實施冷鏈物流區農村企業發展和冷鏈運輸車輛通行的優惠政策。二是優化樞紐站冷鏈設施的布局。加強集裝箱干線集疏運系統的配套設施;加快推進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提高商品儲運效率;大力發展城市公共冷藏鏈再結合冷鏈物流骨干通道建設,協調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推動鐵路專用線入駐物流園區和港口碼頭,完善干線與支線銜接、區域分撥、倉儲配送等冷鏈運輸服務功能,提高冷鏈運輸保障和配送能力。三是完善產銷冷鏈運輸設施網絡、產銷網絡。支持具備條件的縣級物流中心和鄉鎮運輸服務站拓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功能,提供農產品在產地冷凍、冷藏、移動倉儲儲存、低溫分揀等設施設備服務。
3.2 培訓和引進專業人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關于人才的競爭,因此冷鏈物流企業的人才儲備尤為重要。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一是國家積極引導更多高校開設與冷鏈物流相關的專業,加大對高職院校在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實行人才激勵和柔性機制,提升高水平人才隊伍培養建設。協調教育部在優勢資源的高校設置冷鏈物流特色學科專業,打造一批冷鏈物流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二是企業與高校開展高素質人才培養合作模式,加強對學生專業性的培養;三是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注重企業自身文化建設、團隊氛圍、工作前景等軟環境。企業還需對人才實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勵措施,讓員工在冷鏈行業有足夠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增強企業員工對冷鏈行業的信心。
3.3 加強冷鏈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技術水平
一是國家要推動冷鏈物流企業加快向專業化、規?;?、數字化三方面轉型升級,并對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著重培養。提高冷鏈物流方面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能力,加快推進冷鏈運輸工具專業化發展,加強冷鏈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增加對節能環保設備的研發投入資金和綠色技術研發人員的培養。二是企業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核心技術和工藝的自主研發,延緩產品質量劣化、防腐技術,新型移動式分級預冷裝置等,加大在資金和設備兩個方面對冷鏈企業信息化的投入。三是基于5G通信和物聯網技術提高冷鏈物流的信息收集和傳輸能力。
3.4 完善冷鏈行業市場監管體制,保證投資的透明公正
冷鏈行業市場的平穩運行需要建立監管體制,達到公正公平的效果。冷鏈運作因需要基礎設施和冷鏈技術的支撐,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立行業市場監管體制也是為了規范大型企業。在發達國家,市場監管體制不僅用于冷鏈行業,還應用到了各行各業,并已發展成為企業的約束機制。同時,政府部門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可加強對冷鏈市場的監管力度,設置冷鏈行業門檻,規范企業操作流程等,并建立冷鏈行業市場監管體制,保證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公平公正,從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穩固鄉村振興戰略成果。
4 結語
本文結合Shapely值法模型,根據實際中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引入風險因子、投入因子對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利益分配機制進行研究,從而證明引入兩種風險因子進行模型計算是真實可靠的,并從這兩種因素方面對冷鏈物流供應鏈提出建議與對策。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前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供應鏈的協同方式,為此后冷鏈企業供應鏈發展提供參考借鑒,對行業內相關公司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Markus Schmidt. Four Trends Shaping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2022 and Beyond[J]. Refrigerated & Frozen Foods,2022.
Ismail Badraoui,Ivo van der Lans,Youssef Boulaksil,等. Antecedents of horizontal logistics collaboration in agri-food supply chain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21,33(1).
劉文程. 中國食品谷冷鏈物流發展對策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9.
蘭洪杰. 食品冷鏈物流系統協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9.
姜明珠.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8(9):61-62.
李小樂.供應鏈管理理論發展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1(36):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