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文劉


誕生于1948年的路虎衛士,堪稱越野圈里的活化石。他們的產品線覆蓋了SUV的全部細分車型,從以城市為主的極光、輕越野的發現運動,到攬勝星邁、發現,再到接近全尺寸的攬勝運動和攬勝。
在路虎全系車型里面有一個車系很特別,就是衛士,車身尺寸覆蓋了比發現運動還小的90,跟攬勝運動差不多大的110,還有達到了全尺寸的130。這組數字編號,起源于各版本軸距的英寸標示,但今天則成了對車身尺寸的直觀劃分。所以iPhone玩得不亦樂乎的“小杯、中杯、大杯”戰略,其實都是路虎衛士玩剩下的。
衛士90是一款極致的越野大玩具,三門五座的它有著很夸張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因為車身長度只有四米半,駕馭樂趣也要強過兩位大哥。而衛士110就是活脫脫的六邊形戰士,舒適、越野兩個方面做得相對均衡,同時也是全系的銷量擔當。
至于今天的主角衛士130,則完美契合那些“既要又要還要”的中國客戶。它在保留越野天賦的同時,把空間、動力、氣場推到了新的高度,而且相較于以凱雷德為代表的美式大老粗,同屬全尺寸SUV的衛士130反而要顯得更硬一些。畢竟“越野世家”這一金字招牌,可是其他品牌比不了的。
據我這些年的觀察,路虎車主里兩類人占了絕大多數,一類是小姐姐,一類是大哥,買攬勝、攬勝運動的大多是后者。而衛士130則是最完美符合大哥們需求的車:它大,開出去有牌面;它全能,能帶大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這一代路虎衛士給人的感覺可以歸結成八個字:跨度很大,野心更大。三款車共享同一套設計語言和技術規格,但90和130的車長差了775毫米。所以無論是視覺感官還是駕駛體驗,衛士130都可以說是脫胎換骨的存在。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它比110車型長了340毫米,但軸距分毫不差。加出來的長度全給了后懸區域,第三排的乘坐體驗再也不是“湊合能坐”了。
動力方面,依舊是路虎家族最青睞的黃金方案——英杰力+48V輕混。這套以3.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為基準的系統,能迸發出400馬力+550牛 · 米的賬面成績,完全配得上“勢大力沉”四個字。6.1秒破百的提速能力,配合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組合,在鋪裝道路上也能開得激爽。而且它的電子空氣懸架有非常寬泛的調節范圍,高速行駛時可以盡量放低姿態保持穩定性。再加上能根據速度調整轉向助力的EPAS功能,非越野狀態的駕駛品質感也相當值得肯定。
最近幾年,路虎家族在更新車型時,有意朝著“科技越野”的方向發力。像被很多車企借鑒的全地形透視,以及支持九種動態模式的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適應技術,都算是路虎的看家本事了。憑借著大量的傳感器,衛士130能識別出地面環境,并自行切換到最適合的駕駛模式。而ATPC全地形進程控制技術,約等于一個越野版的定速巡航。很多越野老炮兒追求和汽車纏斗的樂趣,但衛士130帶來的是高度自動化。或許在研發團隊看來,這臺百萬元級別越野車的目標車主,并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鉆研越野技戰術,能平安出發并順利抵達,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整個越野車行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熱鬧起來。路虎作為越野車的開山鼻祖之一,用一臺衛士130將豪華和越野兩個屬性完美結合,做出了一臺讓大哥們喜歡的車。而且無論是靜態觀感還是動態體驗,它都保持住了“越野話事人”應有的水準。有人質疑“豪華越野”是越野圈的非主流和逆行者,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或許路虎衛士130很快就會迎來挑戰者,但最起碼在今天,它仍舊是獨一份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