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斌
(福建省泉州羅溪國有林場,福建 泉州 362015)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R.Br.)為豆科金合歡屬常綠喬木,原產于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南緯地區,由于其生態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貧瘠[1-2],同時也兼具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特性,不僅可作為園林景觀類綠化首選樹種,也可作為商品林栽植[3]。黑木相思的樹高可達25 m,胸徑60 cm,樹皮堅硬、粗糙,棕灰色到深灰色,縱狀開裂,鱗片縱狀剝落;小枝具有明顯菱角,葉尖圓,很少有銳尖,葉脈明顯;花序為總狀花序,短生于葉腋,果莢扁平、薄狀,成熟時為棕色;種子呈黑色,卵形、扁平。
黑木相思的心材呈棕色至黑棕色,間有紅色條紋,樹木整齊美觀、材質密實、聲學性能優異,在家具、貼面板材和造船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目前,黑木相思已被引入中國,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東南部、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經過培育長勢良好。相關學者對黑木相思的栽培區劃分[2]、經濟效益[3]、根瘤菌與土壤微生物種群關系[4-5]、森林生態示范規劃[6]等方面展開了研究,但對黑木相思生長指標的研究鮮有報道,為此本研究調查黑木相思在福建省南安地區的生長情況,為黑木相思的引種推廣提供參考。
調查對象為樹齡三至五年生黑木相思。
調查地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西南部的福建省南安羅山國有林場,該林場占地面積3 008.73 hm2,地理位置為東經118°16’,北緯24°50’,海拔300 ~95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6 ℃~20 ℃,年降雨量1 500 ~1 800 mm。土壤以花崗巖風化形成的沙壤、粗骨性紅壤為主,Ⅲ、Ⅳ類土壤占98.5%,土壤酸性,pH 5.11±0.51。
1.3.1 調查樣點劃分 根據黑木相思所處的海拔位置隨機劃分3 個調查樣點(圖1),樣點1 海拔高度為675 m,樣點2 海拔高度為652 m,樣點3 海拔高度為635 m。各樣點黑木相思品種基本一致。

圖1 黑木相思調查樣點分布
1.3.2 調查項目 生長情況調查:每個樣點選取15 株長勢基本一致的黑木相思,調查樹高、胸徑、東西樹冠冠幅、南北樹冠冠幅。生長質量調查:每個樣點調查2 株長勢基本一致的黑木相思,調查地上部與地下部干質量,計算各部位質量比。
1.3.3 調查方法 黑木相思樹高采用測高器(SZGP RZ40 手持測高儀)測定,胸徑采用測徑器(274 L—60 m 綠光測距儀)測定,樹冠冠幅采用投影方式測定。黑木相思各部位質量測定方法為將樹葉、樹枝、樹干、根(主根、側根)分解,在烈日下暴曬,自然風干后多次稱質量,直至恒重。
表1 顯示,不同調查樣點黑木相思的樹高并無顯著性差異,但胸徑、不同方位樹冠冠幅差異顯著,其中樣點3 的黑木相思胸徑、不同方位樹冠冠幅均明顯高于其他2 個樣點,這可能與樣點3 的土壤屬性、土壤含水量以及海拔高度有關,這些條件可能更有利于黑木相思的生長。調查發現,各樣點黑木相思樹的南北樹冠冠幅均大于東西樹冠冠幅,說明黑木相思樹的生長與光照及風向有關。

表1 不同調查樣點黑木相思的生長情況
由圖2 可知,黑木相思的樹高與胸徑、東西樹冠冠幅以及南北樹冠冠幅三者之間均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 分別為0.64、0.37、0.37,說明黑木相思在生長過程中,樹高與胸徑及樹冠冠幅均存在密切關系。調查顯示,黑木相思的胸徑大小與樹冠冠幅也呈正相關關系(r=0.66、0.64),胸徑越大,黑木相思的樹冠冠幅也越大。圖2 數據由3 個樣點黑木相思調查總株數(n=45)的平均值計算得出。

圖2 黑木相思的生長指標相關性分析
由表2 可知,黑木相思樹高/胸徑的比值為12.12,樹高/東西樹冠冠幅的比值為1.91,樹高/南北樹冠冠幅的比值為1.85,胸徑與東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的比值分別為0.16 和0.15,東西冠幅/南北冠幅的比值為0.97。結果表明,黑木相思樹高對胸徑的影響高于樹高對樹冠冠幅的影響;南北樹冠冠幅的生長優勢明顯高于東西樹冠冠幅。

表2 黑木相思生長指標的比值
由表3 可知,黑木相思地上部的生物量為150.58 t·hm-2,遠高于地下部,分別占喬木層和林分的83.79%和83.11%。根據占比發現,在地上部的生物量中,樹干生物量最高,分別比樹葉和樹枝高8.61 倍和8.12 倍。地下部生長以根樁為主,占地下部生物量的79.37%,分別占喬木層和林分的12.87%和12.76%。黑木相思在生長過程中也存在凋落物,僅占林分的0.82%。

表3 黑木相思各部位的質量分配比例
植物生長環境與其適應性密切相關[7],有研究發現水分是制約黑木相思潛在地理分布的主導環境因子,在年降雨量540 ~2 800 mm 的環境下,黑木相思的適生性隨降雨量的增加而提高[2],本次調查的樣點區年降雨量為1 500~1 800 mm,較適宜黑木相思生長。調查發現,海拔高度對黑木相思的生長指標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海拔高度的下降,黑木相思的樹高生長較高,這與歐陽林男等[7]的研究結論一致。同時,黑木相思胸徑越大,樹冠冠幅則越寬,表明海拔因子也是影響黑木相思生長的環境因素之一。
除環境因素之外,黑木相思的樹高也與其胸徑和樹冠冠幅呈正相關關系,樹高越高,胸徑越大,樹冠冠幅也越寬,這與區志光[8]的研究結論相同。黑木相思生物量以地上部的樹干部位為主,地下部則主要集中在樹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