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宜學
摘 要:歷經數十年的進步與發展,互動裝置藝術受到了廣泛關注與重視,該互動藝術具有鮮明的特點,在持續進步與發展中嘗試將現代化技術融入其中,使得裝置藝術獲得了新的生機。互動多媒體技術視域下的裝置藝術設計被應用到公共場合中,能夠深化并豐富用戶的情感體驗,使其沉浸其中。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裝置藝術設計中融入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價值,探討了將互動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裝置藝術設計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設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J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06-00-03
在社會經濟持續增長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裝置藝術逐漸被人們重視與關注,特別是在民眾的審美能力與價值理念發生變化后,裝置藝術在設計方面不僅重視作品的創新,還重視受眾的感受與體驗,使得相關領域工作人員與受眾之間存在了一條紐帶用來連接情感。如此一來能夠為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感性體驗,感受其中的生命力與活力。在裝置藝術設計過程中,互動有利于提升趣味性,深化受眾的體驗感受。因此,在裝置藝術設計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深入發掘其中蘊含的藝術元素,有利于促進裝置藝術創新與發展。因此,在裝置藝術設計中應加強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這也是未來裝置藝術設計的必然發展趨勢。
一、互動多媒體技術
互動多媒體技術本身趣味性濃厚,能夠為觀眾帶來豐富的體驗與感受。在裝置藝術設計中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抓住受眾的眼球,激發受眾內心的感受與情感,形成豐富視聽生活的效果。互動多媒體技術當前已被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特別是在藝術設計領域發揮的功能與作用更加突出,深化了受眾的藝術感知與認識,使得裝置藝術設計領域趨向更深層次發展。
二、互動裝置藝術
在探究裝置藝術概念時,勢必要先對裝置藝術有所了解。關于裝置藝術的敘述有很多,可以總結為以下內容:其是藝術家應用媒介途徑表達自身觀念與思想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對生活經驗、感受、情緒的進一步拓展延伸,也有可能是表達自嘲的態度或迷茫的態度;是一種隱喻不會做出過多的解釋,也可能是一種暗示,是對設計的一種詮釋,也是藝術家向外界宣泄情緒與思想的途徑。據此可以概括為:裝置藝術是藝術家在特殊環境下,對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物質文化內容通過藝術方式表達的成果,可能有所改變與選擇,使得最終呈現出能夠展示出個體或集體的精神文化的藝術形態。據此可以對互動裝置藝術設計的概念進行總結,是應用新媒體的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方式,以計算機軟硬件平臺為基礎的人與機器之間或人與人之間通過計算機承載的互動藝術,能夠在計算機軟硬件裝置支持下實現交互藝術,能夠讓受眾參與其中并融入作品中,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內容。互動裝置藝術以人們傳遞出的不同信息為基礎,呈現出各異的藝術效果。特別是在人的參與下,進一步豐富了藝術作品內容,讓藝術作品與大眾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一些,藝術家表達的思想與理念更深入人心。可以理解為藝術家將自身的情緒全部通過互動裝置藝術傳遞給外界,互動的效果也是對互動裝置作品進行衡量的核心,就是說互動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情緒物化并直接傳遞與釋放的重要途徑,這也是裝置藝術的一項內容[1]。
三、互動多媒體技術視域下的互動模式
雖然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并沒有使裝置的內涵發生變化,但是在外延表現方面有所變化,從裝置藝術發展為互動裝置,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裝置藝術的呈現效果。互動多媒體技術應用下,可以將互動模式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界面式,另一種是沉浸式。前者在國際領域展覽中被廣泛應用,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藝術形式,通過語言、手勢、觸碰或遙控操作等方式進行互動。后者常被應用到大型展覽中,常見于博物館等,相比之下展品的空間更大一些,能夠帶給用戶更加強烈的體驗,使其仿佛置身其中,且不受界面的限制,對受眾來說相對自由[2]。
四、在裝置藝術設計中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價值
裝置藝術設計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與特殊性,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藝術需求,同時還具有實用性,能夠將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功能作用與價值展現出來。在裝置藝術設計中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為發揮出實用性功能提供了技術支持,為裝置藝術作品的價值呈現提供了新的途徑,在新環境下進一步推動了裝置藝術作品的藝術性與審美性。
(一)為裝置藝術設計提供更多的視聽體驗
將互動多媒體應用到裝置藝術設計中,要以設計為基礎,與相關因素有機結合,如光、電、信息、聲音等,使得整個藝術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帶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其享受視聽盛宴。互動多媒體技術視域下,裝置藝術設計被激活,受眾能夠真切地觸碰到作品,感受到裝置藝術作品的實用價值。另外,互動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裝置藝術設計中,最終呈現的藝術作品具有可觸碰性,但在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能夠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其中,感受到裝置藝術作品的魅力。不同于以往的裝置藝術作品,互動多媒體技術的融入使得裝置藝術作品不再受空間的束縛,能夠帶給受眾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畫面,作品更加生動,尤其是在聲效的配合下,可以有效激發觀眾的想象力與創造力[3]。
(二)豐富裝置藝術作品信息
裝置藝術設計中融入互動多媒體技術,會以故事呈現的方式進行表達,作者與觀眾之間會建立起情感的橋梁,讓觀眾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創作意圖與理念,從中體會作者想要傳遞的情感。同時,能夠將裝置藝術設計作品的功能敘述出來,有助于受眾更加深入地感受其中的藝術內涵。在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將觀眾帶入創作者構建的空間中,根據作者自身的想法創設相應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能夠進一步深化作者的體驗與感受[4]。
(三)促進觀眾參與到作品創作中
在傳統模式下,觀眾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大多是從單一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并急于完成瀏覽,沒能體會到其中富含的內涵。但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參與其中,在互動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下調動觀眾的積極性與興趣,從而使觀眾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真實地感受到裝置藝術設計的內涵與價值,并愿意對此作停留,促進觀眾與作品之間的情感產生[5]。
五、互動多媒體技術在裝置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對策
(一)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其一,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的表現形式更關注對生活方式的拓展與延伸,其中包含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以整個社會的文化環境作為背景。正因如此使得其他藝術形式的表現張力遠不及該藝術,在表現形式、思考方式、展示效果以及批判指向等方面具有體現。其二,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在創造過程中更具獨立性,創作者應用一些方式方法,為觀眾帶來了視覺、聽覺方面的刺激,并綜合各種方式與方法對藝術主體進行表現,以此為觀眾帶來更加多角度、全方位的精神影響。其三,能夠引領潮流發展,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可以將自身的發展經歷與藝術形式整合在一起,從而以應用先進技術與多媒體融為一體的藝術發展方向,成為當今時代背景下展示藝術中十分重要的具有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四,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具有綜合性。裝置藝術中包含了諸多學科知識內容,如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且新媒體技術也包含其中,通過進一步探究學科深度與研究的范圍,更加能夠驗證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本身具有開放性。其五,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具有交互性,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不但強調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與情感傳遞,還關注帶給觀眾情感方面的體驗與沖擊,使得人們在這樣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到此項藝術的特殊性,從而進一步強化展示成效。其六,重視表達人的情感。從根本上分析,裝置藝術的服務對象是人,是為人設計良好環境的過程,通過良好的表達方式與方法,構建合理的空間環境,有利于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人與物體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從而促進人的精神情感提升,滿足人的精神生活,證明裝置藝術能夠將社會文化生活的形態呈現出來,能夠進一步滿足人對藝術的追求與向往。其七,將裝置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其自身的藝術性與特點能夠將目標展示內容更好地呈現出來。高質量的裝置藝術作品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與途徑,讓人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縮短,讓觀眾進入藝術中,感受藝術的美好。
為了充分發揮出互動多媒體技術在裝置藝術設計中的優勢,要把握互動裝置藝術的概念。從互動裝置藝術的角度分析來看,會通過媒介這一載體將作者的觀念與情感表達出來,是一種藝術作品。在裝置藝術設計中融入互動多媒體技術,雖然并不能在內涵方面做出改變,但是從外表上看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也使得互動裝置藝術效果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因此,發揮出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通過界面式與沉浸式兩種不同的模式呈現出來,前者支持觸碰、語言、肢體等動作,能夠在受眾眼前的屏幕上將藝術作品呈現出來,最終得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蒲公英》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交互裝置作品,在吹風機的紅外感應裝置作用下,能夠支持人機界面實現互動。在紅外感應吹風機運行后,界面上的蒲公英種子會隨之飄動,并產生具有特色的吹散效果,能夠促進觀眾與設計者之間進行情感互動與交流,同時將藝術設計作品的趣味性呈現出來。同時,可以將鼠標光標設計為吹風機的形態,每當進行點擊鼠標這一操作時,能夠呈現出一種吹散蒲公英種子的效果。而沉浸式交互裝置相比前者則特點要更加明顯一些,適合應用在一定規模的展覽中,如博物館、雙年展世博會等,在大面積的場館展覽中,觀眾的交互感知更加顯著,能夠帶給觀眾更加印象深刻的情感體驗,使其沉浸其中。此種互動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Cloud》,該作品由600多個燈泡共同組成云朵,受眾拉動燈繩便可實現對燈泡云朵的亮滅操作,在此過程中觀眾融入其中,也成了作品中的一部分。在閃爍的云朵中,觀眾的感受和情感與作品相結合,能夠靜下心來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創作意圖,能夠從環保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到環保節能的重要性[6]。
(二)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中常用的技術系統
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在進行創作過程中會應用到信息監測系統、信息收集系統、信息傳輸系統以及虛擬翻書系統等技術,借助信息技術表現出的具體形式,用藝術作品打動人。在此前提下,不但對動畫、音頻、視頻等媒體進行有機結合,還對相關內容的含義與背景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應用傳統的陳列方式實現橫向動態展覽形式,豐富觀眾的視覺與聽覺體驗,提高了觀眾的觀賞興趣,并且能夠讓觀眾進一步感受并體會設計者的想法[7]。
(三)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的具體應用
在世界博覽會等場合中都會應用到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在世界博覽會這樣的場合中能夠為世界科技、文化等領域發展形成有效的推動作用,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溝通交流,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在該場合中深受人們的青睞,而且此種藝術手段也被廣泛應用到世界博覽會各國場館的項目展示中。德國曾經在世界博覽會中通過應用聲音高低、大小、強弱控制感應球的運行方向。其中融入了多媒體技術與裝置藝術,進一步地呈現了作品,保證作品能夠與觀眾進行全面的互動,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能夠發揮出一定的引導作用,在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進行裝置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體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將文化理念呈現出來,從而意識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從而有效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傳遞,確保欣賞者能夠產生思想共鳴[8]。
六、結束語
在裝置藝術設計中應用互動多媒體技術,能夠帶給受眾別具一格的體驗與感受,發揮出觀眾的主觀能動性,吸引觀眾積極參與其中,感受作品帶來的生命力與活力;能夠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加深受眾的情感感受與體驗,同時也能提高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鈺然.多媒體互動裝置藝術介入公共空間之研究[J].明日風尚,2019(16):138-139+143.
[2]何帥森.新媒體影像裝置藝術的“互動性”思維探究[J].智庫時代,2018(40):265-266.
[3]何帥森.基于互動多媒體技術的裝置藝術設計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3):50-51.
[4]王洪宇.裝置藝術在展覽設計中的應用[D].海南大學,2017.
[5]伊文菲.基于互動多媒體技術的裝置藝術設計研究[J].藝術品鑒,2017(02):158-159.
[6]顏成宇,孫博.淺析展示設計中的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J].藝術教育,2015(12):269.
[7]陳涵虛.體驗與互動—多媒體互動裝置藝術介入公共空間之研究[D].上海大學,2015.
[8]董斐然,徐喆.情緒的物化釋放——互動多媒體技術在裝置藝術中的應用[J].設計藝術研究,2014,4(0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