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對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成為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1 傳統高校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問題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集體課教學,長期以來都是培養學生音樂技能與音樂素養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鋼琴集體課卻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前教育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
1.1 教學內容單一:過度側重技術訓練
在傳統的高校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學生的技術訓練,如手指的靈活性、節奏的準確性等。這種“以技為本”的教學理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但卻忽略了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藝術,它涉及對音樂的感知、理解、表達和創造。因此,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過度側重技術訓練,不僅無法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能導致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逐漸減弱。
1.2 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缺乏互動性和個性化
傳統的高校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往往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雖然簡單直接,但卻缺乏互動性和個性化。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無法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學缺乏互動性和個性化,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能導致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1]。
1.3 評價體系不完善:過于注重技巧考核
在傳統的高校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中,評價體系往往過于注重技巧考核,如演奏的準確性、速度等。這種過于注重技巧的評價體系,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技術水平,但卻無法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創造力,而不是簡單地考核學生的技術水平。因此,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不僅會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還可能會抑制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2 創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策略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學前教育的發展,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亟待創新與改革。傳統的以技術訓練為主、注重模仿和單一評價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前教育對音樂教師多元化能力的需求。因此,探索并實施新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成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題。
2.1 豐富教學內容:引入多元音樂元素
在創新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中,首要任務是豐富教學內容,使其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技術訓練。為了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教學內容中應當引入音樂欣賞、音樂創作、音樂理論等多元化的音樂元素。
(1)音樂欣賞:通過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音樂文化,還能激發他們的音樂興趣,為后續的鋼琴演奏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音樂創作:在鋼琴集體課中引入簡單的音樂創作活動,讓學生嘗試自己編寫簡單的旋律或伴奏。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能加深他們對音樂結構的理解,使他們在鋼琴演奏中更加自如。
(3)音樂理論:加強音樂理論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如音階、和弦、節奏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鋼琴演奏中更加有理有據,同時也能為他們后續的音樂學習和創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注重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模仿,缺乏互動性和個性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和體驗音樂。例如,可以模擬幼兒園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音樂教師,進行鋼琴演奏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更加了解學前教育的實際需求。
(2)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中共同進步??梢宰寣W生在小組內進行鋼琴演奏的練習和展示,通過互相評價和反饋,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團隊合作能力。
(3)翻轉課堂: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如在線教學平臺、教學視頻等,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和預習。課堂上則主要進行問題的解答、深入的討論和實踐活動的開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和有針對性。
2.3 完善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
評價體系的完善是創新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傳統的以技巧考核為主的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前教育對音樂教師綜合素質的需求。因此,應當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
(1)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例如,可以評價學生在音樂欣賞、音樂創作等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表現,以及他們在合作學習中的貢獻和進步。這樣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2]。
(2)表現性評價:通過學生的鋼琴演奏、音樂創作、教學實踐等活動,評價他們的實際表現和能力水平。這樣的評價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創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三個方面入手,引入多元化的音樂元素和教學方法,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創造力,為學前教育事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改革也能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 實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創新策略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學前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集體課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實施創新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對實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創新策略的建議:
3.1 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是實施創新教學策略的關鍵。因此,高校應加強對鋼琴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1)定期組織專業培訓:高校應定期組織鋼琴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鋼琴演奏和教學水平。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交流活動,拓寬視野,增強創新能力。
(2)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高校應鼓勵鋼琴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探索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教學方法和模式。通過教學研究,教師可以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效果,推動鋼琴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3.2 優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和資源
現代科技手段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手段,高校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化鋼琴集體課的教學環境。
(1)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高??梢栽阡撉偌w課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如使用教學軟件、音樂視頻等,豐富教學內容和手段[3]。
(2)利用網絡資源:網絡資源豐富多樣,高??梢砸龑W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例如,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優質的在線音樂課程、音樂論壇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拓寬視野,增強音樂素養。
3.3 加強學科融合,形成跨學科的教學模式
鋼琴教學不僅是音樂學科的一部分,也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高校應加強鋼琴教學與學前教育其他學科的融合,形成跨學科的教學模式。
(1)與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融合:鋼琴教學與學生的心理發展、教育技巧等密切相關。因此,高??梢詫撉俳虒W與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相結合,探討如何在鋼琴教學中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提高教學效果。
(2)與其他藝術學科融合:音樂與舞蹈、美術等藝術學科有著天然的聯系。高??梢越M織跨學科的藝術實踐活動,如音樂與舞蹈的結合、音樂與美術的融合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不同藝術形式的魅力,提高綜合藝術素養。
3.4 完善評價體系,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機制
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高校應完善鋼琴集體課的評價體系,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機制。
(1)注重過程性評價:除了傳統的結果性評價外,高校還應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發展。通過過程性評價,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2)引入多元評價主體:除了教師評價外,還可以引入學生自評、互評等多元評價主體。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激發學習動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5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高校應加強鋼琴集體課的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增加實踐課程:高??梢栽黾訉嵺`課程的比重,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鋼琴教學和演奏技巧。同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音樂比賽、演出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技能[4]。
(2)建立實踐基地:高??梢耘c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建立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平臺。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學前教育的實際需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4 結語
創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的關鍵。通過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和完善評價體系等策略的實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未來,應繼續探索和創新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以適應學前教育發展的新需求。■
引用
[1] 林怡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創新模式實踐[J].科教導刊,2021(31):82-84.
[2] 解歡.試析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奧爾夫教學模式[J].音樂生活,2020(12):70-71.
[3] 呂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分組互動教學模式新探——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J].大觀(論壇),2020(6): 126-127.
[4] 白文琪.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藝術大觀,2020(13):70-71.
本文系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協會藝術科學重點課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問題研究”(L2023Q0419032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姜筱(1989—),女,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就職于青島恒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