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聚榮

新海客運樞紐位于海南省的瓊州海峽。瓊州海峽是我國三大海峽之一,地處要沖,被譽為“黃金水道”。海南省90%以上的生活物資、三分之一的客流量都要通過瓊州海峽運輸。
據了解,新海客運綜合樞紐由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建設,總占地面積93.4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為當前全國最大的港口客滾綜合樞紐,年設計通過能力為旅客3500萬人次、車輛560萬輛次。
2020年10月,位于新海港的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項目開工建設。建設者們克服體量大、難度高、涉及專業面多等重重困難,運用新理念、新技術,通過政企合力推動項目建成投用。

早在工程設計之初,項目方就將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項目定位為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向而行、融合發展的“頭號工程”,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原則,建設環境健康、綠色環保、資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環境友好型綠色港口。

新海客運綜合樞紐的規模龐大,設計先進,功能齊全。該樞紐集港口客運、城市交通、物流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適的出行體驗。同時,該樞紐還具備了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為旅客提供了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新海客運綜合樞紐登船口的6座廊橋連接覆蓋12個泊位,可同時保障2000多名旅客快速登船。


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項目采用整體式的建筑處理,將主樓、候船廊、地面交通中心覆蓋在一個連續的屋面之下。從空中俯瞰,其流動的造型如浪潮澎湃、蛟龍出海、鯤鵬展翅,呈現出宏大的建筑氣勢。
新海客運綜合樞紐大樓共有三層,一層是公交車、客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落客地點,二層是出發大廳,三層則是到達大廳。開車拐上匝道,直接開到二層的出發大廳,非常方便,旅客無須拎著沉重的行李轉來轉去。大樓美觀整潔、廊橋直接連接船舶,不少司機、旅客表示過海體驗感大有提升,輪渡出行更便捷、舒適。此外,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項目還建有GTC,匯聚了出租、公交、城際汽運等功能,并規劃預留了地鐵站接口,為旅客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站內“零換乘”。
作為旅客上下船的必經之路,新建的6座廊橋可以輻射12個船舶泊位,直通綜合交通樞紐大樓。旅客過海可以從涼爽的大樓內部出發,通過廊架直達船上,不再被日曬雨淋。在登船口,透過一面玻璃墻,開闊的海景映入眼簾,旅客可以看見船舶和大海,邊賞海景邊候船。

新海客運綜合樞紐采用了先進的智能化管理技術,依托智慧查驗通道,出島車輛實現人車分流,動線清晰,也更安全。整體樞紐運用全方位智能化管理,保障旅客的出行體驗:一是全預約智能購票;二是全預約智能進港;三是智能檢票;四是智能待渡;五是智能結算,在旅客、司機通關的效率方面有大大提升。

這種智能化管理不僅提高了客運效率,還為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同時,該樞紐還注重服務質量提升,通過加強員工培訓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投入運營后,新海客運綜合樞紐將集港口候船、登離船、口岸查驗、樞紐商業和交通“零換乘”等功能于一體,發揮“交通樞紐+”效益,帶動新海港片區旅游、商業、文化、自由貿易服務等產業發展,對促進海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以及推動瓊州海峽經濟帶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試運營首日截至11月29日16時,新海港共發班18航次,輸運車輛1412輛次,運送旅客4967人次,新海港安檢、檢票、廣播系統、登船廊橋等設備運行正常,港區過海司機、旅客交通流線順暢。

全國最大的港口新海客運綜合樞紐的投入試運行是我國港口客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它將為我國港口城市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促進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