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一條“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七部門聯合進駐滴滴”的消息引燃全網輿論,撕開了數字安全的口子,網友一片嘩然。
“滴滴事件是怎么回事?我的出行信息被泄露了嗎?那我的信息還安全嗎?如何保證我的個人隱私?”這些問題縈繞在每一個人心頭。
2022年7月16日, “滴滴被處罰80.26億,存在1 6項違法事實”的新聞再次讓數據安全的話題回到了公眾視野。根據百度指數顯示,當日的瞬時指數一度逼近12萬,微博指數顯示,12月17日“滴滴”關鍵詞指數瞬時達到了3165842,環比增長了1436.72%。
滴滴被罰事件再次引起了公眾對于信息安全的擔憂,大數據竊取隱私又在一遍一遍試探老百姓的底線, “誰來保護我們的數字安全”成為2022年討論度極高的聲音。
2022年8月3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指南(第一版)》,對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方式、申報流程、申報材料等具體要求作出了說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9月1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修政(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意見的通知。
《網絡安全法》擬調整違反網絡運行安全保護義務或者導致危害網絡運行安全等后果的行為的行政處罰種類和幅度,進一步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有關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新增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等。
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直接體現,數據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議題。現如今,數字安全影響的不僅僅是國家,更成為普通老百姓生命財產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安全,才能你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