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英

汽車領域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離不開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的創新。近年來,大型結構件的一體化壓鑄、3D打印輕量化零部件分別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工藝革命。制造工藝與技術的一小步往往會開創汽車制造的全新局面。
當今的鑄造、鍛壓工序都已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鑄造、鍛造和沖壓車間所使用的現代化設備,可以生產出誤差很小的非切削加工零件。由于在切削加工前提高了工件的尺寸精度,工件粗加工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同時,新的刀具材料和大功率、高剛度機床的應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近年來開發應用的精鍛工藝、模具,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精度。如中重型貨車后橋中的行星齒輪、半軸齒輪,過去用格里森圓拉機制造,近年來開始全部改為精密鍛造。
切削技術正朝著數字化、高效、低成本及過程控制環保等方向發展。目前已實現高速車削、高速銑削、高速磨削及高速滾齒。鋁合金車削、銑削的速度已達到3000m/min以上的水平;鑄鐵橋殼已實現強力車削,轉向節、凸輪軸也實現了強力磨削。使用無公害切削液,機床和刀具的技術進步使很多傳統的濕式切削變為干式切削,在車、銑方式大量應用的同
時 ,齒輪加工干切削也已成為現實。
汽車制造中大量使用焊接機器人,焊接車間幾乎沒有操作工人,實現了質量穩定的多品種、大批量的車身焊接生產。
數字化方面,3D設計、分析、工藝及加工在汽車制造中普遍應用,而且在發動機、變速器、橋等殼體類零件加工中已普遍應用柔性加工。
本期雜志即以“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為主旨,集中展示汽車零部件制造過程中的技術創新與工藝優化,希望能夠引起行業的普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