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惠軍
摘 ? ?要:本文以提高船舶修理質量為目標,通過船舶修理質量現狀調查分析,找出船舶修理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運用質量管理方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提高船舶修理質量和顧客滿意度。
關鍵詞:船舶修理;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B93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Weaknesses and Solutions in Quality Control of Ship repair
XI ?Huijun
( Guangzhou South China Shipyard, ?Guangzhou 510715 )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hip repair.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ip repair qua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weak links in quality control in ship repair.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specific solutions are fou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hip repair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hip repair; ?Quality control
1 ? ? 前言
我國是世界船舶制造和修理第一大國,隨著國內外航運業蓬勃發展,船舶修理業也蒸蒸日上,船東、船舶修理企業和相關方日益高度關注船舶修理質量。本文通過船舶修理質量現狀調查分析,查找船舶修理質量控制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并運用質量管理方法對薄弱環節進行原因分析,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加強船舶修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和修理過程質量控制,提升船舶修理質量,提高顧客滿意度。
2 ? ?船舶修理質量控制現狀
船舶修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船舶系統和裝備修理復雜,修理質量控制難度大。船舶修理一般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由質量經理負責修理質量控制。
船舶修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具體實現過程見圖1所示。
船舶修理產品和服務實現過程 圖1 船舶修理產品和服務實現過程
通過分析和排查,在船舶修理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低
船舶修理廠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運行和保持水平低,運行存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和具體運行兩張皮現象,無法有效改進質量管理體系;部分品控員工沒有定期進行質量知識培訓;質量責任制和質量保證計劃和措施落實不到位。
2.2 ? 質量控制策劃不全面
因修理周期短,修理前技術準備不充分。對船舶技術狀態基線、技術標準和要求等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修理技術方案》和《質量保證大綱》等編制不全面。
2.3 ? 外包工程和外購件質量無法保證
外包工程和外購件(供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質量參差不齊,因供方為外單位,體系運行情況無法監督管理,船舶修理企業無法對其進行產品實現全過程的質量跟蹤,質量控制點少,一般只是進行最終檢驗,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2.4 ? 質量檢驗文件編制不全面
質量檢驗文件編制不全面,未能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制度;未明確各級各類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相互關系和內部溝通的方法,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的質量職責和接口的關系。
2.5 ? 現場管理不夠科學
船舶各系統和裝備復雜,施工單位多,船機電等各工種交叉作業,沒有進行科學的現場管理。
3 ? ?解決方案
3.1 ?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
(1)船舶修理企業應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證書,并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應持證上崗,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必要時邀請船東和相關方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監督審核,確保體系審核質量;定期進行第三方審核,對審核發現的不符合情況及時進行整改;定期對與質量有關的員工進行質量知識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汲取各先進船舶修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精華,不斷修訂《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編制《質量職責和權限》、《戰略管理辦法》、《風險和機遇控制程序》和《外包過程控制程序》等各類程序文件,落實質量責任制、質量保證計劃和質量保證措施,確保船舶修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證船舶修理質量;
(2)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小組和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活動。每年初制定《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和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活動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年底對《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和《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活動情況》進行發布,對優勝者進行嘉獎;
(3)按照GB/T 19580-2012《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積極推進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不斷創新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方法;建立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以企業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塑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員工隊伍;建立三個層次的績效改進方法:運用合理化建議、技術攻關、QC小組活動,改進產品績效;運用體系認證、基礎管理驗收等,改進過程績效;運用戰略管理和標桿對比等方法,提升整體績效;積極創建學習型企業,制定培訓教育年度計劃,組織員工參加技術培訓和先進企業管理經驗交流,定期召開技術、質量評審會,QC小組成果發布會;
(4)建立信息管理平臺,利用報刊、網絡、參觀交流、專家診斷等形式,及時推廣員工先進工作方法和經驗,實現知識共享,同時對先進工作方法和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形成標準加以推廣和執行。
3.2 ?編制相關技術文件
為確保產品質量,修理前進行動靜態工程勘驗是做好船舶修理設計的關鍵環節。通過認真仔細的勘驗,掌握裝備的具體狀態和技術參數,編制《合同》、《修理技術方案》、《技術規格書》、《修理工程明細書》和《質量保證大綱》等技術文件;船舶修理企業應從船舶建造單位或船方獲取船舶完工圖紙資料,在修理前進行技術交底,編制《船舶修理工藝》和《檢驗項目明細表》指導修理工作。
以上技術文件必須經船東、船舶修理企業和相關方充分溝通,并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簽字確認,并發放給相關單位和人員,作為船舶修理的執行標準。
《質量保證大綱》是船舶修理質量控制的綱領性文件,必須由船東和船舶修理企業法人代表親自簽署。其中,主要規定了質量工作原則與質量目標、管理職責、質量信息的管理、技術狀態管理、人員培訓和資格考核、文件和記錄的控制、顧客溝通、采購品控制、外包過程控制、工藝管理、工藝設計輸入與輸出、故障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修理可靠性工作、工序質量控制、關鍵過程控制、特殊過程控制、修理進度控制、監視和測量、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裝備管理與防護、產品質量檢驗、過程檢驗、系泊試驗、不合格品審理、修后質量保證等25個方面的具體質量要求,船舶修理企業在產品實現全過程必須嚴格執行《質量保證大綱》,確保產品質量。
3.3 ? 加強外包工程和外購件質量控制
外包過程和外購件質量控制是船舶修理質量的薄弱環節。船舶修理企業應對外包工程和外購件(供方)實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準入制度,月度、季度和年度定期從經營范圍、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3個方面對供方進行嚴格監督審查,符合船舶修理企業《供方管理制度》要求才能承接外包工程和外購件,監督審查不符合船舶修理企業要求的應及時踢出船舶修理企業《供方名錄》;外包工程和外購件(供方)與船舶修理企業簽訂《外包工程和外購件承包合同》時,必須簽訂《技術協議》、《技術規格書》、《檢驗項目明細表》和《質量保證大綱》作為合同附件,并由船舶修理企業按照以上文件要求嚴格監督其執行,具體要求從人、機、料、法、測、環等方面進行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控制,確保供方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運行,使外包工程和外購件質量符合船舶修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合同要求。
3.4 ? 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制度,確保過程控制質量
(1)根據合同和工程明細書要求,編制《質量檢驗規程》、《質量檢驗驗收細則》、《質量檢驗項目明細表》、《系泊試驗大綱》、《航行試驗大綱》、《船舶修理工程勘驗控制程序》、《采購器材和外包件進貨檢驗控制程序》、《船舶修理檢驗驗收制度》、《柴油機修理程序》、《關鍵過程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質量會議制度》和《產品保修和用戶訪問服務制度》等程序文件,規定質量檢驗流程,按照以上質量檢驗技術文件和程序文件要求進行質量檢驗驗收工作,不斷完善質量檢驗制度,確保船舶修理過程控制質量。
(2)嚴格執行三級檢驗制度(自檢、互檢和專檢):工作者自檢;班組長或技術員互檢;質檢員專檢。確保產品一次報驗合格率在99%以上,經自檢、互檢符合要求后,填寫產品驗收單向質檢員報驗,質檢員按有關技術文件規定進行檢驗和試驗,檢驗合格后在產品驗收單上簽署檢驗結論,并簽名和加蓋個人檢驗印章;對未實施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能向下工序運轉和交付,除非得到法人代表的批準,并簽署書面決定;最終的檢驗和試驗,應在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按規定要求完成并符合要求后進行;最終檢驗和試驗按規定完成后且結果符合規定要求、產品質量證明文件齊全并按規定由質檢員驗收簽字后,產品才能交付。對一次報驗不合格的專檢項目,升級報驗,并進行質量責任追究處罰。
3.5 ? 加強現場管理
按照GB/T 29590-2013《企業現場管理準則》,運用現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貫徹一心、二效、三節的管理理念,針對質量工作的特點和特殊需求,運用系統的管理方法,嚴格程序,采取6S管理和目視化管理等各種工具和方法,實現現場管理區域定置規范化、目視管理標準化、設備維護全員化和檢查考核日常化,確保質量服務得到快速提升。
4 ? ?結束語
通過對質量控制薄弱環節的解決方案的實施,細化和完善《修理技術方案》和船舶修理質量管理體系,優化體系和作業文件98項,嚴格各個過程的作業規程和質量控制,強化現場管理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自上述方法實施以來,一般質量問題由10個下降為2個,嚴重質量問題由1個下降為0個,一次報驗合格率從95%提升到99%,顧客滿意度從90%提升到98%,有效提高了船舶修理質量和顧客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伍愛.質量管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2]馬林,段一泓,孫靜.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3]馬林,龔曉明,岳剛,等.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務[M].北京:中國標
準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