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實驗小學五(1)班 張晉瑋
指導老師 屈 妍

盛夏,在知了聲聲里,媽媽帶我去長興縣水口鄉尋訪紅色記憶。一路上,農舍儼然,竹林掩映。一陣微風拂過,竹海便漾起層層綠波,甚是好看。媽媽說:“今天,我們去瞻仰的是陳忠達烈士之墓。”
“到了,就是這里。”媽媽在路邊把車停好。我推開車門,墓碑上“陳忠達烈士之墓”七個大字映入眼簾。十幾米的小路盡頭就是烈士墓。來到墓前,我恭恭敬敬地獻上一枝菊花。墓身是用灰色水泥鑄就的。墓兩側各蹲著一只小石獅子,古樸莊嚴。墓的后面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樹,旁邊還有幾棵紅葉石楠,郁郁蔥蔥。陽光從樹葉的間隙中漏下來,地上光影斑駁。
墓的東側有一方大理石,上面鐫刻著一副對聯“忠魂堅貞驚天地,碧血丹心耀古今”,以及陳忠達烈士的生平事跡。讀著這些文字,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位頂天立地的抗日英雄形象。
媽媽說她讀小學的時候,每年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烈士墓前獻花,以緬懷陳忠達烈士,還會請一些老戰士講解英雄事跡。“陳忠達烈士犧牲的時候才25歲。”媽媽神情凝重。我瞪大了眼睛:“媽媽,那他怎么犧牲的呢?”媽媽蹲下身,一邊清理墓地的雜草,一邊為我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那是在1945 年6 月26 日,陳忠達擔任中共長興縣鼎新區委組織委員兼水口鎮黨支部書記,在水口鎮靈官殿和徐一平、葉金壽等人執行任務時,中了日軍的埋伏。陳忠達一行立即擲出手榴彈,并迅速鉆進路旁的竹林。頓時槍聲大作,子彈像雨點般朝他們射來。危急時刻,陳忠達用火力掩護戰友們撤退,自己卻不幸被捕。
等陳忠達蘇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緊緊地綁在一根毛竹上,傷口上的鮮血不斷滲出,染紅了腳下的一片片竹葉。起先,他只是聽見日軍嘰里咕嚕地說著什么,隨后敵人拿著刺刀在他眼前晃來晃去。一個偽軍對他說:“皇軍講了,只要你說出新四軍在哪里,就可以免你一死!”“走狗,別做夢,怕死不當新四軍!”陳忠達圓睜雙目,連聲痛罵漢奸和日軍。殘暴的敵人惱羞成怒,用刺刀扎進了他的胸膛。就這樣,陳忠達同志壯烈犧牲了。
媽媽的講述戛然而止,這一刻,似乎空氣都凝滯了。有杜鵑的叫聲傳來,聲聲叫喚,凄清悲涼。有風吹來,不遠處的竹林發出了沙沙的響聲,如泣如訴。我挺直了腰板,鄭重地敬了個禮,心中默念:“烈士安息,這盛世已如你所愿!”

變胖的體驗
課間,阿光問同桌:“你知道變胖是一種什么體驗嗎?”同桌回答:“不知道呢,難道你有了新的體驗?”阿光略顯憂傷地回答:“是啊,我站在窗口,屋子就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