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又到一年一度財報季,各大電影公司紛紛交出成績單。
《綜藝報》梳理11家國內上市影企2022年財報及2023年Q1財報發現,受新冠病毒感染等外部因素影響,上市電影公司2022年集體虧損。隨著影片定檔宣發周期恢復常態化,多部進口影片陸續引進,電影行業迎來全產業鏈復蘇,電影公司也逐步走出陰霾,2023年Q1,超六成上市影企業績飄紅,實現盈利。
財報顯示,2023年各電影公司儲備項目豐富,前期積壓的影片有望陸續與觀眾見面。除了內容創作、院線經營等主營業務,各公司積極開拓劇集、衍生品、線下娛樂等“副業”,多元布局緩解壓力,為公司“回血”。
2023年Q1業績表現亮眼
4月底,各上市電影公司陸續公布2022年財報。據《綜藝報》不完全統計,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博納影業、橫店影視、金逸影視、文投控股、光線傳媒、幸福藍海、華誼兄弟、上海電影、北京文化等11家公司集體虧損。虧損最少的3家是北京文化、博納影業和中國電影,分別虧損0.61億元、0.72億元和2.15億元;虧損最嚴重的3家為萬達電影、文投控股和華誼兄弟,數額分別為19.23億元、12.73億元、9.82億元(見下表)。
關于虧損原因,多家公司在財報中提及,2022年電影投資、制作和發行業務受到外部環境較大影響,全國多數影院間歇性停業,作為重要票倉的一線城市相對停業比例最高,票房同比下滑43.3%。受此影響,全年電影票房300.67億元,較2021年下降36.4%,觀影人次7.12億,較 2021年下降39.2%。同時,整體供片不足。全年上映新片 325 部,較上年減少 222 部。
院線龍頭萬達電影表示,“2022年電影行業影院頻繁停業,影片供給不足,熱門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重點檔期未能充分發揮,行業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電影人頑強地承受著壓力,在堅守中前行。”博納影業也在財報中表示,電影票房降低系影院關停、觀影需求趨疲、優質影片換檔/撤檔等一系列因素相互影響所致。光線傳媒2022年虧損7.13億元。針對電影業務業績下滑,光線傳媒解釋稱,由于大部分項目上映計劃被推遲,電影業務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今年以來,我國電影市場持續復蘇,市場回暖信號逐步明晰。藝恩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電影市場票房158.6億元,同比增幅13.3%;總觀影人次3.37億,同比上漲9.4%。與年報同步發布的2023年Q1財報是市場復蘇后各大電影公司交出的首份成績單,業績表現大都不負所望。上述提及的11家上市影企中,除了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文投控股未能扭虧,萬達電影、上海電影、金逸影視等多家公司實現盈利,最高凈利同比增長甚至超過100%(見下表)。
其中,萬達電影凈利潤3.16億元,同比增長601.57% 。公司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影院經營秩序逐漸恢復正常,國產影片定檔宣發常態化,該公司主投主控的電影《想見你》取得票房4.03億元,參與投資的兩部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2》和《熊出沒:伴我熊芯》分獲40.3億元和14.9億元票房。與萬達電影類似、依靠春節檔“回血”的還有光線傳媒,其參投的《深海》《滿江紅》《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總票房近60億元,在此基礎上,光線傳媒2023年Q1公司總營收4.1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38%。
大刀砍向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兩大業務,發展重心回歸影視內容后,華誼兄弟的戰略布局調整在今年初見成效。業績報告顯示,華誼2023年Q1營收2.33億元,同比增加76.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6萬元,虧損同比收窄91.99%。報告期內,華誼主控的電影《愛很美味》、參投的 《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編輯部》《灌籃高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回血”作用。
儲備項目豐富
優質內容是影視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各公司財報也著重介紹了這部分規劃。
中國電影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披露了公司正在推進的一些電影項目。定檔2023國慶檔的《志愿軍:雄兵出擊》,將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偉大歷程;改編自金庸經典武俠作品的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講述武林豪杰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其他重點項目還包括以杭州“天才譯者”金曉宇為原型的《天才翻譯家》,展現“兩彈一星”科研精神傳承的《群星閃耀時》等。
博納影業財報也披露了該公司的最新項目計劃,《別叫我“賭神”》6月上映,周潤發再演“賭神”;《爆裂點》《狂奔吧老爸》 《少年時代》正在后期制作中;《傳說》正在拍攝中;《紅海行動2:虎鯨行動》《智取威虎山前傳》《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已立項。萬達影視主投主控的《維和防暴隊》《尋她》等電影計劃于年內上映。北京文化財報披露,系列電影《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已制作完成,暫定名為《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電影已通過內容初審并已取得“龍標”,計劃于2023年暑期檔上映。
華誼兄弟后續的項目儲備較為豐富,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系列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管虎導演的《狗陣》、高虎導演的《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均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馮小剛執導的《非誠勿擾3》已立項。橫店影視在財報中提到,公司將在2023年大力發展內容板塊,計劃參投10部以上優質影片,主投及參投影片票房占全國總票房20%~30%。
光線傳媒方面,張藝謀導演的《堅如磐石》、五百導演的《掃黑·撥云見日》計劃年內上映;蔣勤勤和吳磊主演的劇情電影《草木人間》、青春喜劇電影《她的小梨渦》、犯罪動作電影《本色》(原名《新秩序》)等項目也在推進中。該公司在動畫方面持續發力,《哪吒之魔童鬧海》預計明年上映。光線傳媒判斷,“中國電影市場的復蘇比大家想象中更快”“行業將進入良性循環,市場及票房有著巨大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光線傳媒一改疫情防控期間依靠低成本電影“穩”業績的做法,在本次財報中明確表達了“加大頭部內容的投入力度”的規劃。
多元布局 拓展業務線
除了內容制作,電影公司紛紛謀求多元化產業布局,突破單一商業模式。
今年春節檔,中國電影主控的《流浪地球2》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5月8日,該公司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披露,公司正在籌建中國科幻電影樂園,將以系列科幻電影IP為核心,打造具有奇幻性、冒險性、體驗性、互動性的旅游娛樂園區。據介紹,該籌建項目位于北京市懷柔區,毗鄰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
“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個中國電影類型化主題公園,但是一些影片帶動了城市旅游熱,比如,《非誠勿擾》帶動了海南旅游,這兩年,《懸崖之上》《你好,李煥英》《滿江紅》等電影的取景拍攝地都成了網紅打卡地。”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表示,希望未來公司在創新板塊上能夠增加這項發展業務,這也是中國電影響應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一項具體措施。消息出來后,5月9日中影A股開盤后數分鐘就直接漲停,在科幻主題樂園話題的加持下,中國電影的發展顯然具備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新冠病毒感染給影院經營帶來諸多挑戰,擁有院線業務的萬達電影、金逸影視、橫店影視,積極探索多元經營路徑。2022年,萬達電影拓展各類演出、劇本殺、賽事直播等業務,利用影院的放映資源、內容資源、場地資源等開展電影研學活動,吸引更多人群走進影院。該公司還注重布局IP授權和衍生品業務,創新經營多元發展。
在復合經營方面,金逸影視強化影院社交功能屬性,打造多功能特色主題影廳,同時主打“電影+全時段+餐飲”理念,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橫店影視通過大力推廣科普兒童劇巡演、脫口秀等演出類活動,合理利用影院的時間、空間。
此外,多家電影公司積極推進劇集業務,實現多渠道“回血”。萬達電影旗下新媒誠品投資制作的《他是誰》今年一季度播出后反響不俗,待播劇包括《最燦爛的我們》《畫眉》《仙劍奇俠傳四》《夢外灘》《交錯的場景》等;博納影業在年報中明確表示,將主旋律的電影題材拓寬至業態豐富、受眾廣泛的網絡劇、電視劇領域。目前,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電視劇《上甘嶺》已經開機,預計年內播出。
華誼兄弟在報告期內,參與制作投資多部電視劇、網絡劇,主要包括《消失的孩子》《戰火中的青春》《回響》等。光線傳媒出品的《山河枕》《春日宴》《拂玉鞍》《大理寺少卿游》等劇集已與相關視頻平臺達成合作并順利推進,其中《大理寺少卿游》《拂玉鞍》有望2023年播出。
擁抱新技術
2023年開年,ChatGPT的火爆讓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成為新潮流,2022年財報及2023年Q1財報中,不少影視公司都表示正在積極擁抱AI、元宇宙等新技術。
今年3月初,上海電影斥資6120.24萬元向控股股東上影集團收購了頭部IP儲備運營商上影元文化51%的股權。此舉被視為公司數字化發展的再下一城。作為 AIGC 概念股,上海電影股價隨之上漲。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上漲12.9%;歸母凈利潤3597.57萬元,同比增長2894.58%。
據悉,上影元文化是IP運營公司,擁有上影集團旗下《廬山戀》《三毛從軍記》《阿Q正傳》 《巴山夜雨》《闕里人家》等多個經典電影內容IP的獨家運營權限,同時手握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旗下《大鬧天宮》《葫蘆兄弟》《黑貓警長》《九色鹿》《天書奇譚》等動畫IP的獨家內容運營權限。上海電影此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收購上影元文化是公司向數字化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博納影業表示,公司將在科技與文化創新結合上繼續發力,縱深全產業鏈發展,繼續探索虛擬影棚、AR拍攝、人工智能等新形式、新技術的產業應用,提升影視作品的拍攝質量和制作效率,優化拍攝成本。
日前,由博納影業出品,唐季禮編劇并執導,成龍主演的電影《傳說》亮相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引起影迷廣泛關注。作為電影《神話》的續作,《傳說》將延續唐季禮和成龍的冒險動作電影風格,同時引入最新的AI技術,借此連接夢境與現實。
早在3年前,中國電影就專設了電影科技板塊,探索電影科技創新和市場化應用。對于電影未來如何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賦能行業發展,中國電影方面表示,目前應探討如何更優化、科學、有效地使用好這個工具。“文明建立在人的基礎上,沒有人的文明是不存在的。在電影創作中,優秀的導演和演員源于他們對藝術的體會,我們希望在保持這個核心價值的同時,用好 AI 工具。目前,AIGC 技術迭代速度很快,已從文字、靜態畫面到動態畫面,未來實現對所有素材的消化吸收后,可能會呈現另外一種狀態。所以,公司積極關注、緊密跟隨這一新技術發展趨勢,做好未來中國電影科技創新的實踐人、出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