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瑜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518000
2022年,地緣沖突、疫情反復等多種因素交織,全球宏觀環境處于深度調整期。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主線,在備受推崇的同時,其未來發展仍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傳統通信消費增速趨緩,而新型信息服務領域快速增長。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數據統計: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業務比上年分別增長11.5%、118.2%、58%和24.7%,處于高速增長期。因此,與這些業務強相關的算力網絡和產業數字化,成為通信產業最為確定的新商業成功契機。
面對契機的同時,算力網絡和產業數字化從網絡的連接能力拓展到云、網、算融合能力,具體在以下四個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1)服務場景擴展到企業數字化轉型、政企數字化治理等;服務對象不僅包括人、物還將包括虛擬世界;2)服務目標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拓展到提升社會生產和運轉效率;3)投入產出的周期加長,不確定性增強;4)需要通信產業之外更多領域的產業伙伴協同。傳統單一通信領域技術創新已無法滿足這些跨界、多技術融合創新需求。如何平衡投入和不確定性風險,保持企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在算力網絡和產業數字化這兩條明確的增長賽道上,需要更有效的、能夠價值最大化的“價值創新”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業內外成功的創新實踐。
抖音在2016年正式上線,不到一年時間用戶迅速發展到2億多,其成功的關鍵包括以下三方面:1)抓住了視頻業務快速爆發的時間窗;2)抓住了年輕群體,早期85%的抖音用戶在24歲以下,一方面可以產生巨大流量,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的社交帶動性帶來大量新用戶群體;3)產品核心能力,例如去中心化算法、智能分發,疊加推薦等成為抖音快速獲取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
寧德時代的成功也有相似因素:1)在綠色環保的風口下,利用國家對新能源的補貼和限制外商獨資生產汽車動力電池的政策,為基礎薄弱的中國鋰電池行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空間;2)在華晨寶馬的“助攻”下,成為首家進入頭部車企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3)技術實力是領域突破的關鍵,基于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專利占比,在眾多同行還沉迷于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時,寧德時代就瞄準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1]。
在ICT領域, Softbank是第一個引入iPhone的日本運營商,正是抓住了日本封閉的功能機環境和智能機誕生的時機,迅速吸引了日本一大批年輕的果粉。后續結合4G網絡覆蓋和資費等多方面的舉措,在2010至2013年間,NTT DoCoMo市場份額 從51.1%降到45.5%,KDDI基本穩定在29%,而Softbank從19.9%增長到25.5%,進一步縮小了和KDDI的差距,優化競爭格局[2]。
創新也是中興通訊成長的基因。中興SDR基站這一顛覆性創新,正是抓住了國內和亞太地區運營商從2G向3G演進的關鍵時間窗,通過基站部署形態,架構、芯片、算法等突破創新,大幅降低運營商網絡演進成本,從而迅速為中興擴大了市場;而將5G關鍵技術Massive MIMO提前到4G時代應用的創新,抓住了4G中后期視頻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網容量激增的時間窗,聯合運營商客戶快速驗證和商用,Pre5G贏得業界贊譽的同時,也奠定了中興在5G領域產品領先性的基礎。
從以上案例中,我們可以將其實現商業成功的“價值創新”方法總結為三要素:抓住時間窗,把握價值客戶,迅速匹配的核心能力,如圖1所示。在當前數實融合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面向未來行業的發展,“價值創新”方法三要素對算力網絡和產業數字化依然有很好的借鑒。

圖1 “價值創新”三要素
在創新戰略方向上,我們需要有對行業中長期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識別其中確定的、價值空間大的方向,例如產業數字化轉型、算網融合發展、綠色低碳、AI、元宇宙等。
洞察方向的同時還需要把握好創新的節奏。在過去通信領域的技術創新,主要考慮業務需求、技術標準和網絡能力等要素,然而在數實融合發展時代,我們認為,價值創新的時間窗需要綜合考慮需求側和供給側聯動,尤其在需求側的市場驅動、政策環境和供給側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儲備等幾個要素是否形成共振,從而判斷時間窗是否打開。
在數實融合發展時代,客戶從個人、家庭向企業客戶拓展?;ヂ摼W廠商、云商、行業龍頭企業等成為價值客戶。業界需要跟這些價值客戶一起通過場景共創、生態共享、能力共建,從而實現價值創新。1)場景共創:任何技術和產品創新都需要應用驗證,需要需求和供給側協同,識別場景價值、摸索需求、驗證并優化產品性能,并且形成場景復制;2)生態共享:基于價值客戶在行業內的影響力,聯合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行業合作及產業數字化進程;3)能力共建:面對不確定性,供給側和價值客戶在能力互補的狀態下,共同成長、能力共建。
核心能力不僅體現底層核心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擴展到平臺使能和集成服務能力。1)底層核心能力:核心芯片結合領域定制(DSA)、封裝和架構創新,延續摩爾紅利;通過CPU、GPU、DPU等異構算力組合,匹配場景實現更優的性能和效率表現;通過智能網卡、云卡、DPU等實現硬件加速,持續深化芯片、算法和架構的軟硬協同優化。2)平臺使能能力:在應用級,打造數字應用建運一體的閉環管理機制;在平臺級,制定共享服務組件開發、接入與調用規范,建立共享服務組件建設與運營的獎懲機制;在業務級,識別并提取可共享復用的業務環節,沉淀形成積木式、可調用的服務組件,構建自由拼接的業務流程模式;3)集成服務能力:行業數字化集成需要為行業客戶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IT集成與云使能服務,從項目管理、應用集成、數據集成等方面出發,確保行業化、場景化解決方案的高質量落地。
接下來我們就當前算力網絡和產業數字化這兩個關鍵的商業契機,探討一下某些領域實現“價值創新”的思路,并分享相關的成功實踐。
在抓住時間窗方面,供需雙驅,算力網絡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間窗。在需求側:新型云電腦、機器視覺、云XR、AI以及元宇宙等新業務的發展,對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視頻類業務已成為全場景的共性需求;在供給側:面對雙碳減排壓力、資源忙閑不均、東西部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算力網絡作為聯結需求側及供給側的橋梁,使算力連接成網,實現存算資源優化,提供高效靈活算力,在提升業務體驗的同時,極大降低成本。
與此同時,邊緣計算、SDN、NFV、AI等技術加速落地,要求云化網絡和算力的協同,云網融合向算網一體演進;算力度量、算力標識、算力感知和算力路由等技術,為實現算力和網絡在協議和形態上的深度融合、一體共生提供了技術可能。
在把握價值客戶方面,運營商和ToC、ToB、ToH、ToG高算力需求客戶共同構成“價值客戶”。一方面,運營商基于云網融合優勢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打造算網一體化服務差異化能力,承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和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無疑是算力網絡供給側最大的價值客戶;另一方面,運營商基于算力網絡培育面向個人、家庭、政企的算網融合產品和創新業務,帶來豐富的場景和巨大的算力需求。而面向CHBG市場的高算力需求客戶,比如互聯網頭部廠商、大型云商、超大型企業,也是產業在算力網絡上的價值客戶。
在構建核心能力方面,面對新形勢下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差異化算力需求,視頻類業務成為新型基礎業務,需要我們構建從底層核心能力、平臺能力到集成服務的視頻業務支撐能力。1)底層核心能力:首先是泛在、異構算力能力,通過部署中心-邊緣-超邊緣-端側算力的多層級立體式算力供給結構,滿足業務的差異化需求,算力平臺適配多樣性算力,提供一致的云化算力服務;其次是長距大帶寬傳輸能力,通過光網絡構建分級時延圈提升傳輸能力,通過5G增強技術、SRv6、確定性網絡、無損網絡等技術滿足傳輸質量保障以及支撐突發類、穩定類不同流量特征業務的傳輸需求。2)平臺能力的關鍵是視頻中臺能力:在各種各樣的視頻類應用中抽象和沉淀共性能力,形成強大的視頻能力底座,實現跨行業場景復制,并按需靈活調度各層次算力和網絡資源,為實時性、強交互的新型視頻業務提供更好的確定性保障。3)集成服務提供豐富的創新業務:借助算力網絡更好地實現業務云化,通過云邊端協同更好地將算力延申至最終用戶,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對于云電腦等業務,解決企業單一云與混合云的多云互通管理,實現業務在公有云與邊緣云的無縫對接;對于vSTB等業務,將終端的算力、管理、業務能力上云,借助視頻算網的編解碼、渲染等視頻原子服務能力,實現業務和終端解耦,突破終端性能瓶頸;對于機器視覺等應用,為企業提供上行大帶寬的確定性網絡連接,疊加邊緣AI推理以及中心AI訓練,形成“算力+網絡”一體服務。
在抓住時間窗方面,5G從管理域到核心生產域提檔加速,將迎來規模增長時間窗。在政策方面,《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3]明確提出,下一階段推動5G應用從管理域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在產業鏈和技術儲備方面,目前業界基于開放云化PLC架構的生態在逐漸興起;5G+將有線連接變為無線連接,進一步促進了云化PLC生態的發展;同時,結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儲備基礎,以5G+TSN帶來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及低抖動能力為基礎的端網云業一體化確定性,為5G進入核心生產域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把握價值客戶方面,運營商成為核心,協同行業頭部企業形成了價值客戶。頭部企業提出OT域面臨的實際問題,價值客戶一起將問題轉換成具體場景的價值需求,為ICT和OT域的融合探索,提供了落地的具象輸入。
在構建核心能力方面,帶寬、時延、抖動、可靠性等確定性服務是進入核心生產域的剛需,也是要攻克的難點。以端到端的業務確定性為目標,踐行經驗是需要從網絡、端網云業、服務三個層次的確定性去考慮:1)網絡確定性:不同場景有不同的確定型需求,煤礦井下專網需要業務24小時不中斷;工控云化PLC確定性需求是10ms@99.999%甚至更高;這些需要有針對場景的定制設備、增強技術去匹配,如本安基站,無線雙發選收,5G+TSN、無線行業大腦等。2)端網云業確定性:針對現有端側工業模組在協議、接口、算力等方面的問題,價值創新方法下的解決思路是,用工業網關來支持多協議(TSN協議及Modbus, Profinet等工業協議),多接口(RS485/RS232/CAN等工業接口), 及端算力(視頻加速及PLC 的端側部署等)。而針對云、網、業來自于不同的廠家,系統間孤立、集成難、聯動難的問題,企業能力平臺打通數據壁壘,形成端網云業一體化的確定性能力。3)確定性服務:對專網的“三免”:免規劃,免調測,免運維,實現極簡的網絡端到端部署運維,可以降低5G專網的行業導入門檻。
在中國電信匯聚產業伙伴合力建設南京濱江智慧工廠的實踐中,用“5G制造5G”。1)場景需求:聯網/云化/無線化AGV、PLC、機械臂等需要聯網和數采,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和產線預測性維護;PLC、機器視覺需要云化集中處理提升效率;當前產線如環島集成度高,線纜繁雜,不利于柔性化生產。2)確定性技術需求:承載工業PLC協議、AGV上下料,需要支持<20ms@99.99%低時延;機器視覺應用需要>80Mb/s每路的大帶寬;要求7×24h運行,月故障時間<10h,設備更換時間<60min。3)創新實踐:5G專網承載了AGV/數采/機器視覺/云化PLC等業務,實現了多個生產設備、車間數據的無線上云,提升產線柔性推動數智化應用;針對小站測試線,通過5G云化PLC,實現機械臂的遠程控制;針對小站裝配線,驗證了10ms@99.999%的確定性保障能力;整個專網的構建,踐行了三免自服務,實現1天建模規劃,小時級開通;基于數字星云,以低代碼開發完成了PLC控制和機器視覺的聯動。
另一個實踐案例是中國聯通積極推進協同產業多方賦能平煤神馬集團智慧礦山。1)場景需求:從解決高瓦斯、高地壓低溫、高人力成本等“三高” 問題,綜采面人員不下井問題等剛需問題,到進一步提升煤礦洗選效率,持續擴大智能化應用;2)確定性需求:需要實現對設備的遠程可視和控制,要求網絡提供穩定可保障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確定性能力,并保證網絡24小時不中斷的可靠性(中斷1小時,意味著上億的經濟損失);盡量實現免規劃,免調測,免運維;3)創新實踐:平煤集團目前已經實現全國首個高瓦斯超千米深井礦的一鍵啟停、遠程操控、無人截割的5G智能化掘進場景?;?G煤礦智能分選數字星云平臺”,原煤含矸量由30%下降到5%以下,大幅降低能耗;高突出危險性工作面年產量由原來的不足96萬噸增加到162萬噸,礦井效益提升明顯;一線崗位累計減少569人,實現了安全和質量效益雙提高[4-5]。
在數實融合的發展道路上,價值創新已經在某些領域的實踐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未來仍有諸多方面需要持續增強和探索。
各項技術相互促進發展迅速,同時,市場的變化又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導致時間窗口的開啟更難把握,這就要求對于行業發展的洞察要更加敏捷和準確。
隨著服務對象的拓展,應用場景的躍遷及合作模式的變化,商業成功的創新需要市場、生態、技術、模式等都突破關鍵的臨界點才能實現多要素的協同共振。
基礎核心能力依然是確定的發展方向,需要持續增強,如:更加智能高效的數字化處理能力,更低成本的整體解決方案,更加綠色安全及可持續的生態發展。通信產業伙伴需要一起奮楫篤行,在價值創新助力商業成功的路徑上,不斷夯實筑基能力,實現全產業的和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