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洪 徐廣輝 高鳳云 楊懷玉



摘要 本研究通過小區田間試驗,探索緩控釋肥在水稻生產應用上的增產增收效應,為其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試驗結果表明,施緩(控)釋肥相對于常規施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穗數、每穗粒數和產量,產量提高4.5%;緩(控)釋肥區比常規施肥區氮肥利用率高15個百分點,磷肥利用率高16.9個百分點,鉀肥利用率高17.1個百分點,差異均呈極顯著水平;施緩(控)釋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種植效益,較常規施肥增收1 670 元/hm2。
關鍵詞 緩(控)釋肥;水稻;產量;肥料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07-0117-03
緩控釋肥是一類具有高養分利用率、省工省肥、環境友好等優點的新型肥料。研究表明,與常規肥料相比,緩控釋肥的養分釋放效率和施用方法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1-5]。當前,洪澤區水稻普遍存在肥料當季利用率低的問題,一般氮肥利用率為30%~35%,磷肥利用率為20%~30%,鉀肥利用率為35%~40%。養分流失不但直接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引發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推廣應用高效環保的緩控釋肥,對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施用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本研究通過小區田間試驗,探索緩控釋肥在水稻生產應用上的增產增收效應,為其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供試材料
試驗于2021年安排在蔣壩鎮彭城村4組一農戶家承包田,5月21日播種,10月29日收獲,主要土壤類型為水稻土。試驗點土壤理化性狀如下:有機質14.72 g/kg、全氮1.13 g/kg、有效磷20.6 mg/kg、速效鉀161 mg/kg、緩效鉀555 mg/kg,pH 7.03。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9108。供施肥料為綠舟緩(控)釋肥51%(26-11-14)。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包括緩(控)釋肥區、常規施肥區、常規施肥無氮區、常規施肥無磷區、常規施肥無鉀區。緩(控)釋肥區的施肥量為51%(26-11-14)緩(控)釋肥450 kg/hm2、尿素225.0 kg/hm2,折合純N、P2O5、K2O分別為220.5、49.5、63.0 kg/hm2;常規施肥區的施肥量為45%(15-15-15)復合肥700.0 kg/hm2,尿素360.0 kg/hm2,折合純N、P2O5、K2O分別為270.0、105.0、105.0 kg/hm2;常規施肥無氮區、常規施肥無磷區、常規施肥無鉀區處理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單質肥,折合純N、P2O5、K2O分別為270.0、105.0、105.0 kg/hm2。每個小區面積40 m2(5 m×8 m),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磷、鉀肥一次性基施,尿素基蘗肥∶穗肥為5∶5。
1.3 樣品分析方法
試驗前采集耕層土樣進行養分測試,收獲時每個小區分秸草和籽粒單打單收,并采集秸草和籽粒進行有關分析。土壤有機質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氧化法,全氮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有效磷測定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測定采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植物樣品用H2SO4—H2O2消化,凱氏法測氮,鉬銻抗比色法測磷,火焰光度法測鉀。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產量構成的影響
由表1可知,施用緩(控)釋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穗數、每穗粒數,緩(控)釋肥區與常規施肥、常規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磷、常規施肥無鉀相比,穗數分別增加25.5 萬、88.5 萬、66.0 萬、60.0 萬穗/hm2;每穗粒數分別增加7、36、24、20粒,結實率分別增加4.0、8.0、8.9、7.4個百分點,差異顯著;千粒重差異不顯著。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緩(控)釋肥區產量顯著高于常規施肥處理,緩(控)釋肥區產量最高,為9 675 kg/hm2,比常規施肥處理的9 255 kg/hm2多420 kg/hm2,高4.5%。
2.3 緩(控)釋肥對肥料利用率的影響
根據籽粒和秸稈的氮、磷、鉀養分含量及各處理籽粒和秸稈的產量結果,利用“差減法”計算出各處理的氮、磷、鉀肥利用率。
2.3.1 對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由表2可知,緩(控)釋肥區的氮肥利用率為56.8%,常規施肥處理氮肥利用率為41.8%,緩(控)釋肥區比常規施肥區高15個百分點,差異極顯著。緩(控)釋肥區和常規施肥每100 kg籽粒吸氮量均為2.9 kg,無顯著差異。
2.3.2 對磷肥利用率的影響。由表3可知,緩(控)釋肥區的磷肥利用率為48.7%,常規施肥處理磷肥利用率為31.8%,緩(控)釋肥區比常規施肥區高16.9個百分點,差異極顯著。緩(控)釋肥區和常規施肥每100 kg籽粒吸磷量為0.7、0.8 kg,無顯著差異。
2.3.3 對鉀肥利用率的影響。由表4可知,緩(控)釋肥區的鉀肥利用率為57.2%,常規施肥處理鉀肥利用率為40.1%,緩(控)釋肥區比常規施肥區高17.1個百分點,差異極顯著。緩(控)釋肥區和常規施肥每100 kg籽粒吸鉀量為2.0、2.1 kg,無顯著差異。
2.4 施緩(控)釋肥的經濟效益
由表5可知,施緩(控)釋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種植效益。相比常規施肥處理,緩(控)釋肥區增產增收1 260 元/hm2,肥料節支260 元/hm2,人工節支150 元/hm2,可提高水稻種植效益1 670元/hm2。
3 討論與結論
緩釋肥是我國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新型肥料,可以節省20%~30%的施肥量,在部分農作物上能實現一次性施基施,不再追肥或少追肥,徹底簡化了施肥技術;緩釋肥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種植,通過機械一次施用緩釋肥,能解決作物全部生長周期的肥料需求,提高了作物種植的勞動效率,減少了肥料投入。
施用緩(控)釋肥相對于常規施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穗數、每穗粒數和產量,產量提高4.5%。緩(控)釋肥區比常規施肥區氮肥利用率高15個百分點,磷肥利用率高16.9個百分點,鉀肥利用率高17.1個百分點,差異均呈極顯著。施緩(控)釋肥可顯著提高水稻的種植效益,較常規施肥增收1 670 元/hm2。
4 參考文獻
[1] 呂軍.土壤改良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 王克孟.土壤肥料技術的研究與推廣[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3] 樊小林,劉芳,廖照源,等.我國控釋肥料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9,15(2):463-473.
[4] 莫惠棟.農業試驗統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5] 陸欣.土壤肥料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