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修建
初夏,我坐在鄉村清幽的小院里,清風徐徐,悠然地仰頭望云。年過九旬的祖父依然耳聰目明,透著歲月的淡定。
一朵朵的白云,時聚時散,時近時遠,在藍天上不停地變換著,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賣力地表演著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戲法,引得我的想象也豐富起來。
“那一朵很大的白云消失了。”我有些失落地告訴祖父。
祖父笑道:“孩子,沒有一朵云會消失的,它只是變成了霧氣,或者變成了雨,或者變成了雪。不信嗎?你眼前這個杯子里的水,或許就是你上個月見到的一朵云呢。”
我仔細想想,覺得祖父說得很有道理,不禁歡喜地說道:“哦,我現在喝的不是一杯水,而是一朵云啊!”
“是啊,是云落在了你的杯子里。你應該問候它:‘你好,我的云朵。”祖父脫口而出的,竟是如此有意蘊的詩句。
“你好,親愛的云,走過遙遙之路的云,會講美麗故事的云。”我望著碧綠的茶葉在水杯里起起伏伏,不由得喃喃自語。
“不會消失的,還有那些花瓣、那些落葉,它們變成泥土,繼續滋養著樹根,滋養著樹枝。它們又會變成另外一些花瓣,另外一些樹葉,重新回到枝頭。”祖父說道。
順著祖父的點撥,我的思緒飛快地跳躍起來,一會兒跳到一些舊事物上,一會兒跳到一個杳無音信的人身上。我驚訝地發現,原以為已經永遠消失的一些景、物、人、事,只是暫時地走開了,并沒有完全消失,它們還會在某一時刻,以曾經熟悉的音容,或者以完全簇新的風貌,如此清晰地朝我走來。
那日,我與朋友小酌。朋友慨嘆,在短暫的一生中,消失的東西實在太多,能夠長存的東西實在太少。
我立刻向朋友講起祖父那永遠“不會消失的云朵”,安慰朋友道:“即使有些美好事物真的消失了,你也不必悲傷。那些逝去的事物是在提醒我們,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
朋友似有所悟,但仍念念不忘曾經的一些美好記憶,極力想挽留住。朋友說道:“就像回不去的故鄉,若是能夠永在,該有多好。”
“永在心里,便意味著永不消失啊!”我堅定地說道,“如果對某一事物視而不見,即使它就在眼前, 其實它也已經‘消失了。而那些長存心間的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歷久彌新。”
一位詩人從一枝被拋棄在荒野的朽木中,拔出一根銹跡斑斑的鐵釘,由衷地贊嘆道:“作為一枚承受打擊的釘子,它閃爍的光芒一直在前行的路上,攝人魂魄的力量從未消失。”
我贊賞詩人的慧眼,更贊嘆他的慧心。
我們平時所說的很多消失的東西,其實它們并沒有真的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形態或方式,進入了另一個場域,以另一種面目呈現,就像許多美好的信仰、品質、精神……它們不會真正消失,而是始終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不會消失的云朵,有時飄動到我們的頭頂,有時飄落到遠方的山林,有時化作一溪流水,有時進入草木的根莖,但無論在哪里,那朵云好好活著的信念一直都在,好好生長的努力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