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洺萩?自由作家、茶文化?跨文化交流推廣傳?播講師、企業文化?品牌顧問。茶領域?研修者二十余年,?荷蘭?solidaridad?可?持續發展公益機?構茶項目專家,上?海陶瓷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今年“驚蟄”節氣時,浙江湖州的?大唐貢茶院舉辦了“驚蟄喊山祭茶”活?動,以茶祭我國茶學奠基人陸羽,同期?中央電視臺《典籍里的中國》節目也播?出了陸羽所著茶學專著《茶經》。
茶圈里的人其實都挺喜歡湖州的紫?筍茶,只因中國好山好水實在太多,各?種好茶也很多,所以紫筍茶并不出挑。?近年來“茶世界”風起云涌,一波又一?波名茶紛紛涌現舞臺中心,成了一段浪尖上的主角,然后退卻,換個主角再登?場。觀眾們眼花繚亂,追看亮相奪眼球?的“茶角”,聽著自媒體上各種聲嘶力?竭的吆喝聲,把茶和茶的周邊玩出各種?花樣。
順著這股風,大唐貢茶院的錢茗老?師按照《茶經》所述的方法,開啟了仿?古茶餅的制作?!恫杞洝防飳Σ枞~制作?是如何描述的呢?陸羽在《茶經》的第?三章節描述了唐代采茶、制茶的過程,?制作餅茶有七道工序,包括采茶、蒸?茶、搗茶、拍茶、焙茶、穿茶和封茶。
錢茗老師給我寄來了做好的茶餅,?還發了制作步驟的照片。她會在天氣好?的時候去采茶(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采茶其實是個辛苦活,網?絡上那些采茶美照大都是擺拍,而《神?異記》中記載的茶人虞洪入山采茶時遇?到仙人丹丘子指引佳茗產地的故事,則?非世俗常人所能遇見。
茶葉采回即開始蒸茶。將采摘的新?葉放入竹皮做的萆上,再一同放進與釜?相連的甑中(也可用竹子編制的蒸籠)?蒸制;蒸完后趁熱開始搗茶:將茶葉放?入臼中,用杵搗爛,搗得越細越好;搗?好后,將茶泥裝入規(做茶餅的模具,?有圓形、方?形?和花?形)中,在?鋪?有襜?(褶紋很細、表面光滑的布)的承(拍?茶用的臺子)上壓緊拍實;待茶泥完?全凝固后,拉開襜布,即可輕松取出茶?餅,此時茶中水分并未干燥。
接下來的焙茶步驟非常重要,因為?茶葉中含水分,很容易發霉腐壞,難以?儲藏。先用錐刀挖洞,把茶穴打通后,?用一根細竹棒將茶餅穿起來,放在木架?上慢慢焙干。古代的焙爐掘地而建,通?過炭火慢慢把茶葉焙干,而現代工藝用?機器就可以讓茶葉迅速變干。古時人們?會把茶餅像串銅錢一樣穿起來,便于儲?存和攜帶。
錢茗老師寄給我的幾個茶餅,聞著香氣濃郁,這樣用心的制作必然蘊含著?美好的無形能量。
我把這幾個茶餅放在茶幾上,出差?幾天回來后發現少了一個。先生說,有?天他偷懶沒吃午飯,下午找點心吃,見?包裝上面寫著“紫筍茶餅”,看著像千層酥,拿起來就啃,差點把牙磕掉,勇?于冒險的心讓他再次嚼起來,心想這糕?點怎么聞著香,吃起來卻又苦又澀,最?終放棄。
一直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將這幾個茶?餅煮了好好品飲。自明代起,人們習慣?了沖泡方便的散茶,如果按照唐代的方?法煮茶,則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
《茶經》里描述的煮茶過程,大致?是先將茶餅烤一烤,烤時要不停翻動,?當茶餅被烤出一個個小疙瘩時,趁熱放?在紙袋里以免香氣散失,待茶葉冷卻后?取出,碾成末。
烤茶的火最好用炭燒,其次是用火?力猛的木柴。古人很講究,那種烤過肉?的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材都不能用來?烤茶。煮茶的水則更講究,以山泉水為?佳,其次是江河水,井水最次。江河水?要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痪浇洺?打水的井中??;有些山谷的水看起來很?清但不流動,要慎用;山上的急流水也?不可取用。
水煮沸至出現魚眼大的氣泡并微有?沸聲時為第一沸,邊緣連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涌時為第二沸,水面如波浪翻滾時?為第三沸,三沸之后水就“老”了。
水剛沸騰時,根據水量適當加點?鹽。第一次煮沸的水,要把表面一層?水膜撇去;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儲?放在熟盂里,然后攪動水湯中心,放入?定量的茶末。不一會兒,沸水如波濤翻?滾,澆入先前舀出的水,沸止,使其生?成“華”。一般煮水?1?升,茶可分為?5?碗,趁熱喝完,如果茶冷了,茶中精華?便隨熱氣消散。
煮沸的茶湯很美,看起來有各種?形狀,心中涌出萬千自然世界,各自對?應。如《荈賦》所寫,湯花“明亮像積?雪,燦爛如春花”。
面對這做工費心、費時、費力的餅?茶,我希望用自己的方法演繹一道兼具?藝術感和口感的茶湯。
錢茗老師說每個小茶餅約?9?克,我?們平時沖泡的散茶一般為?3?克左右,所?以這一餅煮一鍋需要多人一起品飲才不?浪費。那么,一人獨飲該怎么喝呢?
錢茗老師做茶餅時焙火很到位,所?以干茶自帶的香氣已令人身心愉悅,我?掰取了?1/3?的茶餅,沒有烤茶也沒有碾?碎,準備直接煮。燒水,用的是“農夫山泉”,水剛沸騰時,放了一點鹽,也舀?出了一小碗水,然后將茶葉直接投入水?中煮,煮沸后倒入舀出的水,繼續煮約?1?分鐘。看著這塊茶餅變成嫩綠色在水?中跳舞,茶湯顏色逐漸變為黃綠色,熄?火,倒出茶湯,品飲一口,清甜無苦澀,?與炒青綠茶的風味可謂天壤之別。加入?鹽后,茶湯便像通靈了似的,圓潤而順?暢。連飲七小杯,一人獨有,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綠茶的制作工藝主要有三種:炒?青、烘青和蒸青,其中炒青耗時最少,?也最為普及;烘青、蒸青很費功夫,所?以較為罕見。然而,琢磨過天人共制的?作品后,其獨特風味耐人回味。蕓蕓眾?生,“鮮有知味”,人和人或人和茶的?遇見都可遇不可求,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