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5年,“敬禮娃娃”郎錚再次刷屏。今年參加高考的他,考出了637分的高分,目前已收到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學校的邀請。“祝賀” “好樣的”,網友紛紛留言點贊、祝福。
“敬禮娃娃”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汶川地震救援時,3歲的他躺在擔架上向解放軍敬少先隊隊禮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而今,喜報傳來,人們再次為之動容。這其中,為高分喜悅是一方面,更讓人感動的,是茁壯成長背后的陽光、堅韌。
“開朗、陽光、樂于助人……郎錚娃,是個優秀的娃兒”,聽罷班主任的話,大伙紛紛驚喜地發現,“時光把他雕刻成了我們期待的模樣”。這些年,社會各界對郎錚的關注、關愛一直不少。2019年的國慶典禮上,他身著羌族服裝站在“眾志成城”彩車上,再次敬起少先隊隊禮。而細看網友留言,“3歲就懂得敬禮的孩子,一定錯不了”“從向解放軍敬禮,到向祖國敬禮,再到填報志愿、回饋社會,總有一瞬直擊人們心靈”……不難看出,大伙兒是打心眼里希望這個經受過苦難的孩子能有所成,希望他“不負眾望”。正如郎錚自己所說的,“大家的愛心,在廢墟上澆灌出了希望的花朵”,而從“廢墟”中成長起來的這個陽光、自信的少年,就是這份美好愿望的最好寄托。
6月24日,郎錚母親吳女士接受采訪時表示,地震給3歲的郎錚帶來了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磨難。很長一段時間都害怕獨處。每到天黑,他都感到恐懼,刮風下雨時,會把大人緊緊抱住。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走出來。地震后,郎錚接到的各種公益、商業邀請不斷,誘惑很多,但都婉拒了。我們始終認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他也很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名人,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吳女士說, 家庭給他樹立的觀念是,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做人,都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我們經常教育他,你是在祖國和社會的關愛幫助下成長起來的,長大后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當前作為學生,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才能更好地回報社會、回報大家的關愛。”
吳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年,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說要用優秀的成績回應每一位在成長過程中關心、幫助過他的人。(據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