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曹玉潔
[摘 要]初級任職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部隊整體水平,文職人員作為軍隊院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對初級任職崗位人才培養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初級任職院校文職隊伍現狀和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對文職隊伍建設的影響,并針對新條例頒布后初級任職院校文職隊伍建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文職人員;初級任職;文職條例
[中圖分類號]G45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隨著全軍大規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文職人員,部隊院校中的文職人員數量逐漸增加,文職人員在軍隊人才培養、國防力量建設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23年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以下簡稱《文職條例》),條例的修訂表明文職人員隊伍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和機遇。初級任職院校作為軍隊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能力為本、突出實效、注重實踐、指向明確、動態創新的特點[1],把軍人的任職能力培養擺在突出位置,是我軍軍事人力資源增量和部隊戰斗力生成的基礎性環節。如何建設好初級任職院校的文職人員隊伍,發揮好文職人員這一新鮮血液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1 文職人員在初級任職院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1 文職人員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環
200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頒布,標志著文職人員制度正式建立;2018年,全軍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招錄軍隊文職人員,文職人員隊伍發展進入加速期;2021年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并特別強調要發揮好文職人員的作用;2023年新修訂的《文職條例》以及8項相關的配套政策公布,表明文職人員隊伍建設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堅持把文職人員隊伍建設放在國防和軍隊建設大局中統籌謀劃、一體設計,可見文職人員制度建設是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加快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的有力支撐。現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防和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不僅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必然選擇。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步伐推進,我軍技術構成日益復雜,知識密集程度不斷提高、專業分工更加精細、武器裝備迭代更新加快,崗位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文職人員作為軍事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滿足軍隊院校和科研院所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1.2 文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有助于補齊短板
初級任職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崗位指向性,必須為部隊建設和未來作戰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軍事科學迎來飛速發展和變革的時期,武器裝備快速更新換代,軍隊專業技術分工越來越精細,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初級任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單單要有崗位實踐能力,也要有適應和發展崗位的能力,需要學習更專業的理論知識,軍隊內部自己培養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機械化、信息化的作戰要求。初級任職院校的文職人員大都具有研究生及以上的學歷,本身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科學研究經驗,可以承擔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把自己對前沿理論、科技的了解帶入部隊院校中,應用到軍事理論、武器裝備的研究上。
1.3 文職人員的創造力為院校教育注入活力
初級任職院校教育的主旨就是要培養適應部隊建設需求、滿足崗位任職需求的新型軍事人才,所以專業操作、科學實驗、模擬演練等實踐性教學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比如為了讓學員能熟悉裝備操作方法,VR實驗已經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一名合格的教員必須學會和熟練運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文職教員大多都很年輕,剛從高校畢業走上講臺,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強,并且樂于進行新的嘗試和探索。
2 初級任職院校文職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軍事素養普遍較弱
初級任職院校主要承擔培養初級任職培訓任務,培養的學員在未來要走上初級任職崗位,承擔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所以初級任職教育最注重的是能力培養,強調的是學員素質的實用性和適應性。首先,初級任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部隊培養能勝任崗位,具有優秀任職能力,滿足未來戰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人才。除了部分由現役轉改的文職人員,多數文職人員是沒有一線部隊實踐經歷的,導致文職人員對畢業后任職崗位的技能需求把握不清楚,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其次,初級任職教育的培訓時間一般較短,因此很注重實用性,對理論知識的要求標準相對寬松。文職人員普遍有較強的理論功底,而在實踐方面相對薄弱,很難把教學內容講深、講透。最后,初級任職教育作為軍事職業教育,對戰爭和軍隊建設發展的敏感性強,課程內容必須以戰斗力為導向,課堂教學和訓練與一線部隊接軌,突出實效,動態更新。文職人員畢業于地方高等院校,進入部隊院校后,雖然有意識增強自己的為戰意識,但在瞄準戰場、瞄準前沿、服務備戰上通常遜色于現役人員。
2.2 身份認同感和歸屬感低
在初級任職院校中,文職人員主要是由公開招聘選拔出來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和社會人才組成的,這些人員大多把軍隊文職工作當作一份謀生的手段,首要關注的問題是崗位晉升、福利待遇、社會醫療保障等個人問題,其次才是國家國防力量建設、軍隊武器裝備研發等,缺少對軍隊的熱愛。并且,大部分文職人員對軍隊內部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環境缺乏了解,對進入軍隊院校以后要承擔的任務也沒有思想準備,入職以后雖然會參加初任培訓,接受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軍事技能學習,但想要借助短期任職培訓建立起對軍隊和任職崗位的熱愛并不容易。除了缺少熱愛軍隊的傳統之外,大部分文職人員還缺少身份認同感。我國軍隊文職人員制度起步較晚,軍隊文職這個稱呼也是近幾年才走進大眾視野,社會上大部分人對軍隊文職不太了解,再加上院校內的文職人員大多是專業技術類文職,與院校簽訂的是聘用合同,所以社會上很多人認為文職只是軍隊的編外人員,并不認可文職人員的軍人身份,這也使得文職人員的身份認同感偏低,進而影響工作積極性。
2.3 年齡結構斷層嚴重
雖然我軍在建立文職人員制度上已經進行了長期探索,但是文職人員的數量是近幾年才有了大幅度增長的。而初級任職院校因為主要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所以招錄的文職人員中應屆畢業生占主要部分。這就造成了院校內文職人員年齡結構有較大的斷層,大部分文職人員都在30歲以下,剛從地方高等院校畢業不久,個別文職人員35~40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某一學科上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由于這種年齡結構斷層的存在,直接導致了文職人員在晉升中、高級職稱的時候,出現名額少、競爭過于激烈的情況。而很多文職人員面對連續幾年都晉升無望的現實,不僅工作熱情會受到打擊,還可能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失去信心,從而辭去文職工作。事實上,近幾年初級任職院校文職人員辭職的情況較多,不利于文職人員隊伍的穩定、健康發展。除此之外,文職隊伍偏年輕化也使得基礎學科等以文職人員為主要力量的學科在教學效果和學科建設上打了折扣,因為年輕教員雖然學科專業知識扎實,但畢竟從教時間短、經驗少、視野局限,難以引領本學科或專業有大的發展。
3 新條例頒布對初級任職院校文職隊伍建設的影響
3.1 明確身份屬性,堅定自覺自信
新頒布的《文職條例》在總則中對文職人員的含義做了修改,明確了文職人員是軍隊編制崗位依法履行職責的非服兵役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其中管理類和專業技術類文職人員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2]。這一修改進一步明晰了文職人員的身份屬性和崗位特征,一方面軍隊編制崗位消除了文職人員普遍存在的“雇傭”思想,另一方面黨的干部隊伍提升了文職人員的社會地位。此外,總則中對文職人員的管理工作也做出了修改,在上一版《文職條例》中,文職人員的管理工作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負責,新版中將這一條修改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統一領導全軍文職人員管理工作,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負責組織指導全軍文職人員管理工作”,這里的修改展現出了中央軍委把文職人員隊伍建設擺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大局之中。新的《文職條例》提升了文職人員在國家和社會層面政治地位,深化了文職人員的身份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文職人員堅定了干好本職工作的自覺自信。
3.2 改進招錄引進,優化人員結構
新的《文職條例》在招錄聘用上也進行了調整,在公開招考方面,拓寬了免筆試的范圍,有利于初級任職院校招攬引進優質人才。除了公開招考,還新增了退役軍人的專項招錄制度。退役軍人可以很快適應軍隊院校的環境,并且有在較長的基層部隊服役經歷,可以彌補地方高校畢業的文職人員在武器裝備、軍事理論等方面的弱項,在實踐上提供指導意見,這些都是初級任職教育當中非常需要的經驗,而地方高校畢業的文職人員則又恰好補充了退役軍人的理論短板,在豐富文職人員隊伍構成的多樣性基礎上,二者互補互成。
3.3 拓寬職業發展,深耕人才隊伍
新的《文職條例》對文職人員的培訓制度進行了調整和優化。首先,規定了文職人員的培訓要堅持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相結合,遵循文職人員成長成才特點規律,借鑒軍地相關人員培訓的有益做法,優化培訓類型,為增強新招錄聘用文職人員的適崗能力,將崗前培訓調整為初任培訓,適當增加培訓時間,優化培訓科目;為提高文職人員新任崗位職務的領導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新增晉升培訓,建立初級、中級、高級晉升培訓機制,培訓指向更加明確,符合文職人員隊伍建設特點,也與軍隊其他人員培訓政策相銜接。其次,拓寬了培訓渠道。文職人員崗位軍地專業通用性強,國家和地方培訓資源豐富、專業門類齊全、相關學科優勢明顯,《文職條例》明確了文職人員可以到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參加黨政領導干部培訓,也可以參加地方院校、科研機構的業務培訓和技術培訓。
4 新條例頒布后初級任職院校文職隊伍建設可能面臨的問題和幾點建議
新的《文職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基本構建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軍隊文職人員制度體系,對推動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具有重大深遠意義。同時,新的《文職條例》也必將有力地促進初級任職教育院校的文職人員的身份自信、能力素質、結構布局等多方面全面轉型升級,進而提升初級任職教育學員的軍事職業素養,更好發揮人才對強軍事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3]。
但是現階段來看,在初級任職院校中文職人員數量占比很小,文職隊伍的建設受重視程度不夠,院校在文職人員隊伍建設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多,這就可能會導致一些新的問題。一是新的《文職條例》頒布后,配套的相關政策還沒有完全制定好,勢必出現部分工作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沒有先例可以遵循的情況,再加上院校在管理上的不重視,將會導致對新制度思想認識上不到位,對新制度內涵理解不透,不能主動作為,必須把新的政策落實到位,為文職人員提供應有的保障。二是新的《文職條例》提出的很多關于教育培訓、軍內外交流政策,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因為初級任職教育院校文職人員本來就處于缺編狀態,分到每個人身上的任務較重,外出培訓交流會影響本職工作完成。初級任職教育院校的培訓和交流機會少,一直以來也更傾向于選擇現役軍官參加,所以未來兩三年內文職人員想要外出升級學歷或者去其他院校深入交流仍然受到制約。
針對上面可能出現的問題,一要強化責任擔當,始終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充分認清深化文職人員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改革目標要求,切實維護政策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提高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4]。二要搞好學習教育,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宣傳闡釋和宣講輔導,不斷增強對新制度的理解把握和理念認同,結合實際抓好分層分級培訓,培養一批熟悉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的人。三要狠抓落地運行,加強政策執行的檢查監督,著力解決政策運行中遇到的矛盾問題,密切關注人員思想、輿情動態,及時化解風險隱患,推動新制度有效落實,確保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匯聚起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
[1]瞿新奎,都吉君,廣艷輝. 初級任職教育“九論”[M]. 沈陽:白山出版社,2012.
[2]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3(2):9-17.
[3]賽宗寶. 全面加強新時代文職人員隊伍建設[N]. 解放軍報,2023-01-06(001).
[4]國防科技大學政治工作部. 鍛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文職人員隊伍[N]. 解放軍報,2023-01-1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