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張湫逸

【編者按】每年的畢業季都是各大美術類院校畢業生展示自己在校期間學習成果的重要時刻,這些或表現重大題材,或呈現文化熱點,或展現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多元化的畢業創作,充滿了新穎、鮮活的青春氣息,充分體現了敏銳性、前沿性和時代性。
綜合來看,2023年各大美術類院校的畢業季亮點不少。在美術院校畢業展演活動方面,豐富多彩的畢業展演嘉年華藝術節迭代升級,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二是畢業展演活動走出校園,走向城市與社會的程度加深,以更多元開放的方式與市民共享畢業季。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季以“蔚然生長”為題,自5月1日啟幕以來,每日迎來數千觀眾。千余位畢業學子們用藝術作品生動記錄這一偉大時代、反映和鼓舞人民的創造;把設計作品描繪在祖國的大地上和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中;將創造的理論成果賦之于偉大的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讓中華美育精神照射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和人民的心田里。“大腦花園·第五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暨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季于6月1日正式開啟,本屆青藝周線上線下同步展覽,線下分布在浙江展覽館、西湖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湘湖博覽館、全山石藝術中心、藝創小鎮共六大場館呈現,總展出面積近7萬平方米,2500余名應屆畢業生共展出3000余件作品,動員線上超過2000名青年藝術家、設計師、作家、學者參與,共同打造一場全城綻放、廣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藝術盛宴,也是以城市節日方式進行的一場全民社會美育。魯迅美術學院適逢建校85周年,以“魯藝·同行”為題,展示學生們以誠摯的藝術熱情、堅定的藝術信念、不懈的藝術追求克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進行畢業創作,展現了“魯藝精神”。四川美術學院繼續以“開放的六月”為題,展覽期間舉辦“‘美術館之夜公共美育周”“二級學院特色主題日”“川美創意市集”等系列活動。西安美術學院以“時空留痕——無界西美”為題,既指展覽空間走出校園公共、商業空間的無界,亦體現同學們突破限制、界限與規定的自由創作狀態,藉由藝術跨越東西文化歷史與多元語境,在“無界”的概念下消融隔閡,讓更多的融合與交流成為可能。廣州美術學院分別在昌崗校區和大學城校區展示本研畢業創作,展現了廣美畢業生在多種學科門類中所積攢的學識技能及其對于當代藝術與社會問題的敏銳洞察和創新回應,表達了畢業生們對藝術本身的探索和追求,也表達了他們對現實的關注和對未來的期許。天津美術學院以“篤行·致遠”為題,畢業生以油彩描摹遠山滄海,以筆墨書寫胸中意氣,以金石鐫刻古今烙印,以華服織就天馬行空,以科技點亮藝術之光,以設計展現時代新象。湖北美術學院以“畫·時代”為題,既體現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對理念情感的表達,也映射了藝術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密切關聯,探討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多樣可能性……
此外,我們看到本屆畢業生的畢業作品在類型上更加豐富與多元,帶來視覺沖擊和深入思考的新媒介作品大量涌現。在畢業論文方面,在選題廣度與論述深度的拓展上,這屆畢業生論文的研究角度更為多元,研究視野更為開闊,學術性也有所提高,對一些冷門學術問題的挖掘與論證更為深入。
本期,我們以專題“2023畢業季觀察”,邀約了各美術院校、機構的專家學者,講述他們對本年度年美術院校的畢業季活動、畢業作品、畢業論文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