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丁
近20年以來,對于藝術管理是否可以作為學科存在,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首先,在中國的學科劃分當中,藝術管理作為藝術學理論下的二級學科,但藝術學理論的專家多來自綜合大學,基本上是從事美學和文藝理論的專家,從事藝術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他們掌握了藝術學理論及其二級學科的話語權;而真正從事藝術管理教育的專家學者,幾乎沒有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其次是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其學科構建還在建設過程之中,與老學科相比有許多地方不完善,而它的實踐學科屬性使很多人質疑它能否成為學科,很多老學科的專家從根本上否認這個學科存在的合理性,認為藝術管理是搞經營、搞管理、做生意,不做學問,更談不上學科建設。然而,藝術管理教育在全球范圍的發展是以學科建設為主線的——世界上大部分高校的藝術管理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以研究生階段為主,少有本科專業,這使得藝術管理作為學科建設的水平要遠高于本科專業建設。中國藝術管理從本科專業起步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它符合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為學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是同步展開的,2003年,我們招收了首屆藝術管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招收了50名全日制學生,他們通過研究生主要課程的學習,獲得研究生同等學力,并在外語合格后撰寫碩士論文,通過答辯獲得學位。這樣的研究生主要課程班辦了九屆,大部分人獲得了同等學力,少部分人獲得了碩士學位。這種班的舉辦是一種嘗試——歐美大部分名校的藝術管理碩士申請都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而不是本科應屆直接報考——我們嘗試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又與國際接軌的學科人才培養方式。2004年藝術管理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此后招收了博士研究生。通過培養研究生,我們逐步確定了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方向,尤其是對于藝術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是學科建設的基石。在我們看來,藝術管理學科是一個多種智性學科的交叉地帶,最早從商學院的工商管理脫胎發芽,到在藝術領域生根生長,到多種學科滲透開花結果,藝術管理是藝術學(包括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各門類)、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統計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融合的領域,這就是為什么在歐美藝術管理研究既在商學院開辦,也辦在各種音樂、戲劇、舞蹈和視覺藝術門類當中,甚至還辦在經濟學院當中。
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有著名的經濟學院,而其文化管理研究生項目是在經濟學院中獲經濟學學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設在了教育學院中,獲得的是教育學的學位;多倫多大學的藝術管理則是在商學院里設立,與MBA項目獲得同樣的學位……凡此種種,藝術管理作為學科建設的豐富性也是它的復雜性,它絕非像一個傳統學科那樣一目了然、清徹見底。但毋庸置疑的是,藝術管理作為學科,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然藝術管理學科的特點就是永遠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之中,一旦僵死就是這個學科的死亡,這使得這個學科有無限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正是這一學科特點給了中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帶來后發優勢,也給了我們超越歐美成為世界一流乃至世界領先的機會,而當前我們正在面臨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20年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明確了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方向是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新的獨立學科,厘清多年纏繞藝術管理學界的問題,即藝術管理的重點是在藝術,還是在管理;明確藝術管理的重點是藝術,學科發展上是藝術學為主、管理學為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而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相關學科都應被納入藝術管理學科交叉建設的視野。
第二,分步設立了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內容與范疇,包括藝術管理學基礎理論研究、美術博物館學研究、藝術品市場研究、展覽策劃與展覽管理研究、藝術經濟學研究、藝術商業研究、藝術法研究、文化政策研究、藝術產業研究等研究范疇,研究方向順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細化,如開設藝術產業園區研究、國家形象與文化政策研究、藝術與鄉村振興研究等。
第三,構建了藝術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是培養“專業的被管理者”,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專業的管理者”,乃至藝術機構和行業未來的領導者;研究生招生強調跨界,20年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的研究生隊伍是一支由全國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組成的跨界精英團隊;在研究生培養中有兩個方面是必須完成的:一是所有研究生必須選修2-3門外教的全英語專業課程;二是采取雙導師制,聘請業界導師,研究生必須有全職的專業實習。
第四,提升藝術管理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是打通學界和業界,使得業界和學界使用一套話語體系,在相同的語境中交流,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用了50年左右做到了這一點;中國的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要從適應藝術行業發展,到引領行業發展,這就需要提升藝術管理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使得業界能夠從學界的學科建設中獲益。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從一開始就緊扣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調專業區域建設的直接參與,對新興產業的強勁支撐以及對社會建設的反哺。
隨著學科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我們注意到中國藝術管理學科已經具備了可以借道超車,成為世界領先學科的可能性,即借科技之道超越發達國家的傳統藝術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尤其中國在5G、人工智能、區塊鏈和虛擬仿真四個科技領域的領先和活躍,在藝術管理教育和行業中的應用會給予中國藝術機構管理和學科引領更多的機會。
下一個十年,將是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伴隨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文科、雙一流背景下學科交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十年,是構筑藝術管理學科中國學派和與國際全面對話的十年。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學科有義務擔當起構建藝術管理學科專業國家標準之重任;結合未來藝術機構的發展趨勢,進行專業建設的前瞻性、研究性、實驗性探索;我們提出“5G時代的藝術管理”“全球藝術品市場”“美術博物館策展與數字化美育”等前沿命題,不斷拓展藝術管理的學科邊界和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中國問題、中國實踐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教學,在“研學產”一體化中培養社會與行業需要,具備開放國際視野、實踐創新能力,適應未來藝術發展的新時代視覺藝術管理人才。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