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8日,第18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新聞通氣會在京舉行。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一級巡視員鄭浩,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生,評審委員會專家代表、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蘇丹,策展人、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阮昕等出席。
本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策展理念和整體方案:中國館展覽以“更新·共生”為主題,回應本屆雙年展總主題“未來實驗室”;本屆中國國家館展覽將通過近40年來變化中的人居環境映射,從城市、自然與人民的視角,講述一個獨特的中國故事。據策展人阮昕介紹,此次中國館展覽包含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展陳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節“宜居·傳奇·百變群像”,講述中國建筑師們持續在更新中追求宜居的人居環境:人與人的共生,創造了動態的棲居、市井空間的回歸、文化內核的介入;人與城市的共生,創造了穿樓而過的地鐵、城市活力的織補與迭代;人與自然的共生,創造了鄉村家園的再現以及地方感的重塑。第二章節“宜居·更新·上海故事”,講述建筑師們在“魔都”上海這個“螺螄殼”內以精明的更新手段,延續著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以點、線、面的組合描繪一幅城市生活百景圖:“點”表達城市中固定的居住者與移動的快遞騎手的互動,展現上海的便利性;“線”勾勒大都市中的疏曠,捕捉上海的閑適性;“面”描繪城市界面的變幻,呈現上海的適應性。第三章節“共生·未來·自然復興”,展望后工業時代的人類城市,借助新能源、電動化、虛擬現實等技術革新,人居環境的變化或將與生態的復興迎來新的共生平衡。室外展區將通過“數學模式”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組織和用地方式,為觀眾提供相應的“生活方式”體驗,并引發人們關于院落與塔樓土地利用效率和宜居性的思考。此外,本屆中國國家館展覽還將開設線上展廳,觀眾可通過手機掃碼,進入云展廳觀展。
第18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將于威尼斯當地時間5月20日至11月26日面向公眾開放。(殷鑠)